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在曹操眼里司马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如题所述

关于司马懿,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典故,叫做“狼顾之相”。话说当年曹操征召司马懿入仕之后,发现此人不简单,觉察其颇有雄心壮志,还听说他有“狼顾之相”。所谓“狼顾之相”,其实意思就是狼回头看的样子,形容这个人谨慎多疑,心怀不轨,日后多半是个反骨仔。


当时曹操还专门亲自试探司马懿,发现果真如此。

此外,传说曹操做梦还梦到过三马同食一槽的场景。所谓三马,意指司马懿三父子,“槽”则是曹操这个姓的谐音,所以可以解释为司马家要吃掉曹家,所以曹操对于司马懿非常厌恶。他还对儿子曹丕说:司马懿这个人有野心,不甘屈居人之下,日后一定会干预我们的家事,你可要防着他一点儿。

这个故事出自《晋书》,算得上是正史记载了。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闻有狼顾相。欲验之。乃召使前行,令反顾,面正向后而身不动。又尝梦三马同食一槽,甚恶焉。因为太子丕曰:“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晋书·宣帝本纪》

所以,历史上有着曹操早就防备司马懿的说法。


但是,这段记载的中心思想不是要讲曹操怎么看待司马懿,而是想要通过这件事来突出司马懿的权变能力。

因为在这段记载前面还有这样一句话:帝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其大致就是点出了司马懿的性格脾气,然后通过事件来论述。

而且对于所谓的“狼顾之相”和“三马同槽”只是一个事件,其重点是在这件事儿发生后,司马懿的表现,他将采取何种措施来应对曹操的猜忌厌恶。


按照记载,当时司马懿和曹丕关系不错,所以当曹操提及此事的时候,曹丕跑出来给司马懿说好话,所以曹操也就没拿司马懿怎么样。与此同时,司马懿还更加的努力工作,在曹操面前挣表现,最终换得曹操心安。

太子素与帝善,每相全佑,故免。帝于是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由是魏武意遂安。——《晋书·宣帝本纪》

从这件事儿看得出来,司马懿这个人很懂事儿,知道进退。在受到曹操猜忌时,他并没有因为和曹丕关系好就有恃无恐,而是自己努力表现,兢兢业业,换取曹操的信任。

所以整个事件,是在突出司马懿的智慧权变,而不是曹操对于司马懿的看法。即使是“狼顾之相”和“三马同槽”这两件事儿真的有发生,那也只是毫无缘由的无根之水。曹操虽然多疑,但还犯不上为此事而对司马懿做什么。因为就当时司马懿的地位势力而言,根本无法对曹操造成威胁。


历史上司马懿是被曹操强制征召入仕的,但当时曹操看重的并不是司马懿的能力,而是司马懿的名望。当时司马家也算是河内望族,祖上世代为官,当代家主司马防更是历任洛阳令、京兆尹,为东汉末年的重臣,在汉末士族中有着较高地位。

当时曹操虽然称霸一方,但名义还是汉臣,头上还顶着一个汉献帝和东汉朝廷。而朝廷内的士族集团是需要他拉拢的,其中司马防便是重要的拉拢对象。所以,曹操征召司马懿,完全就算做给他父亲司马防或者说朝廷内部的士族集团看的。像某些电视剧里面演的,年轻时的司马懿牛到连荀彧也给他铺路,这就是胡说八道了。类似的人还有杨修,他能当官儿,那也是因为背后有着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家族。

至于如何重用他们,曹操确实还没有多大想法。一来是这些孩子当时都比较年轻,公元208年,司马懿被曹操强行征辟的时候才29岁,而曹操已经53岁了,底下谋士成群,名将云集,确实没地方,二来是司马懿杨修这些人的背后都是士族豪强,他们是忠于汉室,而不是忠于曹操,所以重用他们有很大风险。


总而言之,对于司马懿,曹操最初仅仅只是想要利用一下其身份,巩固一下内政。而司马懿他们也清楚自己的身份定位,一直都不愿意去。所以司马懿被强制征召经历听起来挺厉害,其实和能力大小没什么关系。

而司马懿这个文学癖的官职,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文学狂在当时就是一个闲职,管管教育、写写文章啥的,完全不入流。即使是后来升任太子中庶子,成为了曹丕的左膀右臂。那也只是未来可期,并没有进入到权力中枢。对于曹操来说,依然不入流。

而且,曹操既然愿意让其辅佐曹丕,也就说明了他对司马懿没有太过担忧。

当然,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和司马懿差不多处境的杨修被曹操杀了?


其实这还是因为司马懿不入流。

当时的司马氏家族虽然算是河内望族,但也要看和谁比。杨修的背后可是弘农杨氏,祖上四世三公,名望不输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其影响力远不是司马家所能相比的。曹操杀杨修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要树立个典型,震慑一下当时不满曹操的汉朝士族集团们。很显然,拿杨修开刀,远比司马懿要有效果得多。

再者,司马懿这个人为人低调,不像杨修那般锋芒毕露。此外司马家也比杨家温顺得多,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和曹操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还经常称曹操是其伯乐。


相较而言,杨修他们家可不一样,其一直忠心汉室。家主杨彪更是身居东汉太尉之职,没少和曹操唱对台戏。甚至还被曹操弄到监狱里好好调教了一番,依然不屈。曹操早就想要动他们家了,只是弘农杨氏的影响力太大,不便下死手,只能是让杨修出来当个典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4
曹操评价司马懿是个奸臣。说一个人是奸臣的基础,就是这个人必须还是有些能耐的。曹操唯一的失策就是他儿子曹丕死的太早,才让司马懿夺了江山。 曹操评价司马懿城府太深。司马懿这个人太会隐忍了,明明有治国安邦之才,却甘心做一个教书先生 。曹操评价他野心太大。一个人能忍多深,就证明他的野心有多大。
第2个回答  2020-10-14
在曹操眼里,司马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人。因为曹操并不重视司马懿,并没有把他当回事。
第3个回答  2020-10-14
谋略过人,天下一等一的谋士和干才,但称病不出仕,有反骨,所以曹操一辈子都在试探打压司马懿。
第4个回答  2022-12-28
1.能人。司马懿人生第一战,襄阳大败诸葛瑾。诸葛瑾可是跟随周瑜一起参加过赤壁之战的东吴老将,作战经验丰富,在孙权攻打合肥时,令诸葛瑾从襄阳方向牵制魏军,诸葛瑾跟司马懿对峙很久没进展想要撤军,刚一动就被司马懿抓到战机一举击溃。这样的战场掌控力,就连曹操自己也比不上吧。
奸人。曹操自己就是奸人,他知道司马懿是能人,但为什么不加以重用?因为他知道司马懿是比他更奸的奸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