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眼看就要大败康熙,最后为何却一败涂地?

吴三桂最开始占据优势,最后为何一败涂地?

在我看来吴三桂的造反实际上是没有可能成功的,首先就说康熙帝是难得的千古一帝,其政治谋略更是不用说。吴三桂可以说是一个大大的汉奸,他经历了三朝,分别是明朝,大顺,和清朝,但是在这三个朝代中他依旧是一个奴,其实吴三桂看上去是有很大的势力的,但是他根本没有造反的勇气以及自己登上皇位的勇气。

否则在明末那么的动乱的时候他完全可以趁乱争取一波王位,但是他没有,还有在清朝的时候他的造反实际上也是被迫的无奈之举。毕竟当时的康熙大帝在除掉鳌拜之后,就直接将目光对准了三藩,并且下定决心要进行削藩,毕竟有这异姓王的朝代中就是不够稳固的。单只这么大的动作肯定是会触碰到吴三桂的势力了。

由此可见,实际上吴三桂也是想要保住自己的势力,以及自身的利益才不得已的进行造反的,但是他低估了康熙大帝的实力。在当时的清朝几乎大半个江山都散布着吴三桂的眼线以及势力,因此大家都笑称他是土皇帝。但是吴三桂在造反的时候犯了一个致命性的错误就是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

在当时其实有着很多的汉族的人都渴望着继续反清复明,并且当时吴三桂还有其他的两个藩王的帮助,可以说的上是声势浩大了。但是实际上那些帮助他的只不过是想分一杯羹而已,而吴三桂更是在自己的儿子被杀的时候自立为王,并且立为大周,因此吴三桂可以说是失去了民心,并且康熙在这个时候已经笼络住大多数汉族乡绅们的心,所以吴三桂必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9
吴三桂的战略根本就是错的,要想取胜简直是南辕北侧,虽然能占一些便宜,但是和背靠全国为后盾的朝廷比起来,最终只有失败一条路。天时地利人和他一样不占,哪有不败的道理。
第2个回答  2019-08-06
这个我觉得有很多种原因吧,当时朝廷昏庸无道,百姓民不聊生,谁会继续替他卖命,也是时候改朝换代了。再加上他也想自立为王,也想割地为王,自己说了算呗!再加上当时他面临的抉择也是很严峻的吧!不败也得败,天命不可违。当然了这些也只是猜想,真正的原因也只有吴三桂知道了。你是个好奇心的人哦!
第3个回答  2019-08-06
骄兵必败。。
第4个回答  2019-08-06
因为女人。因素其实挺多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