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行政级别,公务员和国企哪个好

如题所述

【重庆国企招聘】你还在为考公务员挤破头皮?公务员考试堪称考试界的“战斗士”,你怕了吗?每年竞争都很激烈。其实我们报考公务员的目的,很多都是为了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好的福利待遇。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推荐十个国企,不仅福利待遇好,竞争压力也比公务员小很多。


烟草公司

烟草公司的待遇是非常稳定的铁饭碗,烟草公司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每年的税收达到万亿元,正式员工的待遇好、收入高、各种福利待遇多,烟草公司的待遇一般可以说是公务员工资的两倍,跟当地所在的烟草局收益有关,收益好一年的奖金都是好几万甚至更高,年薪10万以上没什么问题,五险二金,还有双休和法定节假日。作为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门,薪酬待遇分地域和职位,差别很大。据说烟草的工资福利待遇特别高,好像是公务员的两倍,甚至比外资国企还高。


国家电网

国家电网的工资组成:根据网络调查,收集了988名在职员工的薪资待遇,平均薪资6323元,公司好评率达到76%。基本工资+月度绩效工资+年度绩效工资+辅助工资+年终奖。不同单位给予员工的福利也会不同。当然除基本工资之外还会有各种补贴,例如高温补贴等等,工资构成中,补贴和奖金视工作能力而定,在工资的整体构成中占比较大。


中石化

中石化是世界500强企业,每年都会招人,据爆料员工最低收入6000以上,年薪加各项福利10几万,其中年终奖就接近2万,公积金社保全部都有,还有节假日福利,待遇整体不错。你心动了吗?


银行

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是五大国企银行,薪资待遇不低于其它外企,各项福利齐全,据说薪资最少7000,还有租房补贴。最重要的是每年都会涨工资。


中国邮政集团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有三大业务,分别是邮政业务、寄递业务、金融业务。不同城市和业务线差距还是很大的,营销岗、技术岗、管理岗等,同一岗位薪资也有差异,保险和公积金还是齐全的,会有交通补贴等,节假日也有福利,年终奖在1万以上,另外要注意的是,要看进的是邮政储蓄银行还是邮政集团公司,两者薪资也有差异。


中国铁路

据悉,中国铁路总公司刚入职员工最低底薪2500元/月,转正之后工资6000多元,公司给配工服,住单身公寓,包吃住。虽然过节要加班但是每年过节都有丰厚的福利。基本的社保还有各项福利都是有的。


通讯

以中国移动为例,薪资待遇方面,新人转正税后15-20万。保险、公积金、年终奖齐全,据悉5年以上的员工年终奖不低于1万5,中秋春节端午都差不多是1000元的购物卡,每年给员工交医保3000元等。

据悉,公司薪资待遇从普通员工5六千元到高管年收入几十万都有,还有年终奖各项福利,社保齐全,节假日以及年假等都是有的,是中国待遇好的十大国企之一。


航天科技

世界500强企业,是我国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员工福利待遇也相当不错,除了基本的社保还有企业年终奖以及带薪年假,每个岗位的工资不一样,年收入4.5万-30万之间,总经理年薪在30到60万之间,根据个人能力和奖金来发的,最底层员工4千到6千左右的待遇。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在北京,主要是修船造船等设计各种船只,员工年收入最低4万5,最高收入15至30万左右,每个岗位的薪资待遇不一样,公司办理基本的五险一金,其他各种福利待遇都有,过节还有现金补助,做的时间越久待遇越好。

这十大国企,和公务员福利待遇基本持平,竞争压力却比公务员小很多,你心动了吗?

6月重庆有大量的国企发布招聘公告,你准备好了吗?同学们要把握好时机,好好备考哦。

关于这十大国企还有疑问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7-03
这个要看收入的话,国企占优势;前景的话公务员。
国企领导的行政级别,其实质就是“官本位”思想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反映。在计划经济时代,事实上国有企业企业是没有行政级别的,只是“一把手”多由中组部发文任免,因此才有了级别。比如,很多央企最初成立时的“一把手”是“副部级”,其级别便顺延下来了。这种交流甚至成了一种司空见惯的“正常的”人事变动。
国有企业有央企和地方国企之分,央企由国资委直接管理,地方国企隶属于地方政府或其他中央部委管辖,其级别有正部级、副部级、正厅副厅、正处副处、正科副科几个级别。
但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企不分带来的有目共睹的弊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政企分开一直是国企改革的核心问题,而这个问题从来都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7-13
伪命题,国企没有行政级别
第3个回答  2018-07-03
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三者的区别及发展前景
首先,你要有一个概念,“编制很重要”。行政、事业、企业的编制,就其和体制内关系,依次递减。主要体现在,其经费来源和职能职权和待遇上。
1三者的定义:
1、公务员编制:先说公务员,公务员以前叫干部,后来改叫公务员了。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行政编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这句有三个重点:“依法履行公职”就不多说了,说白了公务员是法律的执行者,机器的组成者;所谓“公务员编制”的正规名字其实应该是指“行政编制”;财政负担,就是大家说的,“纳税人养着的”、“吃皇粮的”。
2、事业编制:事业编制就复杂了。这是中国特色的一类东西。用老话讲,事业单位本质是社会服务组织,介于行政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之间;或者说,都有涉及。总之,涵盖特广,成分特杂。大概分以下几类:全额拨款、参照公务员、自收自支、财政补贴。具体分类区别就是其经费来源不同。另外,就事业单位的编制而言,很多部门都是既有行政编制,也有事业编制。
3、企业编制:既然涉及到编制,这个企业编制,不是说一般的企业员工。所谓企业编制,应该是在事业或者行政单位,但却是体制外的人员,就是俗话说的编外人员。这个说法应该是特指的,或者说是事业编制中自收自支的那一类,也被称作企业编制。而现在的国有私营企业的员工,广义上也可以算是企业编制。但一般都不这么说。所以以下讨论的都是狭义的”企业编制“。不过也听说有的地方也有所谓的”企业编制“,说是裁员不会被先裁掉。
2区别:
1、经费来源不一样:行政编制,财政全额负担;事业单位按不同的种类,由财政或全部或部分或一点不负担;企业编制理论上不管财政什么事。
2、待遇、地位不一样:这点在很多地方都有体现,一般来说,在体制内的行政或事业单位中,行政编制地位、待遇,这里所说的待遇包括工资、福利、升迁机会。而三者的稀缺程度也是依次递减,行政编制最少、最稀缺,事业编制多。这两种编制很占资源。所以严格限制其数量。但事情有需要那么多人做,so:企业编制,这玩意儿我怀疑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搞出来的。
3、职能职责不同:这个不用多说。理论上,公务员是”依法行政“的;而事业单位是全称是公益性事业单位,部分事业单位也有公共服务、行政的只能,部分其实是企业行政的,鉴于此事业编制也是这些职能;企业编制,我之前已经说了,算是体制外的。
3优劣:
1、行政编制就是公务员,公务员的优势不必多说了。收入一般是个中产阶级,还有希望奋斗成为官员。
2、事业编制待遇不一定比公务员差。因为公务员的监管日趋严格,而事业单位是和本身效益有关系的,也没有公务员那么严格的约束,很多事业单位钱是很多的。事业单位最终是会改革的,部分分流为行政编制,部分变成企业编制,剩下的才是正儿八经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3、事业单位或者行政单位的企业编制的话,我个人意见是没什么前途,虽然待遇或许不差,但还会受一些歧视。所以,如果是这些单位的企业编制,就想办法走到体制内。广义上的国企私企的员工。我对其中的一部分表示羡慕。我恐怕一辈子也不会有那么高的工资,钱是相当多。不过另一部分国企、私企,就一般般了。
未来十年三种编制发展前景
已经有很多人说过,公务员会有大量下岗,跟以前的国企下岗职工一样。作为知乎上一位经常发言的公务员,还是一个一直想辞职的公务员,无论以后我当不当公务员,对于这个行业我愿意用比较客观的眼光来看待它,我相信在未来10年公务员行业都不会有大量下岗的存在,甚至因为社会的不稳定性加剧,还会加大公务员的录取人数。
公务员职业从来都不是香饽饽,如果是香饽饽也是人们想像当中的香饽饽。有的时候可能公务员这个职业外在看起来很正常,其他行业竞争太激烈。
工资待遇在当地收入只能算是略高于当地收入平均水平,吃不饱,饿不死。对于工资待遇,公务员的工资待遇只会升,不会降,这个是肯定的,公务员享受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权,它的工资收入会随着整个GDP一起进行上涨,每年都在微涨,每十年一大涨的趋势,基本吻合社会经济的发展。
福利待遇,就住房来说,从集资房,团购房,到现在的住房公积金,公务员的公积金比起企业还是要高一点。现在的养老并轨,也是将之回归一个职业正常化。养老保险,不能说公务员从来没有交过养老保险就享受养老保险,他们退休以后不是靠养老保险,是退休工资。还有一些诸如食堂,宿舍,交通车这类,也算是正常现象吧!
社会地位,作为一个以官为大的,士农工商,士以吏为师,学而优则仕,几千年以来的文化传统真的很难改变。从整个政策的角度上来说,没有哪一个统治者会冒历史之大不韪,去改变这个传统,历史包袱没有办法改变的。当然可以看到的一个当前的趋势,就是政府放权,这个也算一个政策红利,所以政府权力受到一定的削减。但是在我看来,政府这样的放权收权不是什么新把戏,在建国时候,社会主义大改造,公私合营。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又放权。在 2000年到如今,因为政府的印钞机开动,政府主导经济,因此大量行政审批又强化了政府权力。现在开始放权,要刺激经济,算是政策红利吧!
公务员未来改革方向?
公务员现在行政编制加上参公编制大概有1200万左右,这个数量的确不小,特别是一些党政部门根本没有必要设置,还有一些机构重置,比如交安办, 综治办的许多职能与公安局重合,造成人员浪费,以后改革的方向会形成人员编制流动,也就是部门间流动,党政间流动,但是这个可以这样说,举步维艰,非常困难,相当于让党来减少对控制力量,强化政府领导。可以细想的是,简单的人员重新配置都如此难,更何况是要削减,要让他们下岗了。至于上面提到的北京部分高级公务员聘任制,这个也是十年前,甚至更早时候有的,还有什么民主党派人士,还有一些知名人士挂职,比如大学教授挂职当正处级。我只能说这些人只是有一个职位而已,当当政府的花瓶。政治是什么?是相互之间因为利益的苟合,空降下来,上面没人罩住,出错了怎么办?下面没有人认识,谁给你执行你的政策?后面没有背景,单枪匹马闯官场?前面没有人指点,以后的职业发展怎么走?怎么能一起做事呢?权力是什么?权力不是上级领导的一张空文,说简单点,这样一个职位上坐着的人,没有班底,你想想看,现在倒掉的大佬,哪个不是一批一批的倒呢?一座城市,数百万的百姓,两只手管得过来吗?还不是要靠大大小小的官员!人家官员凭什么给你干呢?想想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