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热议敦煌一千年前小朋友写的字出土,从中可以得到一些什么信息?

如题所述

1000年前小朋友是如何学习的呢?是不是和现在小朋友一样有图画书呢?我们都很好奇这个问题滴

近日媒体公布了1000年前小朋友写的字“萌”上热搜。视频中晒出了在敦煌出土的一本叫《凶吉书仪》的文献,上面记录了当时婚丧嫁娶的书札体式、典礼仪注。非常有意思的是,该文献的背后被小朋友用来当成了画画的“草稿纸”,画了一排小动物,包括龙、猪、鼠、猿、蛇、羊、马、牛、狼、狗、兔等等,还标上了歪歪扭扭的“这是啥啥啥”的文字。

我已经脑补了一部古言家教画面,男主出身书香世家,聪慧敏捷,但玩性不定,一日夏天,天气炎热,除了知了一声一声的鸣叫,周围在无他音,让人昏昏欲睡,先生已经困得不停的点头,实在是乏闷,无聊,于是在文献背后作画兀自偷乐,还时不时的偷瞄先生一眼......

对此,有网友看得热泪盈眶:“有种热泪盈眶的冲动,一千年啊,依旧不影响后人阅读,这就是汉字文化传承吧!” 更有网友感叹绘画的功底:“画得真的好!不知道是那个时候的普遍水平还是这个小朋友有天赋。”

另外也有人感叹:“想到这是一千年的孩童写出来的,他会长大老去,对我们来说是古人,可他小时候留下的童真却保留下来了,好像隔着时空触碰到了那个童稚未脱的小朋友,从这样的感觉来说好像不是古人,是我们儿时的同伴,现在调皮的晚辈。有种奇妙的感觉。”

是啊,这就是我们文化传承的魅力所在,即使穿越千年,现在看来,依然感动。

但是,不管大家怎么说,从《凶吉书仪》背后,我们看到了我们先人好学的精神,并且有了独到学习的方法,这值得我们学习。

敦煌文献《凶吉书仪》,记录了当时婚丧嫁娶的书札体式、典礼仪注。


兰州大学的刘全波老师指出,敦煌文献《凶吉书仪》,记录了当时婚丧嫁娶的书札体式、典礼仪注。此书里的这批“白画动物”一共有13幅,经过辨认可以大致读出大部分题字,而且风格一致,格式一致,并非杂乱无章的杂画,因此并非是随意而为。

经过考证,这批白画动物是出自22岁的学郎李文义之手,目的则是为他的弟弟李文进进行启蒙识图教育,类似今天流行的启蒙识图教育,虽然浅显但也具有实用性、针对性,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批敦煌文献是随着1900年藏经洞的发现出土的,在洞里封存了近一千年,这次引发关注的这件1908年就被法国人伯希和带到法国去了,现存于法国国家图书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30
这个文物当中记载了一些婚丧嫁娶的信息,然后在这些文案的背后当中,也花了很多的小动物,但是具体是什么小动物上面也写了。
第2个回答  2021-01-30
从中得到的信息就是他们在记字的过程当中,会通过一些画画来让自己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也是特别的聪明呀。
第3个回答  2021-01-30
在这个文物当中,记载了当时的婚丧嫁娶方面的信息,然后在这些文案的背后,也画上了很多的小动物,然后上面也写了,这到底是什么小动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