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译文

我查了好几个网站都不行
我只想知道 这句话的翻译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翻译为:唉!没有这种人,我可以和谁一道呢?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出自 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岳阳楼记》全文有三百六十八字,共六段。

文章开头即切入正题,叙述事情的本末缘起。以“庆历四年春”点明时间起笔,格调庄重雅正;说滕子京为“谪守”,已暗喻对仕途沉浮的悲慨,为后文抒情设伏。下面仅用“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八个字,写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重修岳阳楼和作记一事,为全篇文字的导引。

第二段,格调振起,情辞激昂。

三、四两段是两个排比段,并行而下,一悲一喜,一暗一明,像两股不同的情感之流,传达出景与情互相感应的两种截然相反的人生情境。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以“若夫”起笔,意味深长。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以“至若”领起,打开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画面。

第五段是全篇的重心,以“嗟夫”开启,兼有抒情和议论的意味。

这篇文章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战友的鼓励和安慰。《岳阳楼记》的著名,是因为它的思想境界崇高。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1046)。范仲淹生活在北宋王朝内忧外患的年代,对内阶级矛盾日益突出,对外契丹和西夏虎视眈眈。为了巩固政权,改善这一处境,以范仲淹为首的政治集团开始进行改革,后人称之为“庆历新政”。

但改革触犯了封建大地主阶级保守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而皇帝改革的决心也不坚定,在以太后为首的保守官僚集团的压迫下,改革以失败告终。“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又因得罪了宰相吕夷简,范仲淹贬放河南邓州,这篇文章便是写于邓州,而非写于岳阳楼。

按照宋代人的习惯,写“记”以及散文一类的文章,本人并不一定要身在其地,主要是通过这种文章记录事情、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古时,邀人作记通常要附带一份所记之物的样本,也就是画卷或相关文献之类的资料,以供作记之人参考。滕子京虽然被贬岳州,但他在任期间,做了三件政绩工程,希望能够取得朝廷的谅解。重修岳阳楼便是其中之一,完成于庆历五年(1045)。

滕子京为了提高其政绩工程的知名度,赠给范仲淹《洞庭晚秋图》,并向他求作两记,一则就是《岳阳楼记》,另一则是《偃虹堤记》。

《岳阳楼记》所述内容有实物可查,然而《偃虹堤记》则无迹可寻。但是在《偃虹堤记》中,范仲淹也同样将偃虹堤描写得具体翔实,相较岳阳楼毫不逊色。因而,便引发了少数学者关于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是否去过岳阳楼的争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4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译文为: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出处:出自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哎呀!我曾探求过古时仁人的心境,或者和这些人的行为两样的,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官时,就为国君担忧。他进也忧虑,退也忧愁。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古仁人必定说:“先于天下人的忧去忧,晚于天下人的乐去乐。”呀。唉!不是这种人,我与谁一道归去呢?

扩展资料:

《岳阳楼记》赏析:

这是一篇极富盛名的文章,作者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他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其倡导的“先天下之乐而乐,后天下之忧而忧”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

这篇文章并非只是一篇单纯的记岳阳楼之作,其中包含了作者内心的指引方向,与他的为臣之道、处世哲学。岳阳楼是湖南岳阳西门城楼,扼长江、临洞庭,是三国时为东吴大将鲁肃修建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在阅兵台旧址建楼,唐宋以后,此楼多次重修,而这座楼也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岳阳楼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7-19
能告诉我出自哪里吗?
第3个回答  2007-07-20
唉!没有这样的人,我追随投奔谁呢?
出自《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
第4个回答  2007-07-19
哎!这些人,谁的志向与我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