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的五族共和是那五族?不要其它族?

如题所述

五族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初期政治口号。这一原则强调了在中国的五大族群和谐相处。以五色旗作为国旗,分别代表汉族(红);满族(黄);蒙古族(蓝);信仰伊斯兰的诸多民族(白);藏族(黑)。其中回族泛指穆斯林民族,包括新疆维吾尔族等。清朝曾将新疆称为回疆。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宪运动的“五族大同”。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提出“国族同源论”,称汉族为“国族”,把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称为“宗族”,认为他们是汉族的“大小宗支”。只有“汉、蒙、满、回、藏”有明显的文化和人种差异,而提出了五族共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3
五族共和源自清末立宪运动的“五族大同”。奉慈禧和光绪之命考察外国宪政归来的满人大臣载泽和端方等《条陈化满汉畛域办法八条折》,主张“宪政之基在弭隐患,满汉之界宜归大同”,“放弃满洲根本,化除满汉畛域,诸族相忘,混成一体”。同时,以恒钧、乌泽声、穆都哩、裕端等一批满族留日学生为主在东京、北京创办《大同报》及《北京大同日报》,专门以提倡“汉满人民平等,统合满、汉、蒙、回、藏为一大国民”为宗旨,宣传“五族大同”。1912年底,由内蒙古喀拉沁旗的巴达尔胡倡导,在北京创办了《蒙文大同报》,主旨为宣扬“五族共和”、“五族大同”。孙某只是支持这个旗号。另外,五族的族不当民族讲,而当族群讲,这里的回族,是指回部,包括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
第2个回答  2019-03-13
五族共和是民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口号。这五族分别代表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

其实五族共和的提出就是为了维护版图,至于其他族,比如壮族苗族等,全都居住在十八省(也就是汉族的领土)。
第3个回答  2019-03-13
五族共和,是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口号。这一原则强调了在中国的五大族群汉满蒙回藏和谐相处,共建共和国。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作为国旗,分别代表汉族(红);满族(黄);蒙古族(蓝);回族(白);藏族(黑)
第4个回答  2019-03-13
汉族,满族,回族,藏族,蒙古族。这几个民族人多比较强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