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差点把康熙打回老家,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了?

为什么最后还是败了?

在管辖地带失去民心,在与清朝抗争中弹尽粮绝加快了失败的步伐。
最初吴三桂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清政府给予他封地,让他管辖,被封为王的吴三桂,最初吴三桂为开拓封地一带尽心尽力,深得民心,并且百姓富足,但是权力越大欲望越大。拥有的财富很多就想拥有更多的财富。吴三桂开始从人民身上搜刮民财,导致人民有苦不言。

吴三桂更招兵买马企图扩展自己的势力。康熙帝怎能坐视不管,在吴三桂上朝进贡时,旁敲侧击的警告吴三桂不要妄自想要扩展自己的领域,奈何吴三桂以自己的自己功臣自居。回到封地的吴三桂更加努力扩展自己的领域范畴,不仅与官员勾结谋取利益,更加在百姓身上刮搜民脂民膏。

在后来与清政府的战争中,失去民心的吴三桂既没有精良的军队,也在长时间的战争中没有充足的粮草,加之此时的吴三桂年事已高,在长时间战争中身体根本无法支撑,在战略及气概上都大不如前,而清政府军事人才很多,出谋划策之人,勇猛精进将士远远多于吴三桂的军队。在羽翼未丰满之际,就试图与清政府对抗,这无疑注定会失败。

清政府的兵力远远胜过吴三桂,精锐部队胜过吴三桂的军队,清政府的国库远远胜过吴三桂,清政府的人民更是一致抵抗反清的人士,既有钱又有人还有民心的清政府注定会取得胜利。因此,失败是注定的结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3
吴三桂再怎么厉害,还是没有康熙的兵力充足,更何况他不得民心呢。
第2个回答  2019-11-25
因为后来的吴三桂做尽坏事,人民非常痛恨他。
第3个回答  2019-11-25
因为吴三桂这个人不得民心,俗话说得民心者的天下。
第4个回答  2019-11-24
因为吴三桂跟康熙相比,差的不仅仅是手中的兵力多少那么简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