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造反时,大半个中国响应,为何最后还是失败?

如题所述

吴三桂造反时,可谓是大半个中国都参与响应了,包括朝鲜都造反了,可以说当时的形势是一片大好,各方的造反势力,对清朝进行了包围,可就是在这样的优势之下,吴三桂还是失败了,至于为何失败,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不同心,产生内乱。虽然说响应吴三桂的藩镇很多,但是各个藩镇之间只想到自己的眼前利益,没有从大局考虑,而且他们个个都不服从吴三桂的指挥。而且各个藩镇造反的决心还不是特别强烈,一直在吴三桂与清朝之间摇摆,其中更是有不少人一直都在反复,可以说造反的藩镇是多,但是敢跟清朝硬碰的没有几个。

另外吴三桂跟藩镇之间也存在很多的矛盾,比如说孙延龄,先是受吴三桂拉拢造反,但是后来又投降于清朝,后来吴三桂的孙子与孙延龄的部队起了冲突,可以说内乱也消耗了吴三桂很多的军队力量。

2,吴三桂的战略出错。吴三桂当时北上的时候不敢跨越长江,想要依靠长江守住南方的防线,但是这一战略最后表明失败了,他失去了收复中原的机会。然而当时清军采取的策略是对各个造反的藩镇以招抚为主,而当时由于吴三桂跟各个藩镇的关系不好,导致后来很多藩镇投降了,最后吴三桂孤军奋战。

3,吴三桂最后称帝,让他失去了民心。吴三桂起先是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造反的,可是到了最后,他竟然开始称帝,就这样他彻底失去了大家的支持,也就没人替他打仗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4

吴三桂起兵造反的时候,全国形势一片大好。王辅臣在甘肃起兵,耿精忠在福建起兵,尚之信在广州起兵,孙延龄在广西起兵,吴之茂在四川叛变,蔡禄在河北叛变,郑经在台湾响应。然而,在如此大好形势下,为什么吴三桂最终还是败了呢?


吴三桂是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反叛清朝的。但是,天下人都明白,其一,清兵是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把他们放进来的。响应吴三桂的藩镇虽多,但是与吴三桂同心的少,没有形成合力。藩镇各自为政,并不听吴三桂的号令。每一个造反的藩镇,所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而且是眼前的利益,一时的利益,并没有从通盘上进行考虑,更不会服从吴三桂的指挥。

藩镇们在吴三桂和清朝之间摇摆不定,首鼠两端。其中,曾经多次反复的包括耿精忠、尚之信、王辅臣、孙延龄等等。吴三桂在领兵北上的时候,他并不敢跨过长江,而是把兵力部署在长江以南,想依靠长江天险,与清军对抗。最后实现就算打不败清军,也划江而治的目的。

清军的策略是,对各地反叛藩镇,以招抚为主。只要他们投降,就既往不咎,而且加官进爵,但是对吴三桂则坚决打击。再加上吴三桂与个藩镇关系没处理好,所以最终他成为孤家寡人。吴三桂在世,还可以利用自己多年来与各藩王之间的交情,取得一些支持,有一定的号召力。吴三桂一死,他的孙子吴世璠完全没有威望,最终众人如鸟兽散。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3-11

我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 响应的真实人数远达不到题主描述的大半个中国。响应的地方主要有,贵州,湖南衡州,四川、广西、陕西的部分党羽,以及后来河北之蔡禄等,就当时中国的版图而言,远达不到题主说的大半个中国。并且响应他的人也各自为政,各自有着自己的谋划。他们没有统一的目标,所以无法成功。

二 吴三桂十几岁时就已经随他的父亲舅舅四处征战,但他起义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常年征战他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精力、体力、眼光都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他的战略眼光已远不如之前,并且在吴三桂死后,他的后人虽有胆识,但只顾眼前利益,无法完成他未完成的事业。


三 吴三桂的起义是被动的,因为康熙撤藩,所以他不得不起义。他在起义前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兵力财力都严重不足。他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人民群众,而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清军入关后,吴三桂投靠清朝,剿灭了不少朱明后裔,并将他们赶尽杀绝。所以他以兴明讨虏的旗号是站不住脚的,人民也不会响应他。

四 清军入关后,已经站稳了脚跟,民族矛盾已经基本缓和,所以康熙才会下令撤藩。康熙是有准备的,吴三桂是无准备的,以无准备对抗有准备,结果显而易见。在民族矛盾最激烈的时候,吴三桂"矢忠新朝“,现在人民的生活稳定了,能活下去了,就不希望再有战事,希望能过上和平的生活。此时吴三桂的起义是不顺应民心,无法得到群众的支持。所以,吴三桂的失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3个回答  2019-11-24
因为吴三桂和这些藩镇没有很好地联合作战,都是各自为政,最后只能被各个击破。
第4个回答  2019-11-24
1吴三桂反清的理由不充分。2响应吴三桂的藩镇虽多,但是与吴三桂同心的少,没有形成合力
所谓与吴三桂不同心,没有形成合力。3吴三桂在战略上出现巨大的失误。4清军对反叛的藩镇实施各个击破的方式。5吴三桂最后阶段称帝,让他彻底失去民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