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体能训练和健身的本质区别与对身体的不同影响?

如题所述

柔韧性是一个关节或一组关节的活动范围,有限的柔韧性是指关节的活动范围受到周围肌肉和肌腱的限制。有限的柔韧性可导致姿势障碍,反过来导致运动受限,可最终造成损伤。不同的年龄,性别,具体关节,肌肉质量和训练背景有不同的柔韧性水平。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柔韧性水平,有的非常差,有的非常好。

所以可以通过对客户的柔韧性测试来为其制定具体的柔韧性训练方法。
柔韧性好的好处:
肌肉通常在达到极限的时候会受到过度拉伸,张力过度,然后出现问题。柔韧性会提高肌肉群之间的协调性,加强改良姿势。提高柔韧性可以缓解年龄增长引起的关节疼痛。
柔韧性的影响因素:
比如你是否锻炼,如果你经常锻炼的话柔韧性可能更强一些;锻炼的强度如果大一些的话,也会对柔韧度有相应的影响。同时柔韧性受季节、温度、年龄的影响,当我们的年龄在逐渐增长的时候,我们的肌肉会失去弹性。柔韧性也和性别有关系,一般来说,女性柔韧性比男生好。对于体操运动员和舞蹈演员来说,因为训练会比较有针对性,所以柔韧性会更好一些。由于自身疾病,疼痛会抑制活动范围,这是身体保护自身不受损伤的方式,相应的柔韧性可能会差一些!
柔韧性的基本训练原则:
伸展时放松,慢慢、均匀的调整呼吸。伸展到感到轻微不适,不应该感到疼痛,因为牵引感受器会兴奋并且限制活动范围,提供保护机制。保持伸展时肌肉紧张应该平息。最好在肌肉彻底发热、血液流动较快时伸展。不同类型的柔韧性训练可以并入一组活动中。除非是针对客户的需求,应避免弹震式伸展。禁止鼓励客户将肌肉和肌腱过度伸展到不能有效控制的程度。

要提高柔韧性,每周伸展3-5次,不必一次运动全身,因为这样太费时间;要保持柔韧性,每周伸展1-2次,强度应该是轻度即可;时间方面,要保持柔韧性,15-30秒,要提高柔韧性,30-60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02
  高强度体能训练可以打破身体承受极限获得突破,同时容易受伤,健身只是外放身体热量不会打破身体极限,容易保持身材。
  高强度训练比起传统的有氧运动(中等强度20-60分钟的有氧),用高强度体能训练可以让运动者燃烧多出九倍的热量。
  1.在进行减肥的期间,可保护肌肉不会因节食而流失。
  2. 20分钟的HIIT,热量消耗的效果与跑步机上缓跑1小时相近。
  3.持续进行两星期高强度训练,能有效增加运动后过摄氧量。
  4. 高强度训练后的24小时内,新陈代谢仍处於较活跃的状态,可以燃烧额外的20%脂肪。高强度训练因为增加了运动量及强度,可以帮助突破减肥瓶颈效应,在同一时段内燃烧更多热量。
  5.循序渐进的高强度训练,有助提升心脏健康。在高强度训练运动阶段时,心肌的负荷变大,而恢复阶段时,则负荷减少,这就好像心肌在做阻力训练一样,所以能更有效的强化心肌。
  6.高强度训练可提高对乳酸忍耐力,增加运动速度及耐力表现。
很多人都有健身的习惯,健身的目的无非是想让自己的体型、体态更好看,也许是变壮或者减重,不会伤及身体的。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9
1. 高强度体能训练是专业运动员的标准.需要克服自身承受的范围.超负荷运动.运动量大.持续时间长.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特别是心脑肌肉韧带等.一般人承受不了.如果LZ不是专业运动员不要做高强度体能训练.那是人家特警运动员的事
2. 健身主要是提高体质.提高抵抗力.和身材肌肉美观等方面.为了达到效果.采取适当的体能训练.如慢跑等有氧运动.不考虑高强度运动.再说也承受不了
3. 前者对身体危害较大.后者注重技巧一般没什么危害
4. 回答完毕 纯手打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8-19
前者是为了达到某种超长常目标,采用非科学的手段,盲目的施训。强度大,切不给予身体适当的缓解修复。从而会有可能遭成身体的严重损害,甚至猝死。
后者是在正规的健身房,有正规的教练训练大纲科学,循序渐进的进行。从而对身体是有益的。
第4个回答  2011-08-11
高强度体能训练可能是需要某种竞技体育项目的需要,相对于健身是增强体质提高心肺功能的目的性不一样。前者对体能要求相对要高。后者主要是锻炼身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