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葡萄酒成分的变化与(土壤)植物根瘤病的两个问题

1、据了解,葡萄酒开启之后最好在近一两天内喝掉。请问,这是不是仅仅关系到饮用口感?我想知道,开启放置过久的葡萄酒会不会产生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我查到,葡萄酒主要成分应为:水,乙醇,各种有机酸(酒石酸,苹果酸,醋酸等),酚类物质(色素,丹宁等),糖,芳香物质,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
2、我今年回四川过年。据了解,去年(或者这几年均)四川各地均出现作物(应多为蔬菜)根长瘤子,长势缓慢,甚至死亡等病症。不知您是否也在当地有所了解,不知其他地方是否有此类病症发生??不知是何病,有什么好的方法医治??还望赐教!!!

我全知道:
1,葡萄酒在装瓶后,在瓶中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可以分为,上升期,适饮期,衰退期。

所谓上升期,是葡萄酒在瓶中发展完善的阶段,并非所有的酒都有这样的阶段,绝大多数新世界的酒,即使是顶级酒在上市以后也就可以立即饮用了。但是有一些旧世界的酒这个上升期就比较明显,刚刚出来的时候并不适于饮用,或者太过酸涩不平衡,或者非常封闭没有什么香气,要经过几年在瓶中继续发展成熟,才变得完美顺口。

而适饮期则是葡萄酒变得相对完美顺口的阶段,其中发展到最好最平衡的时候就叫做巅峰期。而葡萄酒过了巅峰期以后就开始慢慢走下坡路,失去很多香气,口感也慢慢失去平衡,进入衰退期,不适于饮用,甚至酸败成醋。

最终发现对于葡萄酒陈年的影响最大的是氧气。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将葡萄酒分装到6个不同的试管里面,其中3个装满,另外3个只装一半,留一半空气,然后用塞子塞好。经过不同时间打开品尝发现,那些留有空气的试管内的酒,仅仅几个月就可以变成如同陈年过几年的一样。

葡萄酒在瓶中变化是一个缓慢过程,软木塞是能够缓慢透过氧气的,让葡萄酒在瓶中继续发展。太过恶劣的保存环境会加速这个过程,让葡萄酒成熟过快,酒质变得粗糙,甚至很快酸败。葡萄酒需要在避光,避震,温度在10~18度,湿度在70~80%左右的条件下横放保存最为理想。其他的方法都会加速葡萄酒的成熟,甚至让酒变成一瓶醋。

红葡萄酒含有单宁,单宁本身是抗氧化剂,所以单宁的多少对于葡萄酒的陈年能力具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当然不是越重越好)。单宁需要时间来软化,可以通过和氧气的适量接触及酒里面其他物质的反映能够生成新的物质,增加葡萄酒的复杂性。除了薄若莱新酒需要在几个月内喝掉,多数的干红葡萄酒都能够放上1~2年没什么问题。较高级的干红葡萄酒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陈年,让其发展进入适饮期。葡萄酒的陈年能力主要看的是葡萄酒的“潜质”,它来自葡萄酒的单宁,酸度,香气物质等,越是好酒,里面这些成分越多,也就相应可以通过陈年来获得更多的复杂成分。前面大概说说影响到陈年的一些因素,具体要了解一支酒还能放多长时间,最好的方法还是去尝尝他。当然需要一些经验,最好的方法是一支酒买个十几瓶,每隔3~6个月就打开一瓶,看看发展的情况。简单的方法是,打开一瓶酒,慢慢的喝,如果在很长时间内,它都保持稳定的结构的话,就可以放一段时间。

保存葡萄酒最忌讳的是温度的强烈变化,如果你在店家购买的时候是处于常温之下,则在家里只要保存于常温之下即可。你若想饮用冰镇过的葡萄酒于饮用前冰冻即可。如果你将葡萄酒储存于冰箱中,只适合存放于温度变化较小的蔬菜室内。最理想与长期的储存环境是温度约在摄氏12~14度间保持恒温,湿度在65%~80%间,保持黑暗,一般酒都放置于地下室。保持干净,以免其它异味渗入酒内。

由于红酒被喻为有生命力的液体,是由于红酒当中含有丹宁酸(Tannic Acid)的成分,丹宁酸跟空气接触之后所产生的变化是非常丰富的。而要分辨一瓶酒的变化最好的方式是开瓶后第一次倒2杯,而先饮用一杯,另一杯则放置至最后才饮用,就能很清楚的感觉出来。每一瓶酒的变化时间并不一样,也许在10分钟、也许半个小时、也许在两个小时后。如何去发觉酒的生命力就靠自己的感觉跟经验了。
过酒的方式,是将葡萄酒倒入醒酒瓶(Decenter)的动作称为过酒,但过酒的目的到底何在?

其实有二,一是藉此将陈置多年的沉淀物去除。虽然喝下这些沉淀物并无任何大碍,但有损葡萄酒的风味,所以必须去除。

另一则是使年份较少的葡萄酒将其原始的风味,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因为葡萄酒会因过酒的动作而有机会与空气接触,此时沉睡中的葡萄酒将立刻芳香四溢,味道也变的圆润了。

『品酒步骤』

1. 观其色泽--将酒道在高脚杯中,握着杯脚,看其色泽。

2. 闻其香味--轻摇酒杯让香气释放出来,闻其散发的香味。

3. 品尝--啜饮一小口,让酒在舌尖溶动,感觉其味道及酸甜度。

先说说品酒的五个基本步骤:颜色、摇晃、闻酒、品尝、回味。

(一)颜色。想要看出葡萄酒的颜色,最好要有一个白色背景,并将酒杯放在它前面。当然颜色范围要看您品尝的是白葡萄酒(以下简称白酒)还是红酒而定。下面是两种酒的颜色:白酒有淡黄绿、稻草黄、金黄、金、暗金、马德拉酒色和棕色;红酒有紫、红宝石、药砖红、红棕、棕色。颜色会告诉您许多有关酒的事,例如白酒,当它们变老会加深颜色,相反地,红酒则会失去色泽。

(二)摇晃。为什么要晃酒?为了让氧气进入酒内。我不确定你准确好了没有,不过我可以很直接地告诉您:摇晃会使酯、醚和乙醛释放出来,并和氧气使酒产生香气。

(三)闻酒。 现在您已经摇晃使香气释放出来,酒闻起来像什么呢?它有那种形态的 NOSE , "NOSE" 为品酒人通常用事业形容酒综合气味的字。精确地指出酒的 NOSE 其后意义是让您能辨认出酒某些特性。

(四)品尝。对大部分人来说,品酒指的是啜一口酒并快速吞下去。但这不叫品酒。品酒是一件用味蕾去从事的事情。记得它布满您口腔四周;舌头两侧、舌背、舌尖,并延伸到喉头底部。您如果像大部分人一样牛饮葡萄酒的话,就忽略掉所有重要的品尝味蕾了。

葡萄酒业有种古老的廉洁: " 买酒用苹果,卖酒用乳酪 " 。苹果会把葡萄酒中缺陷呈现出来,乳酪则有使葡萄酒气味变柔顺的倾向,留下使您更觉愉快的品尝滋味。

(五)回味。当您有个机会品尝过葡萄酒后,好好坐着一会儿并回味所品的酒。想想看您方才的体验再问问您自个儿下面问题以协助您加深印象。酒是否:
⊙ 清淡,中度浓郁,或浓郁?
⊙ 白酒:酸度如何?极少,正好,或太酸?
⊙ 红酒:单宁太强或太涩?令人感到愉快吗?或没有单宁了?
⊙ 余味持续多久?
⊙ 最重要是您喜不喜欢这瓶酒?
⊙ 价钱值得吗?

此处又衍生出另一个重点。当您品尝一种酒后第一件事是您是否喜欢它,它是您想要的酒吗?

再来说说传统的品酒知道。

第一步:酒温 冰镇后红酒味道较涩
传统上,饮用红酒的温度是清凉室温,18至21摄氏度之间,在这温度下,各种年份的红酒都在最佳状态下。一瓶经过冰镇的红酒,比清凉室温下的红酒丹宁特性会更为显著,因而味道较涩。
第二步:醒酒 红酒充分氧化后才够香
一瓶佳酿通常是尘封多年的,刚刚打开时会有异味出现,这时就需要“唤醒”这支酒,在将酒倒入精美的醒酒器后稍待十分钟,酒的异味散去,醒酒器一般要求让酒和空气的接触面最大,红酒充分氧化之后,浓郁的香味就流露出来了。
第三步:观酒 陈年佳酿的酒边呈棕色
红酒的那种红色足以撩人心扉,红酒斟酒时以酒杯横置,酒不溢出为基本要求。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将红酒杯横置在白纸上,观看红酒的边缘就能判断出酒的年龄。层次分明者多是新酒,颜色均匀的是有点岁数了,如果微微呈棕色,那有可能碰到了一瓶陈年佳酿。
第四步:饮酒 让它在口腔内多留片刻
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此时已能领会到红酒的幽香,再吞入一口红酒,让红酒在口腔内多停留片刻,舌头上打两个滚,使感官充分体验红酒,最后全部咽下,一股幽香立即萦绕其中。
第五步:酒序 先尝新酒再尝陈酒
一次品酒聚会通常会品尝两三支以上的红酒,以期达到对比的效果。喝酒时应按照新在先陈在后、淡在先浓在后的原则。这还有些高人的指点以及和人讨论的心得首先,好的红酒先从外观上看,色调越浅的越好.这和白葡萄酒相反.不能有沉淀物在里面.其沉淀物多为葡萄的外皮,不好.
其次,好红酒入杯后慢慢摇动,在杯壁会有少许红酒,我们称为挂杯.
三,红酒需用专门的弧型杯,在鼻前慢慢晃动,酒香会随杯壁往上,慢慢入鼻.这时就已经开始品红酒了.
四,红酒入口后,先用舌尖品,好的是酸中带甜,少苦味.
五,再用舌头把红酒挤向口的二侧,用舌头的二侧品味,这时候,酒的味道就更能显露.
一瓶葡萄酒放入冰箱后,经过1小时,酒温便会下降10ºC,一般只要将红葡萄酒放入冰箱1小时,酒温就会降至20ºC以下。假如忘记了红葡萄酒在电冰箱内存放了多久,也不用担心,只要将红葡萄酒取出,开启并倒入杯中,隔30分钟左右,该红葡萄酒的温度便约为20ºC,即我们所指的“室温”。白葡萄酒放入电冰箱中2小时或装有冰水的酒桶中20分钟便足够。

第二个问题:
如果不是豆科的蔬菜,则一般是根瘤线虫形成的虫瘿造成的。我们这里葡萄上也非常多。
利 用 拮 抗 植 物 防 治 线 虫 的机 理。

壤添加物防治南方根瘤线虫之探讨-种植瓮菜(Ipomoea reptans)前若先植纹瓣大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 (F190) ),天人菊(Gaillardia pulchella), 万寿菊(Tagetes erecta), 五爪金英(Tithonia diversifolia)或百日草(Zinnia elegans (F645) ),可以降低瓮菜上南方根瘤线虫二龄幼虫及根系上产生根瘤的数目。利用天人菊的根、茎、叶制成之土壤添加物亦可有效地控制南方根瘤线虫在瓮菜上的族群数目。天人菊之根部分泌物可直接毒害南方根瘤线虫之二龄幼虫,当浓度高於250ppm时亦可抑制线虫卵的孵化。天人菊可作为正作之植前植物、间作植物或土壤添加物来防治南方根瘤线虫。
存在於地球上之线虫(nematode),估计约 8-10 万至 100 万种;其中 2 万种已有鉴定记录。15% 寄生於动物上,50% 生存於海水中;植物寄生性线虫种类仅占 10%,其余 25% 则栖身淡水及土壤中。随著科技之进步,线虫种属之判明有更深入的推演;1941 年时仅知植物寄生性线虫有 19 属 185 种,至 1990 年时已增至 207 属 4832 种 。Yeates 等人就其摄食对象 (如植物、真菌菌丝、细菌、基层物质、动物、真核单细胞生物、游移或寄生状态之寄生虫及杂食等) 整理出 12 目、95 科、333 属等分类层次。

线虫为两侧对称,体型无色或半透明之圆形动物,典型的体型呈纺锤形。少数种类为雌雄异型,雌虫为柠檬型、梨型或肾藏型等。植物线虫之体长约0.5至10mm,依种类而异,雄虫通常较雌虫小。植物寄生性线虫之口腔具有明显且可自由伸缩之口针,藉以穿刺植物细胞,其内中空,为食物进入之孔道。口针后方衔接食道(esophagus),其形状和构造则因线虫种类取食特性不同而有差异。大多数植物寄生性线虫有卵和精子交配情形,受精后产生后代。少数行孤雌生殖,即卵不经受精作用而能发育者,在这些线虫族群中,没有或少有雄虫。某些种类线虫完全进入植物根部取食,并於根内成熟、产卵进而为害植物,谓之内寄生性线虫(endoparasites)。有些线虫以虫体前半部侵入寄主植物的根,而很少完全进入寄主根部,谓之半内寄生性线虫(semi-endoparasites)。许多线虫取食时,虫体并未进入植物根内,仅以口针刺吸植物根部细胞,谓之外寄生性线虫(ectoparasites)。

据估计世界主要作物因受植物寄生性线虫为害之平均年产量损失率为12.3%,约为1000亿美元。高度有效之线虫防治对每一个国家而言颇具实质重要性,且直接关系到农民之损益,尤其对花卉、蔬菜、果树及其他特定作物等产量影响甚钜,种植者每年平均耗费美金二十二亿五仟万元之杀线虫剂费用在这些作物的线虫病害防治上。

根癌病又成冠瘿病,根头癌舯病,是一种有根癌土壤杆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世界性发生。据报道,该病原菌可侵染600多种植物,除危害樱桃、桃、苹果、梨和葡萄外,还能侵害李、杏、海棠、山楂、核桃、毛白杨、樱花、月季和玫瑰等果树、树木和花卉,甚至瓜类。
病菌从伤口侵入后,将自身的一段基因转移、整合进植物细胞基因组,其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导致细胞内激素失衡,细胞过度增殖形成肿瘤。肿瘤常在根茎部形成,在嫁接处也教为常见。发病植株矮小,叶片早衰。盛国期树受害,果实小,树龄缩短,甚至死亡。我国的辽宁、吉林、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河南、山东、湖北、陕西、甘肃、安徽、江苏、伤害和浙江等省(区)都有根癌病的分布、为害,在是恒产中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致病机制特殊,应用一般化学药剂防治根癌病,效果十分有限,不能、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于根癌病的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加强检疫,避免采用带菌(瘤)种苗避免连作、重茬等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但是,更重要的是在种苗移栽、定植之前,用“抗根瘤菌剂”生防制剂对根系进行保护处理。一旦发生 根瘤病,再用化学农药治疗,基本无效。
樱桃根瘤病及其防治
(1) 症状及发病规律
主要为害根颈部接穗和木的接合处,有时也为害主根;初发期,被害处形成灰白色的小型瘤状物,以后瘤体逐渐长大,表面变为褐色,表面粗糙、龟裂,表层细胞枯死,内部木质化。发病后,植株物体矮小,树势衰弱、叶片黄化、早落,结果晚、果实小。
病菌能在土壤中长期生存,可由嫁接伤口、虫害伤口入侵,一般经3个月表现症状。土壤和病株的病菌通过雨水、灌溉及修剪扩散传播。
(2) 防治方法
A、 选用抗根瘤病的 木:马哈利樱桃、中国樱桃、酸樱桃抗病性相对较强,甜樱桃抗病性较弱发病严重。
B、 调运苗木必须进行检疫,避免采用带菌(瘤)种苗,避免重茬。
C、 发病重的苗木或大树,坚决刨除烧掉。
D、 生物防治:用“抗根瘤菌剂I号”或“抗根瘤菌剂III号”进行预防保护,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使用方法:
1) 拌种催芽: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均拌(浸)种,或直接用菌剂覆盖种子催芽。
2) 沾根: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匀,在种苗移栽、定植之前沾根20分钟。有瘤子的种苗要先剪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沾根。
3) 刮瘤涂抹:已定植的植株如果发现有瘤,要先刮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涂抹菌剂保护伤口。

3.桃树根瘤病及其防治

(1) 病害分布及危害
我国的桃产区都有分布,既发生于大树果园,也出现在苗圃,但对生产的损失以后者为重。发病严重时,苗木出圃时的病株率可高达90%左右。
(2) 发病症状及发病规律
在根颈部,有时也在侧根和支根上形成大小不一癌瘤,表面粗糙、凸凹不平。植株受害后,生长缓慢、树势衰弱,渐至死亡。一般碱性土、粘性土、排水不良时发病重。病原细菌存活于癌瘤组织中或土壤中,可随雨水径流或灌溉水及带病苗木传播,通过伤口侵入。碱性土壤有利于发病,重茬菌圃及重茬桃园容易发病。

(3) 防止方法
苗圃及桃园尽量避免重茬连作。
加强检疫,苗木出圃时严格剔除病苗,新建桃园要防止用病苗。
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
生物防治:用“抗根瘤菌剂I号”或“抗根瘤菌剂III号”进行预防保护,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使用方法:
A、拌种催芽: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均拌(浸)种,或直接用菌剂覆盖种子催芽。
B、沾根: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匀,在种苗移栽、定植之前沾根20分钟。有瘤子的种苗要先剪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沾根。
C、刮瘤涂抹:已定植的植株如果发现有瘤,要先刮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涂抹菌剂保护伤口。
4.李树根瘤病及其防治

(1) 病害分布及危害
在我国北方发生较普遍。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严重时叶片变黄、早落,枝梢衰弱甚至枯死。
(2) 症状表现及发病规律
在根颈部,主根及侧根上,个别的在地面以上形成癌瘤,褐色或深褐色,坚硬,表面粗糙、龟裂或凸凹不平,后期腐朽。
病菌在癌瘤的皮层内和土中的残体上越冬。可借雨水、灌溉水进行传播。带病菌木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自伤口侵入,在土壤潮湿温暖的条件下,或碱性土壤、地下害虫和嫁接造成的伤口多,均有利于发病。

(3) 防治方法
苗圃及果园尽量避免重茬连作。
加强检疫,苗木出圃时严格剔除病苗,新建桃园要防止用病苗。
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
生物防治:用“抗根瘤菌剂I号”或“抗根瘤菌剂III号”进行预防保护,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使用方法:
A、拌种催芽: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均拌(浸)种,或直接用菌剂覆盖种子催芽。
B、沾根: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匀,在种苗移栽、定植之前沾根20分钟。有瘤子的种苗要先剪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沾根。
C、刮瘤涂抹:已定植的植株如果发现有瘤,要先刮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涂抹菌剂保护伤口。
4.李树根瘤病及其防治

(1) 病害分布及危害
在我国北方发生较普遍。根部受害后地上部生长缓慢、植株矮小,严重时叶片变黄、早落,枝梢衰弱甚至枯死。
(2) 症状表现及发病规律
在根颈部,主根及侧根上,个别的在地面以上形成癌瘤,褐色或深褐色,坚硬,表面粗糙、龟裂或凸凹不平,后期腐朽。
病菌在癌瘤的皮层内和土中的残体上越冬。可借雨水、灌溉水进行传播。带病菌木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病菌自伤口侵入,在土壤潮湿温暖的条件下,或碱性土壤、地下害虫和嫁接造成的伤口多,均有利于发病。
(3) 防治方法
苗圃及果园尽量避免重茬连作。
加强检疫,苗木出圃时严格剔除病苗,新建桃园要防止用病苗。
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
生物防治:用“抗根瘤菌剂I号”或“抗根瘤菌剂III号”进行预防保护,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5.杏树根瘤病及其防治

(1)症状表现及危害
在根、根颈和茎部形成癌瘤,通常主根上癌瘤最多,有的分散于整个根系上。发病植株由于根部发生癌变,水分、养分吸收疏导受阻,地上部生长发缓慢,树势衰弱,叶薄,色黄,细瘦,严重时整株萎蔫干枯死亡。
(2) 发病规律
病菌在肿瘤和土壤中越冬。病菌侵染开始于种子萌发阶段,也可侵染受伤的根系,主要从嫁接口、虫伤、机械伤及气孔侵入根部。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线虫等都会传播,苗木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4) 防治方法
苗圃及果园尽量避免重茬连作。
加强检疫,苗木出圃时严格剔除病苗,新建桃园要防止用病苗。
加强管理,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增强树势。
生物防治:用“抗根瘤菌剂I号”或“抗根瘤菌剂III号”进行预防保护,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使用方法:
A、拌种催芽: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均拌(浸)种,或直接用菌剂覆盖种子催芽。
B、沾根: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匀,在种苗移栽、定植之前沾根20分钟。有瘤子的种苗要先剪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沾根。
C、刮瘤涂抹:已定植的植株如果发现有瘤,要先刮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涂抹菌剂保护伤口。
6.苹果根癌病及其防治

(1)分布和危害
我国长江以北的各省普遍发生,偏碱性土壤地区发生更普遍。在园中一般是零星发生,偶有成片发生的。主要为害根颈部,也为害侧根和细支根,造成根系发育不足,使植株地上部表现为发育迟缓,生长势弱,新梢短小,但一般不直接造成植株死亡。为害幼苗可能造成植株死亡。

(2)症状及发病规律
主要危害苹果植株根颈部位,在其上形成褶皱的瘤状物,多是因为苗木带菌引起的。病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主要通过雨水或土壤等传播,通过伤口侵染。
(3)防治方法
苗圃忌长期连年育苗;重病苗圃地3年之内不作育苗基地。
加强检疫,苗木出圃时严格剔除病苗,新建果园要防止用病苗。
加强管理,发病苗圃地宜用芽接法,少用或不用根枝嫁接。
生物防治:用“抗根瘤菌剂I号”或“抗根瘤菌剂III号”进行预防保护,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使用方法:
A、拌种催芽: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均拌(浸)种,或直接用菌剂覆盖种子催芽。
B、沾根: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匀,在种苗移栽、定植之前沾根20分钟。有瘤子的种苗要先剪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沾根。
C、刮瘤涂抹:已定植的植株如果发现有瘤,要先刮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涂抹菌剂保护伤口。

7。梨树根瘤病及其防治

(1)分布和危害
长江以北各省普遍发生,偏碱性土壤地区发生更普遍。在园中一般是零星发生,偶有成片发生的。主要为害根颈部,也为害侧根和细支根,造成根系发育不足,使植株地上部表现为发育迟缓,生长势弱,新梢短小,但一般不直接造成植株死亡。为害幼苗可能造成植株死亡。

(2)症状及发病规律
主要危害植株根颈部位,在其上形成褶皱的瘤状物,多是因为苗木带菌引起的。病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主要通过雨水或土壤等传播,通过伤口侵染。
(3)防治方法
苗圃忌长期连年育苗;重病苗圃地3年之内不作育苗基地。
加强检疫,苗木出圃时严格剔除病苗,新建果园要防止用病苗。
加强管理,发病苗圃地宜用芽接法,少用或不用根枝嫁接。
生物防治:用“抗根瘤菌剂I号”或“抗根瘤菌剂III号”进行预防保护,防治效果可达到95%以上。
使用方法:
A、拌种催芽: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均拌(浸)种,或直接用菌剂覆盖种子催芽。
B、沾根: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匀,在种苗移栽、定植之前沾根20分钟。有瘤子的种苗要先剪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沾根。
C、刮瘤涂抹:已定植的植株如果发现有瘤,要先刮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涂抹菌剂保护伤口。
8 、葡萄根癌病及其防治

( 1 )病害分布及危害

东北、华北、西北、黄河及长江流域的许多省市区都有发生,北方地区发病严重。对内蒙古、华北、东北、新疆等地的扑要园的调查,发现病株率一般为 30%---50% ,最高达 90% 以上,毁园、绝收。
(2)症状与发病规律
5月上旬开始发病,在根茎及根部形成似愈伤组织状瘤、呈绿色,瘤渐渐长大,顶破 层并木质化,呈深褐色。受害杆株树势弱,叶片小,坐果率低,果穗小,果粒稀疏。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蔓部发病严重时,病部以上部分死亡;根部发病严重时,整株死亡。弱树容易发病。剪口、冻伤口、机械伤口等各种伤口易引发病害。病菌靠雨水、灌溉水传播。苗木带菌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3)防治方法
① 利用抗性砧木:选用搞根癌病和抗寒砧木作葡萄砧木。
② 加强检疫,种植无病苗木。
③ 避名葡萄冻害;尽量避免人为造成伤口。
④ 生物防治:用“抗根癌菌剂II号”进行预防保护,防治效果可达到75%以上。
使用方法:
A、 沾根:将菌剂加工1-2倍水后调匀,在种苗、插条移栽、定植之前沾根 20分钟。有瘤子的种苗要先剪掉瘤子,然后沾根。
B、 刮瘤涂抹:已定植的植株如果发现有瘤,要先刮掉瘤子及附近组织,然后涂抹菌剂保护伤口。
9.花卉根癌病及其防治
(1)蔷薇科花卉根癌病
A.分布及危害
主要危害樱花、月季、玫瑰、蔷薇、梅花和秋海棠等蔷薇科花卉。病树树势弱,生长迟缓,寿命缩短,影响苗圃苗木的质量和公园树体的整齐度。重茬苗辅发病率在20%-100%之间不等,有的甚至造成毁园。
B.症状与发病规律
月季、樱花等主要发生在根劲处,也可发生在主根、侧根以及地上部的主干和侧枝上。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初期幼嫩,后期木质化,严重时整个主根变成一个大瘤子。病菌可在瘤内或土壤中病株残体上长时间存活,从植株的伤口侵入,主要靠灌水和雨水、插条、耕作农具、地下害虫等传播,随苗木的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是土传、苗传的病害。偏碱性、湿度大的沙壤土发病率较高。连作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苗木根部伤口多,发病重。
C.防治方法
① 加强检疫,种植无病苗木。
② 利用抗性砧木。
③ 生物防治:用“抗根癌菌剂III号”预防保护,效果达95%以上。
使用方法:
a. 沾根: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匀,在种苗、插条移栽、定植之前沾根20分钟。有瘤子的种苗要先剪掉瘤子,然后沾根。
b. 刮瘤涂抹:已定植的植株如果发现有瘤子,先刮掉瘤子,然后涂抹菌剂保护伤口。
(2)菊花根癌病
A. 症状及危害
在茎基部和根上发生大肿瘤,初期幼嫩,后期木质化。受侵染植株生长不良、矮化。病菌可在病瘤内或土壤中越冬,从伤口侵入(虫伤、机械伤,嫁接伤口),可随苗木调节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偏碱性、湿度大的土壤发病率较高。
B.防治方法
① 利用种子繁殖,减少侵染机会。
② 加强检疫,种植无病苗木。
③ 生物防治:用“抗根癌菌剂III号”预防保护。
使用方法:
a.沾根:将菌剂加1-2倍水后调匀,在种苗、插条移栽、定植之前沾根20分钟。有瘤子的种苗要先剪掉瘤子,然后沾根。
b.刮瘤涂抹:已定植的植株如果发现有瘤子,先刮掉瘤子,然后涂抹菌剂保护伤口。
(3)大丽花根癌病
A. 症状及危害
在茎基部和根上发生大肿瘤,初期幼嫩,后期木质化。受侵染植株生长停滞、矮化。病菌可在病瘤内或土壤中越冬,从伤口侵入(虫伤、机械伤,嫁接伤口),可随苗木调节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偏碱性、湿度大的土壤发病率较高。

B.防治方法
① 利用种子繁殖,建立无病瘤种圃。
② 加强检疫,种植无病苗木。
③ 生物防治:用“抗根癌菌剂III号”沾根或刮瘤涂抹进行保护。

(4)香石竹(康乃馨)根癌病

A.症状及危害
在茎基部和根上发生大肿瘤,初期幼嫩,后期木质化。受侵染植株生长停滞、矮化。病菌可在病瘤内或土壤中越冬,从伤口侵入(虫伤、机械伤,嫁接伤口),可随苗木调节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B.防治方法
① 用种子繁殖,建立无病瘤种圃。
② 加强检疫,种植无病苗木。
③ 生物防治:用“抗根癌菌剂III号”沾根或刮瘤涂抹进行保护。
(5)天竺葵根癌病
A.症状及危害
在茎基部和根上发生大肿瘤,初期幼嫩,后期木质化。受侵染植株生长停滞、矮化。病菌可在病瘤内或土壤中越冬,从伤口侵入,可随苗木调节调运进行远距离传播。
B.防治方法
① 利用种子繁殖,种植无病苗。

参考资料:http://www.chlmm.com/cp/kj10.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2-16
第一个问题知道
开启后的葡萄酒尽快喝,因为葡萄酒里含有的有机酸,糖是很容易滋生细菌的,而且配合上蛋白质,简直就是繁殖细菌的温床,而且葡萄酒的度数不会很高,酒精几乎不能起杀菌作用

至于第二个
很抱歉,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