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真的是曹雪芹亲身经历的描述吗

细 理由充分

  ,《红楼梦》是一本带自传性、自叙性的小说,曹雪芹的家族(包括李氏家族)由康熙朝的极盛,到雍正朝的受打击,再到乾隆朝的败亡,必然折射到小说中,这就是贾家的由盛到衰,也就是说,小说中的贾家就是生活中的曹家的映射,而生活中的曹家的由盛及衰可能是因为卷入了政治斗争,那么,这种政治斗争应当在小说中有所反映,同理,小说中的人物至少主要人物都是有生活原型的,如果揭开了小说主要人物的原型之谜,那么也就找到了一把打开《红楼梦》宝库的一把钥匙,一把金钥匙(是否万能钥匙?),而偏偏秦可卿是小说中最为神秘的一个人物,因此刘心武先生就拿秦可卿开刀了,应当说他做得相当不错,并由此开创了红学的分支——秦学。《揭秘红楼梦》的第一部,主要就是分析秦可卿,并兼及贾元春。
  首先,刘先生立论的基础是站得住脚的,因为他的研究虽然另辟蹊径,但毕竟是建立在已有的并且是取得共识的红学研究的成果上的,而不是故意求新求奇。第一,《红楼梦》带有自传性质,当无疑虑;小说的结局是极悲的,正符合曹雪芹自身生活的由荣华富贵到穷困潦倒的极端转变,而导致的内心悲苦和对人生的幻灭感;第二,《红楼梦》极为写实,小说中的生活场景,服饰陈设,饮食起居,极为细致,若非亲身经历,单靠想象,是绝不可能写得出来的;第三,曹李两家的败亡,是因为政治原因,至少政治斗争是主要原因。第四,无论是康雍乾三世严酷的文字狱,还是另外的隐情,作者故意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反而告诉读者,这些情节真有其事,并且留下了无尽想象和研究的空间,在加上曹雪芹自身的删削、传抄的错漏和谬误、后人故意的篡改,这就造成了红学研究的多元化和多视角,五花八门,派别林立,蔚为大观;探佚学,原型研究,有何不可?
  其次,在刘心武先生自己的研究和论证,有很多也是能自圆其说的,我个人认为,在秦可卿的研究中,这样几点是可信的,成立的。我没看过刘先生其他的研究著作,这里只就《揭秘红楼梦》第一部而言。
  第一,就四大家族的显赫地位和封建社会的观念而言,为贾蓉择偶不太可能找一个身份如此低微、来路不明的弃婴,何况贾家在择偶上鲜有如此随便的先例,即使不是贵族,至少也应当象李纨这种大知识分子或大官僚家庭的小姐;
  第二,就秦可卿的言谈举止、气质修养,应当出生大家庭,知识可以后天习得,而贵族气度不是一两天可以养成的,必然是在一定环境中长期耳濡目染造就的,培养一个贵族至少需要三代;
  第三,秦可卿绝不是病死的,肯定是缢死的,前人已有研究,如俞平伯先生和顾颉刚先生;
  第四,秦可卿的卧室的陈设一定是含有深意的,可能暗示其淫、可能暗示其贵; 第五,贾宝玉与秦可卿才是初试云雨情,与袭人是再试,而且秦可卿勾引贾宝玉的可能性较大,警幻仙姑的言语中的暗示成分太明显了;
  第六,如果秦可卿真的是弃婴,真的来自于小吏家庭,在贾府中不可能有如此地位,在封建大家庭中这恐怕是常理;
  第七,秦可卿死后的动静太大了,如果说北静王来致祭是因为两家是世交,说得过去,那宫里来人那就非同寻常了,宁国府的地位有如此之高、如此之重要?当时贾元春在宫里的地位并不高,何况她是荣国府的;
  第八,荣国府的人进宫莫不是诚惶诚恐惊恐交加,凭什么秦可卿能预言贾元春的得宠和失宠?
  综上所述,认为秦可卿的身份不简单,理由是站得住脚的,但同时也有几点不那么令人信服或分析不清或没加足够的注意。
  第一,为什么要写秦可卿的淫?是其原型如此,还是情节的需要?如果是情节的需要,那就是为了预示贾家的败亡是内部的腐败和糜烂,那么,为什么又要说贾家的衰亡是因为卷入了政治斗争?
  第二,如果贾家的败亡是上述二者的结合,也有可能,但是秦可卿作为政治牺牲品,被迫自缢,那为什么回目要用“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二者的内在逻辑在哪儿?
  第三,合理的解释是,秦可卿是皇家的公主或郡主,被寄养在贾家,最后秦可卿这一排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秦可卿被迫自缢,然而曹雪芹在书中不敢明写,只能写秦可卿与贾珍在天香楼宣淫被撞见,羞愤而死,那么,后面的问题又会接踵而至;
  第四,为了使秦可卿的死合情合理,只能写其淫,卧室陈设有暗示,勾引贾宝玉,与贾珍通奸,并且刘心武先生认为这在贾家已成为公开的秘密,那为其大办丧事,岂非大笑话?像贾府这样的家庭可能吗?事实上无论秦可卿的死是因为淫还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贾府都不太可能为其大办丧事,这种事掩饰还来不及,岂有大张旗鼓之理?即便贾珍出于个人感情要这样做,整个家族绝不会跟着起哄;
  第五,既然在书中秦可卿以淫的面目出现,与贾珍的不伦关系众人皆知,那贾母不可能说出“重孙媳妇中第一个得意人”这样的话,不可能给与他那么高的评价那么高的地位,即使碍于秦可卿的身份,也不太可能,最多装聋作哑睁只眼闭只眼而已,试看贾家对类似事件的态度就可知矣;进一步,贾家即使拿秦可卿作为进阶之本,但是在封建社会这样的不伦之事,宣扬出去那就不单是道德的问题了,面子的问题了,同样会给贾家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前途产生不利影响,这样的影响甚至可能是毁灭性的。在清朝,有官员为父母死了丁忧时间不够而被参丢了官的;
  第六,考证秦可卿出于废太子家,是试图夺权的月派人物,证据不够充分,颇为牵强,六经注我,难免附会,比如证明月派就一个“日月同辉”,是否太单薄?
  第七,刘心武先生在论证时过于依赖脂砚斋的批语,他有一个先定的前提,就是脂砚斋确有其人,并且与曹雪芹关系密切,洞悉一切,而且她的批语确凿无疑。但是,脂砚斋其人其语是有争议的,以其作为重要资料可也,但不可依赖太深,坠入魔障;
  第八,废太子若要保存一个后代,为什么是女孩,而不是男孩?如果秦业抱养的一儿一女都是废太子的后代,而男孩又早夭,那按封建社会的伦理,秦可卿一个女孩不可能起到那么大的作用,能承载月派夺权这样的大业,足以影响贾家的政治地位,甚至导致贾家的衰败;即使秦可卿留有后代,是否就算延续了废太子的血脉呢?在封建社会,这是不算的;
  第九,贾元春是否有那种能力、魅力、影响力,既告发了贾府私藏秦可卿,得到升迁,而又能保存贾氏家族?
  总的说来,我基本赞同刘心武先生的结论:秦可卿来历不凡,但是否是废太子一家,这证据还不充分,猜测的成分大一些,需要继续研究的东西太多了。

参考资料:真作假时 假为真 真真假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8-09
有自传的成分,你研究一下作者的时代背景和身世就知道了。

还有,作者大概出生于雍正元年,当时他们家虽不及乾隆在位时的“烈火烹油”,却也“死而不僵”,织造属的生活,用锦衣玉食、奴仆成群形容,并不过分,他们祖上都做的这样的肥缺,包括盐商,那可是油水最多的垄断行业的,曹雪芹对繁华奢侈的奢侈的生活是有切身体会的,

当然,尽管曹家在雍正初年仍然过着豪华的生活,但是他们全家的精神生活非常压抑。从雍正上台以来,曹家的亲戚相机倒台,雍正又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气势,经常找茬,什么贡品不合格,经常劈头盖脸地在曹父(应该是叔父,曹雪芹是过继子吧),这一切都让曹家生活在一种恐惧之中,他们知道,对曹家来说,抄家是迟早的事。《红楼梦》中对抄家的描写是那样的生动形象,令人有惊心动魄之感,于曹家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正相类似。

抄家之后,曹家的日子很不好过,相当贫困,随着雍正的政权逐渐稳固(不用我在告诉你这里面的关系吧),征地肃清,大概在雍正九年,加到开始好转,到雍正去世后,曹家的重要亲戚形势更是看好。

到小说第八十回,贾宝玉已经十五岁,曹雪芹十五岁的时候,在乾陵二年,也称得上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便面上也还轰轰烈烈,外面的架子未倒,。这与小说中描写的贾府一摸一样。只是曹家没有吸取教训,未能起死回生,大约在乾隆四年,第二次抄家,最后一败涂地,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之前看了点这方面的书,回答问题的时候,有借鉴也有个人理解,而且都是我一字一字打出来的,不是长篇大套的复制或者干脆给你一个一个网址,拳拳之心,希望给我一面小红旗奖励一下,谢谢
第2个回答  2020-12-29
大部分是的.曹雪芹真实的生活也是从富裕到贫穷的.书中描写的很多场景都是曹以前家庭里的真实写照,而且他所写的一些人物在他家的祖谱里都是可以找到的,例如贾元春在书中是做宫里的娘娘的,而现实中曹也有一个同为曹家的姐姐辈的人是进了宫的,只不过这个姐姐不是他的亲姐姐,而是和他有亲戚关系的人!
有一部分不是的,像书中宝玉的父辈是他的大伯贾赦和他的父亲贾政,而现实中曹的父辈只有他父亲一人
第3个回答  2007-08-08
大部分是的.曹雪芹真实的生活也是从富裕到贫穷的.书中描写的很多场景都是曹以前家庭里的真实写照,而且他所写的一些人物在他家的祖谱里都是可以找到的,例如贾元春在书中是做宫里的娘娘的,而现实中曹也有一个同为曹家的姐姐辈的人是进了宫的,只不过这个姐姐不是他的亲姐姐,而是和他有亲戚关系的人!
有一部分不是的,像书中宝玉的父辈是他的大伯贾赦和他的父亲贾政,而现实中曹的父辈只有他父亲一人
第4个回答  2007-08-08
我们说曹雪芹以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来作为创作小说的题材,并不等于说《红楼梦》中描写的那种风月繁华生活,就是曹雪芹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或者说曹雪芹也曾有过像贾宝玉那样的“富贵闲人”的经历。--这是迄今为止许多《红楼梦》研究者认识上都还存在着的误区。说误区,是因为这不符合史实。曹雪芹亲身经历过的只能是《红楼梦》80回后贾府事败被抄没后可能有的那种生活;至于前半部所描写的种种繁华盛况,只能属于他的“亲见亲闻”。

参考资料:http://www.blogcn.com/user26/bronzesun/blog/6980004.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