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奶与巴氏杀菌奶的营养价值区别?

一个问题,求答案。

  其实,鲜奶和常温奶最大的不同就是杀菌方式不一样。“巴氏杀菌”(63℃-85℃)生产出的是“鲜奶”,“超高温杀菌”(132℃)生产出的是“常温奶”。诚然,“巴氏杀菌”温度低,鲜奶中的一些营养会破坏得更少,但牛奶所提供的优质蛋白质和钙几乎不受高温影响,其他营养素虽有差别,但差异也不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2
  巴氏杀菌奶:
  巴氏杀菌奶以巴氏杀菌而得名,亦称为冷杀菌法或低温杀菌法!其原理为: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利用较低的温度杀死致病菌,且不破坏牛奶品质,!国际上通用的巴氏消毒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分钟即可。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占多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这种方法据我了解,现在用的比较少,因为时间太长,不利于流水线生产。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16秒,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比如一些维生素的损失呀,蛋白质的变性啊,还有一些微量的芳香烃可能会分解,导致牛奶风味的变化。
  巴氏杀菌一般保质期为48小时,当天引用最好。因为巴氏杀菌奶中还是含有一些微生物的,(注:这些微生物不会对人体有伤害)而牛奶是微生物很好的培养基,微生物在里面很好的生长,所以不能保存太长时间,而且要在冰箱里保存,所以也叫低温奶。
  超高温灭菌奶:
  超高温灭菌奶是牛奶经过超高温瞬时灭菌灭菌温度为135℃到150℃,灭菌时间为4到15秒,是一种瞬间灭菌处理,完全破坏其中可生长的微生物和芽孢。
  但是因为高温处理,牛奶的一些不耐热营养成分如维生素等会遭到破坏,其中的乳糖也会会焦化,蛋白质与乳糖还会发生一定的美拉德反应(注好像是羰基和羧基起反应,简单说就是有机物中的酸碱中和,个人理解),使牛奶褐变,并破坏牛奶原有的风味。
  超高温灭菌奶可在常温下保藏30天以上,也有三个月的。超高温灭菌奶一般采用利乐砖、利乐枕等包装(常说的纸包装),这种包装是利乐公司生产的,成本较高,外包装上有“UHT瞬间”的字样,并能看到利乐公司的标志。
  还有百利包等包材,不过没有利乐市场占有率高。
第2个回答  2016-01-20
  两者的区别在于,灭菌乳的微生物指标是很清晰的,达到商业无菌。而巴氏的微生物指标是允许有部分细菌存在,只是致病菌不得检测。菌落总度小于等于3万,大肠菌小于等于90个。由于国内原料乳在实际过程中污染比较高,企业一般采取高强度灭菌。
  巴氏杀菌奶指对鲜牛奶采用低温的巴氏杀菌法加工成的牛奶(一般为72℃--85℃)巴氏杀菌既能够达到安全饮用标准,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鲜牛奶的营养和风味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占多数的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3个回答  2016-01-13
巴氏杀菌奶指对鲜牛奶采用低温的巴氏杀菌法加工成的牛奶(一般为72℃--85℃)巴氏杀菌既能够达到安全饮用标准,又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鲜牛奶的营养和风味。常温奶菌落比巴氏奶少,
这两种牛奶,常温奶与巴氏杀菌奶的杀菌方法对牛奶的营养成分破坏有没有差别,国内没有做过比对。但不可否认,由于营养素的破坏与温度和时间有关系,因此,短时超高温的灭菌乳虽然可以将细菌全数杀死,但是蛋白质在高温下易变性,水溶性维生素也容易被破坏,人体吸收蛋白质的效价会小于巴氏奶。
第4个回答  2015-10-11
两者的区别在于,灭菌乳的微生物指标是很清晰的,达到商业无菌。而巴氏的微生物指标是允许有部分细菌存在,只是致病菌不得检测。菌落总度小于等于3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