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经》所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如题所述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这一章的关键点在于“不争”,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要想理解这个点,诸位就需要耐心听我讲三个小故事:

一、管仲制楚

管仲把齐国治理得很好,辅助齐桓公称霸中原。可楚国不听齐国的号令,于是有好几位大将军纷纷向齐桓公请战,要求率重兵去打楚国,以兵威震慑楚国称臣。但管仲却说:“齐楚交战,旗鼓相当,一则我们得把辛辛苦苦积蓄下来的粮草用光,再有齐楚两国万人的生灵将成为尸骨。”

一天,管仲派100多名商人到楚国去购鹿。当时的鹿是较稀少的动物,仅楚国才有。但人们只把鹿作为一般的可食动物,两枚铜币就可买一头。管仲派去的商人在楚国到处扬言:“齐桓公好鹿,不惜重金。”楚国商人见有利可图,纷纷加紧购鹿,起初三枚铜币一头,过了十几天,加价为五枚铜币一头。

后来管仲却把鹿价又提高到40枚铜币一头。于是楚人纷纷放下农具,做猎具奔往深山去捕鹿;连楚国官兵也停止训练,陆续将兵器换成猎具,偷偷上山了。一年间,楚地大荒,铜币却堆积成山。

楚人欲用铜币去买粮食,却无处买。管仲已发出号令,禁止各诸侯国与楚通商买卖粮食。这样一来,楚军人黄马瘦,大丧战斗力。管仲见时机已到,即集合八路诸侯之军,开往楚境。楚成王无可奈何,忙派大臣求和,同意不再割据一方,保证接受齐国的号令。管仲不动一刀,不杀一人,就制服了本来很强大的楚国。

上兵伐谋,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武力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自己也会遭受损伤。只有“曲”,也就是避开正面冲突,另寻其他途径,才有可能“全”:保全自己,同时顺利解决问题。(围魏救赵,道理类似)

传说在帝尧时期,黄河流域经常发洪水,鲧用“围堵障”的方法治水,历时九年仍不能成功,最后被放逐致死;禹用“疏顺导滞”的方法治水,最终平息了水患。

鲧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下乘的方法,正面与洪水相抗,筑造堤坝围堵洪水,结果失败;禹的治水方法就是最上乘的方法,不正面与洪水相抗,而是疏导河道,更改流向,结果成功。

所以在我们看起来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其实往往并不是最好的方法。比如觉得缺少仁义就提倡仁义,想要清心寡欲就强行压制欲望,想要治水就筑堤阻挡,看到目标就想径直前往。

这些直奔目标看似最为快捷的方法,不能达到预期目的不说,还有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结果。而曲折前行,看似绕远了,却往往能最快到达目标。飞机的航线为什么都不是直的,而是曲里拐弯?原因在于此。

道,“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它从来就不是特效药。所以运用它,就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走捷径心态。

二、鹬蚌相争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苏代对惠文王说:

“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坐山观虎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也是同样的道理。与人相争,就很容易被别人捡去了便宜,而要想捡到这种便宜,就最好不要随便与人相争。《孙子兵法》所谓“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一定要十分慎重。

俗话说“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正面强行对抗,就会两败俱伤,十分的不明智。因此老子讲“曲则全”,讲“善胜敌者不与”,正是要尽量避开正面相抗,而是留下余地,顺之以势,伐之以谋。

所以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又说:“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善于用兵的人,他们领军作战的时候,总是会把自己考虑得很弱小:在阵势上好像不成队列一样;在力量上好像没有足够兵力一样;在策略上好像会失算打不中敌人一样;在器械上好像军士都没有兵器一样。就好像被逼上了绝路,所以从来不敢轻视敌人。

因此越是善于用兵的人,反而越是勇于不敢,勇于退让。不会主动去进攻,而总像是在被动防守。这就是“不争”,不争,故而善胜。就像太极拳讲的“舍己从人”,你要强力发挥,我便顺着你,再帮你多加一把力。而这多出来的一把力,就破坏了你自身的平衡,你便承受不住了。

三、逆旅二妾

这个小故事出自于《庄子》:说是阳子到宋国去,住在一家旅店。旅店主人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人美丽,一人丑陋;丑陋的受主人宠爱,美丽的却受到冷落。

阳子很不解,询问其中缘故。旅店主人回答说:“美丽的自以为美丽,我却不觉得他美;丑陋的自以为丑陋,我却不觉得她丑。”于是阳子有感而发:“弟子们记住,行善而不要自以为有善行,到哪里会不受到喜爱呢?”

故事虽然短小,但寓意不小。“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踮着脚后跟强行拔高自己,想要高出他人,结果反而站不稳。迈开大步跨着行走,想要快过别人,结果反而走不动。

这就是与人争高,与人争快,与人争聪明,与人争见识,与人争功劳,与人争地位的结果。想要人为拔高自己,结果反而把立足的根基都丢失了。所以有见识的人不自我显摆,自我显摆的人往往没有见识;有功绩的人不自我夸耀,自我夸耀的人往往没有功绩;真正高贵的人不自命高贵,自命高贵的人往往得不到敬重。

因此那些违背大道的人,他们这样“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行为其实都是多余,就好像没吃完被倒掉的饭,多长出来的赘瘤一样。做多余的事情,反而遭受失败的结果,完全是在画蛇添足,所以有道的人从来不做这些多余的事情。

所以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无为”为何有益,因为它不会去与坚强正面相抗,不会去强行为之,故而能驰骋天下之至坚,能出入各种没有缝隙的地方,也不会遭受失败。

无为,不争,实为道家之至宝也。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交流探讨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道家大师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