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是怎么一回事?

如题所述

    扬州十日是指发生在1645年农历四月,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的大屠杀。南明兵部尚书史可法督率扬州人民阻挡清军入城的守卫战失败以后,清军对扬州城内人民展开了大屠杀。当时幸存者王秀楚所著《扬州十日记》中记载屠杀共持续十日,仅被收殓的尸体就超80万具,故名“扬州十日”。

    嘉定三屠,指1645年(南明弘光元年,清朝顺治二年)的一次历史事件。

    清军颁布剃发令,嘉定百姓拒不从命。乡绅侯峒曾带领嘉定绅民起义反清,清吴淞总兵李成栋立即领兵五千来攻。

    嘉定城城破,清将李成栋下令屠城,持续了一天,大约有三万多人遇害。李成栋率军离开嘉定城。

    李成栋破城后的三四天,侥幸逃脱的嘉定的幸存者开始溜回城里。他们回城后在一个叫做朱瑛的人领导下,重新集结起来,共两千多人。朱瑛领导着幸存者们在这座残破的城市展开了一场战斗,处死了归降清军的人和清军委派的官吏。

    二十多天后,原来南明的一个名叫吴之番的将军率余部猛攻嘉定城,周边民众也纷纷响应,杀得城内清兵大溃出逃。不久,李成栋整军反扑,把吴之番数百士兵砍杀殆尽,顺带又屠杀了近二万刚刚到嘉定避乱的民众,血流成渠,是为著名的“嘉定三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7
有篇文章叫做《梅花岭记》你可以去看看,文言,写的就是当年的扬州屠城,有兴趣还可以去扬州看看,有个史可法纪念馆,那幅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看了真叫人心酸。嘉定三屠也差不多,都是清军入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8-17
扬州十日 清顺治二年(1645年)四月,清军攻城,史可法率军民浴血而战,历七昼夜。二十五日城破,军民逐巷奋战,大部壮烈牺牲。 嘉定三屠 清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清军再下剃发令,命令十天之内,江南人民一律剃头
第3个回答  2011-08-17
明末的“南京大屠杀”与"三光政策"
日本人的角色被满洲人所扮演
第4个回答  2011-08-17
就是清兵入关後的高压政策,杀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