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候拜相几许人?一将功成万骨枯,莫如田园布衣士,精进随缘享清福。谁能把这几句的意思表答出来,谢谢

如题所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古以来封侯拜相的有几个人呢,一个人功成名就要有多少人死去,不如做一个平凡的人,一切随缘享尽人生福乐。

这句话演变于曹松的《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中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意思是: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

《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全诗去下: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

谁道沧江总无事,近来长共血争流。

意思是:富饶的水域江山都已绘入战图,百姓想要打柴割草度日而不得。请你别再提什么封侯的事情了,一将功成要牺牲多少士卒生命!传说一旦开战连众神灵都发愁,两岸军队连年混战一直不停休。谁还说沧江总是太平没有祸事,近来江水混着鲜血争先向东流。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桐城(今安徽桐城)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

虽是个白头进士,但曹松毕竟还是登了榜的,想想千百年来,又在多少人考白了头发,却最终带着一声叹息走进坟墓。曹松是不幸中的幸者,他官运不济,到底还有些文运,他的诗歌得到认可,评者认为“风格似贾岛,工于炼字,意境深幽”。他遗有《曹梦征诗集》3卷,《全唐诗》收入其诗140首。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901)才以71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

一个骑着毛驴的、瘦削的、脸上写着忧患和疲惫的、身着破旧青布蓝衫的唐朝秀才(有点类似吕洞宾),总在崎岖不平的山道上巅簸跋涉着,从青年、壮年直到老暮衰年。他且走且停,且停且吟,毛驴背上永远驮着一对书箱。因为他虽然一生都在为生计奔波,但也一生都在读书考试并吟诗作赋。

他梦想着一朝中试,为官做宦,报效朝廷,兼惠家族。他苦吟着,为战乱中不幸的百姓,无辜的平民。他憎恨着,那些操戈作祸,裂地封侯的乱臣贼子。愤怒出诗人,他的《己亥岁二首》就是明证,其中的“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成名万骨枯。”更是千古绝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曹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2-15
一个人成功了,相应的会有更多的人失败,你想的越多,可能失去的也越多.

有句话说的好,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相应的,你想要一样东西,或者某种成就,那必然会失去其它东西,倒不如田园布衣来得潇洒,无所求,无所失,一切随缘享清福。

但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当你的欲望到达一定程度的时候,即使想退出也不可能了,真的到了那种时候,能完全做到放弃的人,没有多少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2-15
自古以来封侯拜相的有几个人呢,一个人功成名就要有多少人死去,不如做一个平凡的人,一切随缘享尽人生福乐。
第3个回答  2011-12-15
与其这么累心的争权夺利,不如做个平凡人,享受平凡带来的各种快乐;劝你不要对事过于执着,顺其自然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