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神星发现过程

如题所述

1766年,德国中学数学教师提丢斯在探索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数列:0, 3, 6, 12, 24, 48, 96, 192……经过一系列运算,这个数列与当时已知的六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到太阳的距离呈现一定的比例。这一发现被提丢斯的朋友,天文学家波得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于1772年公布,自此被称为提丢斯-波得定则,描述了太阳系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


当时,人们还未发现天王星和海王星,以为土星是距离太阳最远的行星。1781年,赫歇尔在接近数列的第八项位置19.6处发现了天王星,使得这一定则更为可信。根据定则,预测在数列第五项2.8的位置上应有一颗行星,但尚未被找到。于是,寻找这颗神秘行星成为天文学家和爱好者们的挑战。


1801年,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在观测中意外地在2.8的位置上发现了一颗小星,即后来的谷神星。然而,由于他的健康问题,皮亚齐未能进一步追踪这颗星。尽管存在争议,数学家高斯却看到了数学在寻找行星中的潜力,他凭借卓越的数学才能,成功计算出谷神星的轨道,最终在1801年12月31日,奥伯斯在高斯的预测时间里发现了这颗行星,证实了高斯的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在谷神星被发现之前,皮亚齐曾寻找另一颗恒星,但未果。直到高斯的介入,利用数学的力量,谷神星得以被确认,展示了数学在天文学研究中的关键作用。同时,谷神星的发现也确立了一个标准,即一个天体要被认定为行星,其体积必须大于谷神星这一尺寸。


扩展资料

谷神星(Ceres)或小行星1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也是唯一一颗位于小行星带的矮行星。由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并于1801年1月1日公布。谷神星的直径约950千米,是小行星带之中已知最大最重的天体,约占小行星带总质量的三分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