孩子背诵背不出,作为父母都该教会孩子哪些技巧?

如题所述

用好情景教学法,孩子也能成为诗词高手

有个家长,总是说自己的孩子太笨,一首简单的七言绝句好久都背不下来,大人发火了,孩子也哭了,可是就是背不好。

笔者认为,孩子的问题是次要的,关键是家长没有掌握教孩子记诵诗歌的方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家长如果掌握了情景教学法,当好孩子的家庭教师,根本无需死记硬背,你的孩子也一样能成为背诵诗词的高手。

(一)什么是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一种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由英国应用语言学家们在上世纪中叶发展形成的。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应用语言、实物、音乐、图画等形式,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从方法论上看,它包括三个方面:感知、理解、深化。如下图所示。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育论》中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心理学家认为,语言的习得不是从词形和语法规则入手的,而是从语境中学习的,从应用中掌握的。所以,情景教学法契合了这个原理,从感知入手,然后才会理解所学知识,最后才能达到深化。

(二)如何在记诵古诗中应用情景教学?

古诗词之所以难背,并不是孩子记忆力不好,也不是孩子不用心,究其原因,是他们不能真正理解诗词的含义。如果家长脱离了每一首诗歌具体的情景,单纯地让孩子去死记硬背,自然不会有什么效果。

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提出了翻译诗歌的“三美论”:意美、音美、形美。

笔者则认为,中国的古诗词,包含的是这三种美:“景美”、“音美”、“情美”。如果家长能在生活中带着孩子发现古诗词中的这三种“美”,背诵诗词对孩子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1.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古诗词之“景美”

中国的古诗词,大量都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当你面对同样的自然景色,内心却能与千百年前的古人相通。古诗在脱口而出的那一刻,给予人的快乐,是无以言表的。

当你面对江河湖海时,耳畔会响起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种美,是波澜壮阔的雄浑之感;

当你走进一池碧潭时,又会联想到到杜甫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这种美是闲适的,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生活中处处都是诗,再普通的场景,都会有诗的存在。

所以,家长别让诗词脱离生活,千万别让孩子拿起一本诗词集就背诵,而是要走进古诗词的的场景,带领孩子在生活中寻找诗、发现诗,体会到古诗词的美。

比如,春天来了,你对孩子说:“柳条垂下来好漂亮哦。”孩子对柳树的认识就只停留在“柳条好漂亮”。但是如果你吟出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孩子对柳树的认识就不一样了。

并不需要孩子一定理解诗歌的含义,而通过诗化的语言,让孩子有一种感性认识。“二月春风似剪刀”的美好意境,印在孩子的脑海中,他就慢慢地有感性认识了。

再比如,在黄昏和孩子散步时,一群鸟儿飞过,这就是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面。此时,你就可以将古诗联系起来:“古人是怎么说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场景真的好美!”

孩子不一定理解这句诗的含义,但建立了感性认识之后,他再去读就很容易记住了,因为爸爸妈妈曾经散步的时候说过。



2.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诗歌的“音美”

儿童最容易接受生动活泼、感染力强的事物,音乐就是一种最直观的感受。

法国著名作家罗 曼·罗兰在《约翰·克里斯朵夫》 中写道:“音乐,你抚慰了 我痛苦的灵魂;音乐,你恢复了 我昔日的宁静,坚定了我的欢乐,从你的眼里看到了光明。”

诗歌,诗歌,诗与歌是分不开的。古诗充满了节奏和韵律,极富音乐感,这是孩子是非常喜欢的。

家长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童年的经历,那些被逼着背诵过的知识,现在还记得多少?可能早就交还给老师了。而小时候唱过的歌,歌词几十年都还没忘记,因为歌曲这种直观的形式,最容易让人接受。

我就经常将诗歌变成歌曲,和孩子一起唱。古诗句式整齐,凝炼概括,句尾押韵,听起来十分顺耳,读起来郎朗上口,编成歌曲之后,就更容易记忆。

有时,我还会让孩子自己将古诗变成歌曲来唱。比如,《咏鹅》这首诗,他就能变成两首不同的歌曲,唱的时候,孩子就已经体会到古诗词带来的乐趣了,自然记住了诗歌。

如果家长水平有限,也可以带孩子看看相关的动画儿歌。很多动画画面感强、制作精良,孩子如同身临其境,通过反复欣赏动画片,也比较容易记住古诗。



3.让孩子在生活中体悟诗歌的“情美”

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既包含着自然之美,也蕴含着人伦之情,构筑了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

比如,晚上可以放下手机,花点时间,和孩子一起去阳台上看看天上的月亮和星星。看到一轮美丽的圆月时,我会说,今晚的月亮好美,古时候的人们会用月亮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有个叫李白的大诗人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孩子听了之后,很快就记住了这句诗,然后,回到家里,我们还会一起找与月亮有关的诗歌,等再一次出去散步时,除了《静夜思》,他还能说出好几句,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通过这种实际的生活场景,孩子已经对月亮的相关意向有了认识,原来月亮代表着思念、团聚,自然而然地,他就能记诵相关的诗句了。

看到星星时,我会说:“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然后再和孩子讲讲天上神仙的故事,这样孩子的印象就很深刻了。

孩子吃饭时浪费粮食,家长就可以顺势教孩子一首《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家长要顺带解释一下,农民是怎么种地的,因为古诗的语言是抽象的,孩子不容易理解。在周末休息时,还可以带孩子去农村郊外转转,看看农民是怎么种地的,让他体悟到劳动的艰辛。



三、利用好碎片化时间,生活中处处有诗

生活中处处有诗。利用好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哪怕一天只记住一句诗,集沙成塔,集腋成裘,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孩子能记住很多诗歌了。

在路上、在车里、在公园,这些碎片时间,都是让孩子读诗的好场景。

这样,孩子就会将学古诗融入到生活中,变成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而不是一项头疼的任务。

我并不会强求孩子第一次就背完一整首诗,而是先让他在具体的场景中,零零碎碎地记住一些精彩诗句,然后再让他读全诗,这样他背诵整首诗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到处有诗意的种子,家长只需给这个种子浇水、施肥,它就自然有萌芽的那一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首先,家长先把课文的内容向孩子解释下,孩子理解通透后,自然背诵的很快,或者和孩子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背诵,背诵好的话,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孩子就能及时快速地把课文背诵下来。
第2个回答  2021-03-04
如果没有一下子完全背诵下来的话,可以试试多念几遍,或者念一句背一句,背第2句的时候,连着前面的一起背,这样就可以复习前面的内容,也能记得后面的内容了。
第3个回答  2021-03-04
首先家长应该先告诉孩子要孩子先理解这篇文章,再去背诵,这样的话会非常的快速的记住,同时也能够让我们记得更长久。
第4个回答  2021-03-04
一定要理解古诗的意思或者文章的内容,还要学会产生联想。比如古诗都是非常有意境的,上下两句一般都会有一定的关联的,还有要充分了解诗句的意思,这样才会记得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