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在哪次历史事件中被废除的 这一事件在文化领域还有哪些措施

如题所述

  1905年9月2日,经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恩准,清王朝下诏废止绵延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作为晚清新政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在100年前,当这一决策出台之时,保守派、国粹派与改革派、洋务派之间,满清贵族和汉族读书人之间,竟然没有太大的分歧,没有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当时的报刊(包括上海租界里的《申报》、《新闻报》及天津租界里的《大公报》在内)也没有进行过什么激烈的辩论。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科举制废除百年之后的今天,倒是有不少人为科举制评功摆好,为科举制鸣冤叫屈,有的人言下之意甚至恨不得立马恢复科举制,恢复状元、进士、举人、秀才的头衔。

  确实,隋朝的开科取士是个了不起的创举,不仅在当时具有毋庸质疑的积极意义,而且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来看也是如此。它至少有两个不容忽视的好处:一是为选拔人才提供了一种相对公正的方法和程序;二是提供了一条可供普通人向上流动的途径。从古到今,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避免不了考试,通过考试这个手段选拔人才,至今被全世界认同、效仿的英国文官考试制度最初就是受到中国科举制的启发,有西方学者认为这是中华文明的一大创造。

  我们现行的高考制度在内容、方法、结果等方面可能都和科举制有了很大的不同,但都属于一种考试形式,仍然有一定的相似性,“高考状元”之类的说法一直不绝于耳恐怕不是偶然的。和所有的考试一样,科举制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是最好的,但肯定不是最坏的。如同邱吉尔评价“民主”一样,民主的实质就是要防止最坏的。人类迄今为止还离不开各种各样的考试,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更适当的新办法,毕竟每个人在试卷面前还有相对的平等。

  什么是“最坏的”?首先就是按照血缘、特权、金钱选拔“人才”。在科举制出现之前,以血缘、裙带为基础的门阀士族盛极一时,人生下来,其社会地位就已注定。平民只有到了王朝衰落的末世,才有可能像陈胜、吴广那样质疑“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而揭竿而起,重新洗牌,成者王侯败者寇。此外,几乎找不到任何向上流动的社会通道,在如此幽暗的专制长夜里,科举制的横空出世,无疑给平民提供了一点点微弱的幻想和希望,哪怕这幻想和希望是多么微弱,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可能性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一介平民从此可以通过科举之路改变自己的社会身份,实现从下层社会向上层社会的正常流动,在铁板一块的王朝当中输入平民的血液,王朝也因此获得了新的活力。虽然帝王推行科举制有自己的动机,而且选拔人才的标准最终掌握在帝王的手里,有很大的随意性,不仅标准比较随意,而且可以“增科”恩赐,但在一个特别看重血缘的国度,一种重农轻商的文化背景下,仕族和商贾、平民的确因此而获得了平等竞争、进取的机会。这在古代中国无疑是一大进步。

  100年前的今天,在内忧外患的急攻之下,在满朝开明大臣的推动之下,清政府终于下诏废除被诟病已久的科举制。
  从此,对科举制的谩骂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的迷信,不管懂不懂科举制,也不管见没见过八股文,骂科举制成为几乎整个20世纪中国的“思想时尚”。
  100年过去了,中国似乎并没有因为科举制的废除比以前进步多少——除了多学了点西方的技术。终于,中国思想界能够重新清醒地审视科举制曾经对中国产生过的影响——无论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也终于能够比较心平气和地讨论科举制——不再是情绪化的谩骂,当然也不会是狂热的追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0
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科举考试兴起于隋朝,发展于唐宋,完善于明清。其主要程序是:初级为院试,在府一级地方上进行,合格者称“生员”,习惯上叫“秀才”。第二级为乡试,在各省城举行,由生员参加。录取后称“举人”。第三级为会试,在京城进行,由举人参加,录取后称贡生,贡生经过殿试(也叫廷试),录取后即是进士。进士按成绩分为三甲(等):一甲3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传胪),称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称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称赐同进士出身。试题皆出自四书、五经,文体主要是八股文。
积极方面:
1.科举把选才与育才统一了起来,把选拔人才的权利集中于中央,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欲望,为知识分子打开了进入统治集团的门径,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科举制度的实施实际上是开放了官僚系统,打击削弱了世家大族的政治势力,扩大了统治者的政治基础,进一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 封建君主专治制度,但也真正为国家选拔出了一大批人才,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
2.科举力图改变选拔官吏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之弊端,故而也确实选拔了一批有才之士。为封建国家行政机器注入了新的活力,提高了管理效能。自隋唐以来,历代有作为的将相辅臣几乎都是科举出身的“学而优则仕”者,如宋代的范仲淹,明清的林则徐等。由此可以看到,科举考试制度为国家选拔了一批又一批较有才能的人士, 他们中许多人能以封建礼教约束自律,敢于抵制官场腐败现象,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吏治状况的改善。尤其是将广大中下层出身贫寒人家的子弟充实到了统治队伍中,它不仅提高了封建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而且还为封建统治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3.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通过科举可以取得一定的官职出身名位,所以促使中下层知识分子强烈要求进学校读书,从而推动古代教育的兴盛和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由于科举考试制度为广大学子提供了获取功名的机会,一方面大大激发了中下层阶级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隋唐以后,随着时势的不断发展,科举制度和教育制度越来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科举影响还波及国外,对朝鲜、越南、日本及欧洲均有影响。隋唐创立的科举考试制度影响到了西方各国,为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提供了经验。“科举制度后为西方文官制度所借鉴,其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可与四大发明相媲美”。[1]
5.科举制度还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实行科举制度一方面把分散的人事选拔权完全回收中央,另一方面又使政权的社会基础更为扩大,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以科举为“正途”而又以儒家学说为科举考试内容的做法把政权的世俗性与意识形态灌输自然地融合为一体,使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增强了维护国家统一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有利于传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发展。
消极影响:
1. 科举考试引导人们严重地脱离现实,也助长了封建文化教育畸形发展。由于科举制度是一般中下层子弟入仕参政的唯一途径,一旦科考及第,名、权、利三者全收,所以应试者趋之若鹜。但其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不能不产生消极的影响。
2.科举考试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考试形式也日益走向僵化,因循守旧,漏洞百出,特别是明清以后实行的八股文制度,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士子们的实际能力,束缚了人们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最终败坏了学风, 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度的附庸。
3.科举制度虽然达到了选贤任能的目的,但它也把人的思想束缚、禁锢于一定范式中,民主意识被无情地扼杀了。同时,科举制度强调“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贵族观念,引导人们轻视社会各行业,轻视生产实践,使知识分子严重脱离社会实际生活,造成中华民族在表面的文化繁荣之下日益空洞衰弱的颓唐之势。
第2个回答  2011-08-11
科举制废除是在清王朝末期内外交困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清王朝当时面临内部革命民主人士不断起义,外部列强希望中国进行改革以便于其更有利的行使在华权利,慈禧太后不得不进行改革,来缓解社会矛盾,维持其风雨飘摇的统治,也就是当时提出所谓的“预备立宪”和新政,1908年,清政府正式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伴随着这次清末新政,科举也被废除
在文化领域 除了废除了科举真的是没有什么其他措施了 归根到底这是一场政治运动
你可以说 文化方面 废科举、兴学校、派遣留学生等
中国文化的改革是在新文化运动,科举制废除只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这也是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之一!
第3个回答  2011-08-10
维新变法 又称百日维新
其它措施:建立京师大学堂,办报纸,促进了近代西法学说的引进,如达尔文的进化论。
梁启超,康有为,严复等人分别有写书
第4个回答  2011-08-11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引导人们严重地脱离现实,也助长了封建文化教育畸形发展。由于科举制度是一般中下层子弟入仕参政的唯一途径,一旦科考及第,名、权、利三者全收,所以应试者趋之若鹜。但其考试内容过分强调文学诗赋,而忽视了其他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忽视,这对中国文化的畸形发展以及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落后不能不产生消极的影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