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是什么概念

那二者具体在工资发放,福利待遇保障方面有什么区别吗

某些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是: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企业。能企业化管理,说明这类事业单位已经逐步失去公益性质,而且有能力靠经营收入养活自己了。企业化管理阶段可执行企业政策,也可执行事业单位的一些政策,到最后真正改制成企业后,就必须全面执行企业政策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3-15
个人认为,企业是以盈利为导向的,所以,企业化管理,一般来说,都要将单位内部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或投资中心,对可控费用进行预算与考核。

所以,利:
1、增强各岗位、各部门的责任意识和盈利意识,使各岗位都能做到责权利统一
2、开源节流,既保持事业单位的节流特征,又采取企业的开源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
3、可以使单位更有竞争力,给员工施加一定的压力。

弊:
1、制度变革会遭到很多阻力,尤其是来自于单位内部员工的阻力。很多人之所以不去企业,就是图个清闲和铁饭碗,而现在要将他们的初衷打破,不太容易,会遭到抵制。
2、如果文学社非私人所有,易遭到外部门干预,无法自己独立推行企业化管理,可能会导致半途而废。
3、有可能在过多的方面增加“铜臭”色彩,不符合文人的一贯生活工作标准,会影响单位的文化色彩,让某些知识分子感到不痛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