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如题所述

如何让学生感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发表时间:2016/12/16 来源:《素质教育》2016年9月总第218期 作者:蒋璇
[导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也越加重视音体美等学科的发展。我带的小学美术学科,特别有这样的感触。

湖北省咸丰县坪坝营镇中心小学 445604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也越加重视音体美等学科的发展。我带的小学美术学科,特别有这样的感触。近年来,我们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走出封闭、单一的课堂,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了美术学习的快乐。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能用心地组织教学的话,学生很容易就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就可以跟着教学的内容进行学习。对教学内容可让孩子先观察,再描绘,再创新,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把握重难点,简单部分要放手。喜欢的事才能做好,才能有创新。我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体会到,教师掌握人际关系的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及在校行为等均有直接关系。教师必须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对待所从事的工作,才能在教学中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在儿童稚嫩的心里最看重教师对他的态度,教师的爱最具有吸引力,它能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儿童的学习动力常产生于对教师的眷恋。儿童常因喜欢老师而愿意参加美术活动,因为喜欢老师而变得守纪律和听话,他们愿意积极配合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因此,情感交流在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每课的教学都不要千篇一律,否则学生会产生听课疲劳。所以要求老师用心组织学生进行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可分组让学生进行比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在上《我们的田野》一课时,先是让同学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我们的田野”歌曲,让学生感受那无边的田野、美丽的土地、蓝色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的美感。听完后,学生们都争着抢着说出自己的感受:老师我看到金黄金黄的麦穗了;老师我闻到了花香;老师我看到我的爷爷正在田里干活(因为他的爷爷是在农村)……这时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幅超大的表现田野的背景图,告诉学生我们要把将刚才你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出来,然后用剪刀剪下粘贴到黑板上的田野中。这时的学生们早已按耐不住自己愉悦的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贴在前面。毫无疑问,对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学识更为重要。课堂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课业负担的轻重,决定着学生课外活动时间和空间的拓展。
  三、教师在引导方面要注重有效性
  教师不能为传授技法而教技法,在传授技法的同时要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对于一个主题,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例如,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学生画出了一只正面的小兔子,教师就可以鼓励启发学生:侧面的小兔子怎么画?胖兔子怎么画?瘦兔子怎么画?小兔子的一家怎么画?小兔子的村庄怎么画?……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只限制在一个事物上。因此我在美术教学的表现形式上突出了选择性,使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表现方式,都能突出自己的闪光点,都能获得成功。
  四、要注重多媒体运用拓展学生的视野
  由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在教学中我通过电脑网络、收集资料、参观访问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大量接触美术作品,拓展其艺术视野,吸收时代信息和多元美术的艺术观念,引发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思想的深度。在《欢腾的大西北》这一单元,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同学收集有关青海、宁夏等地的资料——照片、图片、画册、邮票等。那天上课前,我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了过来,他们纷纷递过来找来的资料,有图片的,有文字的,他们有的相互交流,还有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向我讲起了青海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画了。通过网络、图书等手段,孩子们不仅找到了有关资料,也找到了学习的快乐,丰富了知识,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都跃跃欲试地用不同的形式表现自己最感兴趣的画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仅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西北的热情,增强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意识。《邮票设计》、《贺卡设计》、《重复与组合》这几节设计课,我充分利用电脑网络的优势,使之成为学生美术欣赏、获得视觉资料的得力工具。
  五、要注重学生作业评价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学评价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的教育观念。美术课堂评价经常会出现只有个别学生作品得以展示和评价,评价还存在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展示、评价的全体性、全面性不够,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因此,有效的评价观也是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也应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儿童绘画创作的是反映儿童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儿童自己才最了解他的作品。儿童更易从细小的事物中挖掘题材、表现生活。要正确评价一幅儿童画,就要了解儿童,要以他们的方式和角度去观察儿童的生活活动,放手让儿童自己来说说自己的画“画了些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和“你觉得画得怎样呢”。激励性评价是教学中的艺术,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有感情需要的,从上第一堂课开始,他们就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尊重、友爱、温暖、情谊和教诲。当这种情感得到满足后,他们便会以更大的激情上好课。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育手段之一。因此,只有注重以上的几点,创造开放的课堂,才能使学生获得个性发展的空间,课堂才会因此而多彩并充满活力,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美术学习的快乐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