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训练严谨的数学思维

如题所述

一、与生活相联系

很多孩子天天背公式,算数,却根本不知道这些有什么用,越学越觉得枯燥。家长应该找一些合适的时机,让孩子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比如打电话时要用的电话号码,翻日历时看到的日期,出门坐车时车上的车牌号,这些细节要引导孩子去观察,把抽象的数字跟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孩子觉得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会增加对数学的兴趣。


二、鼓励孩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生活场景,让孩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问题。比如盛饭的时候,让孩子帮忙拿筷子,然后问他:“家里有3口人,一共该拿多少根筷子呢?”如果一双一双地拿,是6根筷子,但如果用刚学的乘法来数,是3双乘2,也是6根。这就帮孩子更好地理解了加法和乘法之间的联系,明白很多时候用乘法计算起来更简便。


三、培养孩子的几何思维

很多孩子的空间立体感不好,玩积木是培养孩子几何思维的好办法。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积木,七巧板之类的玩具,陪他一起玩时,引导他尝试图形之间的转换,比如将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正方形,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用积木搭成正方体、长方体,观察这些几何体有啥特征、区别和联系。


总的来说,家长平时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习惯,见缝插针地持续引导,千万不能急于求成,在孩子没有学习兴趣的时候强迫他学,这样反而会起反作用。多一点耐心,从小处入手,日积月累,让孩子养成对数学的兴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3
思维严谨性的训练
思维的严谨性是指研究问题时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则,做到概念清晰、判断正确、推理有据,它反映了思维活动中的严谨和缜密程度.
初中生由于受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等因素的限制,思维不严谨的现象常会出现.训练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训练准确的表述
能否确切地理解数学概念、公式、法则、定理的含义是思维严谨性的重要标志,学生的理解程度又常常反映在他们的语言表述中,除教师的语言示范外,要引导学生注意定义、公式、法则、定理中的一些关键性词语,使之精确化,并学会用符号语言正确表述.
2、训练严密推理
推理有据是思维严谨性的核心要求.它是指推理的每一步都要有根据,要符合逻辑要求.证明的完成要借助严密推理,计算、作图中也都包含推理过程.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学生严密推理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经常帮助学生及时纠正推理中出现的逻辑错误.
3、训练全面考虑
学生因缺乏对问题的全面考虑而使解题不完整甚至出现错误的情况较为普遍,为帮助学生学会全面周密地思考问题,克服不缜密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和习题进行训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