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少即是多》文摘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现在这个时代,已经逐渐从加法时代变成减法时代了。

我们小时候所获得的每一次幸福的感觉,都来自我们得到了一个东西:想要一辆自行车,爸爸给我们买了一辆自行车,又高兴了一两个月。想想看,即使是物质那么匮乏的时候,这样的物质增加,也没有给我们带来超过半年的快乐。很快,它会逐渐变成我们的心病和负担:自行车万一丢了怎么办呀……

断舍离。它会给生活带来喜悦,让你感觉集中了生活的目标,减少了一些束缚,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欲望。

作者提供了两条重要建议。第一个倡导是双城生活。

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双城生活:在城里有一套房子,在郊外长期租一个小农家院。花一些心思去设计它,这样生活方式就彻底改变了,也可以拥有双城的生活。

还有一个倡导,就是要学会降低幸福的阈值,阈值的降低来自你不再被外在的事物所束缚。有时候,我们觉得别人很幸福,以为别人是拥有了那些东西才幸福。于是,我们也想拥有那些东西,这叫“消费传染病”。

我们一定要小心“消费传染病”对自己的控制,事实上,有很多别人所拥有的东西,你根本就没必要拥有。

幸福需要什么条件呢?

本田直之总结出了新幸福的十个条件,不是拥有豪宅和名车就叫作幸福,而是一种新的幸福——北欧式的幸福方式:

一、享受工作;

二、有关系亲密的朋友和家人;

三、拥有稳定的经济来源;

四、身心健康;

五、拥有富有刺激性的兴趣和生活方式;

六、拥有自己的时间和自由;

七、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居住环境;

八、具备有效的思维习惯;

九、能够放眼未来;

十、感觉自己每天都在不断地向目标前进。

怎样才能够达到新幸福的十个标准?

作者给出了十八个改变的建议。

第一,从节约到选择简朴。

过去,提到的节约我们是一种特别痛苦的感受,就是不到万不得已,我们不花钱。现在,我们提到的节约,是你选择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第三,从地位提升到追求自由。

第四,大企业不如自由职业。

第五,从一味地推销到提供意见。

当你在社会上找到一个领域,让自己成为一个意见领袖的时候,你就可以经常给别人提供意见了,自由职业的机会就会越来越多。

第六,增强自己的实力。

要降低对物质的要求,但是你要追求自己能力和精神层面的提高,这是很重要的。当你读完一本书,你会是很开心的,因为你变强了,你知道的东西更多了,你的精神层面在提升。

第七,愉悦地面对辛苦。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自己找苦吃,比如说你去健身房锻炼,练肌肉、做瑜伽都很辛苦,但你会很愉悦。

第八,要保持独立思考。不要轻易受到外在的影响,因为每天带给你痛苦的那些言论是外在的声音。

第九,小众市场更有消费力。你不一定非得满足所有人,不一定非得挤到红海里,你可以去考虑一些很有意思的事。

第十,加薪不如个人品牌的提升。

第十一,多处办公,移动办公。

如果你能够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的话,你就不再受雇于别人,成为一个自雇者。你可以在星巴克办公,可以在北海边上办公,还可以在玉渊潭公园办公。

第十二,用生活方式来进行社交。

用生活方式社交可以是因为你跑步认识了很多人,这些人跟你因为工作认识的人不一样。你可以用摄影、冲浪、旅游、读书来产生社交的结果。

第十三,就是追求生活中的小确幸。

“小确幸”这个词,来自日本一个非常著名的作家村上春树。他写的一篇散文中,提到小小的确定的幸福。跟那些大的幸福比起来,经常发生的小确幸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会更大。

比如:找到一个好吃的店铺,开车时一路绿灯

第十四:在生活中追求一些刻意的不方便。

第十五,精神层面比金钱层面更重要。在北欧采访的时候,作者问了很多人,问他们希望在工作中获得的最大乐趣是什么?大部分人说的是“我想做更有挑战性的工作”“希望能得到成长”“想从事能带来成就感的工作”。

第十六,重质不重量

如果有足够的自由,你完全可以短时间、快速地解决掉很多事情,而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去应对办公室里的考评,去在乎老板的看法。

第十八,改变既定的生活模式,享受变化。

从物质中获得幸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已经开始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

现在,我们可以在这些考虑一下,那些生活习惯可以打破?那些可以改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跟过去不一样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