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孟”姓氏的由来????

如题所述

孟姓起源:
孟姓起源有二,皆出自姬姓。其一为鲁国庄公之庶兄庆父共仲的后代,因避讳庆父弑君之罪,改称孟孙氏,后尊孟子为始祖。孟子,名轲,战国时期邹国人,是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母善于教子,孟子幼年时居住地附近有墓地,他便开始玩送葬的游戏。孟母只好把家迁至学堂附近,孟子被学堂里的读书声吸引,开始学习诗书礼仪。在孟母的谆谆教诲下,孟子终于成为一位大思想家和教育家。另一支出自卫国第二十八代君王之子絷的后代,以王父之字为姓,称公孟氏,后有以公孟为姓或以孟为姓。
孟姓迁徙:
孟姓发祥地有两个,即今河南北部和山东东南部。汉代,孟姓已成为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境一带望族,并向西播迁于陕西咸阳,向南入迁浙江上虞、湖北鄂城、云南曲靖。魏晋南北朝时,孟姓族人因避战乱,大举南迁,其中河南一带的孟姓大多入迁今湖北、江西北部一带,山东一带的孟姓多迁至今江苏、浙江一带。而今四川成都一带大致在汉代已有孟姓,汉以后孟姓入迁逐渐增多,至五代得到迅速的繁衍。唐宋以后,孟姓广泛分布于我国今河南、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明、清之际遍布全国各地。
历史名人:
孟轲:战国时期邹国人,中国历史上仅次于孔子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被后世尊称为“亚圣”。他聚徒讲学,曾游历齐、宋、滕、魏等国,跟随的车子有几十辆、人员达几百人。他曾任齐宣王的客卿,由于主张并不被采纳,最后失意而归。晚年与弟子万章著书立说,写成《孟子》一书,共七篇。在这部书中,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形成“仁政”学说,其核心就是要求统治者要重视人民。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宋代以后,《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并列为“四书”,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目。孟子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公元前289年),终年84岁。
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他的诗多写田园山水,独具风格。早年他在家乡读书,后曾一度入长安求仕,最后失意而归。唐玄宗时,诗人王维在朝廷中任大乐丞职,他很赏识孟浩然的才华,私下邀请孟浩然到自己府中赋诗唱和,孟浩然于是带上自己刚写的诗稿去见王维,他们一唱一和,吟诵得十分高兴。碰巧那天唐玄宗有事来找王维,孟浩然想回避,急忙躲到了床下。王维怕犯“欺君之罪”,只好直说并向唐玄宗叩头请罪。唐玄宗也早听说孟浩然的诗写得好,只是与他素未谋面,于是叫孟浩然出来相见,并问他最近写了什么好诗。孟浩然当即拿出新作《岁暮归南山》念给唐玄宗听。当孟浩然念到其中“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唐玄宗很不高兴地说:“我没有见到过你主动上书求官出仕,朝廷也没有抛弃你,你为什么说‘不才明主弃’呢?”于是拂袖而去。从此,孟浩然断了做官的念头,在家乡一直过着田园隐居生活。现有传世的《孟浩然诗集》,共存260多首诗歌,其中不乏名篇佳作。如《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意境新鲜,构思巧妙,成为人们传诵千古的佳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