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中国的积极意义

如题所述

意义重大!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阻止疫情蔓延,与疫情相关的科研持续推进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当前仍处于疫情的高发期,现在要对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完全准确的评估仍较为困难。但政府采取的持续控制疫情的措施有助于尽快控制疫情,防范其危害的进一步扩大。乐观估计,在强有力的控制疫情的措施下,疫情或主要集中于一季度,后续将逐渐缓解。我们后续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以此为基础,后续实际情况仍需视疫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而调整。

疫情冲击交通运输、住宿餐饮、旅游等服务业首当其冲,成为经济增长最大拖累因素。2020年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将较上年底出现较大程度的回落。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参照SARS的情况来看,在疫情缓解后服务业的恢复仍需要较长的时间。此外,2003年SARS疫情时,第三产业占比相对较低,但2015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占比已经超过50%。考虑到第三产业占比的攀升,即使本次肺炎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冲击与非典相似,那么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或高于非典期间。疫情导致的返工延迟、农民工推迟返城等因素将对第二产业的增速产生明显拖累。但是,在疫情缓解之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或加码,同时前期累积的生产力的释放也有望给第二产业增速在疫情缓解之后反弹提供机会。目前第一产业的生产旺季尚未来临,且农村地区疫情依然可控,疫情第一产业的影响或较小,我们认为第一产业仍有望基本上年同期持平。

PHEIC并不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大的负面影响,关键在于疫情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长。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但从以往宣布的PHEIC主要波及国巴基斯坦和巴西的情况来看,被宣布为PHEIC似乎并没有对疫情主要发生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从中国实际情况来说,虽然疫情之下部分国家对中国或中国部分区域采取旅行限制或在所难免,这必然会给中国对外交流带来不便,但也未必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从服务业来看,入境游及其相关交通运输与国内旅游业发展状况及交通便捷度密切相关,在疫情之下旅游、交通运输等行业受到巨大冲击已然难以避免,即便没有PHEIC,入境游等相关业务同样难以开展,所以PHEIC并不会导致更坏的结果。从对第二产业的影响来说,PHEIC也并不必然导致各国对中国出口品的限制,具体各国如何应对仍需视疫情的发展而定。在当前出口低迷的情况下,海外国家提高对我国出口商品的检疫要求或将导致我国出口雪上加霜。但从2019年以来的情况来看,出口交货值增速持续低迷,工业生产主要由国内需求带动,因此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生产能否在疫情缓解之后能否反弹仍主要依赖于国内需求的恢复程度。此外,如果疫情能在一季度得到较为有效的控制,PHEIC的持续时间或较短,这有助于进一步降低PHEIC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总而言之,PHEIC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并没有一些网络传言所渲染的那么突出,其影响如何仍主要取决于疫情的进展及严重程度。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疫情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冲击将在一季度集中体现,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将有较大程度的放缓,初步预计经济增长在3-4%左右。如果疫情在一季度被基本控制,稳增长政策发力和消费和生产计划的后置可能会给二季度经济反弹提供机会。在下半年,随着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的发力,经济增速或将回升,2020年全年呈现前低后稳的特点,疫情对全年经济增长的影响在一个百分点以内。参考SARS的情况,如果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主要体现在2020年特别是2020年上半年,对后续年份影响较小。由于疫情拖得越久,经济影响也就越大,同时考虑到世界卫生组织将此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续实际情况需视疫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而定。

三、政策建议

疫情当前,首要任务依然是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但在抗疫同时可以适当采取稳预期、稳消费措施。加大疫情的防控,尽可能地减少疫情地扩散,缩短其持续时间,依然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但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可以适当采取一些措施防范金融市场的过度波动和经济的快速下行。具体措施上,一方面有必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在进一步公开信息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疫情及经济走势的预期引导,避免预期混乱可能导致的经济秩序尤其是金融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在疫情高发期,可以适当支持电商、物流等企业有序开展业务,在疫情高发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物资的平稳运输,促进居民部门消费。当前网络消费占我国社零额的比重已经高达20%,网络消费的快速增长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冲消费下行。

疫情缓解之后,稳增长节奏有必要适度加快,以促进生产的尽快恢复。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有必要加快节奏,并适当加大对服务业的减税降费力度。当前各级财政已经投入273亿元用于疫情防控,但受疫情影响,广义财政(包括专项债支出)投向基建领域的资金进度或将有所放缓,在疫情有所缓解之后,应加快一般公共财政和政府性基金向基建领域的投放进度,尤其是需要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与投放工作,尽快落实到位,以尽快发挥基建托底作用。此外,在此次疫情中,服务业受到的冲击较大,不少服务业企业不得不关门歇业,对服务业企业有必要采取阶段性的税费减免措施,以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在保持稳健基调同时加强结构性调整,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较为充足的资金保障。充分利用再贷款、再贷款以及结构性降准等工具,加大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支持力度,为企业恢复生产提供资金保障。再降准的时间节点上,我们此前认为,年初、年中及年末三个重要时点进行结构性降准操作,预计全年或有三次,除了1月份已经落地的一次降准外,主要的降准时间窗口在6-7月、11-12月。但在疫情冲击下,可视疫情进展适当增加降准次数或将降准时间窗口提前,以满足市场流动性需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6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将会发生变化。由于作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域的经济大国均已爆发疫情,停产、停工,各国为控制疫情扩散而封锁边境,导致经济活动趋于停止。而疫情结束后,重新恢复的全球经济有可能会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洗牌,产业链和供应链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响而重新布局。
世界市场对中国制造业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由于中国最先控制住疫情,已进入快速恢复的阶段。而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处于产能不足的状态,因此对于中国制造的需求可能会快速上升,除了医疗用品、药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费品的需求也将大幅上升。
疫情让世界看清了世界经济对于中国的依赖性,此次疫情中,中国已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提供了人员、资金、物资援助,充分体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担当。同时,也让世界看出了,在灾难面前,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犹如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关键时刻掉链子。尤其是美国在疫情期间,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表现,也使其国际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疫情促使一些国际争端和重大事件出现缓和。如中美蔓延争端和英国脱欧等目前都暂时搁置起来了。但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对于地缘政治会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美国与伊朗仍处于战争状态,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三、疫情带来的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就是,美国因衰落国际地位会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超级大国,而欧盟将会被边缘化,东亚崛起,世界经济中心将转移到亚洲。
当今世界格局为一超多强,一超就是指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而多强则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印度等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强势力量。美国目前已成为新冠肺炎确诊者最多的国家,疫情对美国的打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作用,企业停工,失业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对全球市场的冲击也必将影响到美国的霸主地位。
欧洲紧随其后成为疫情重灾区。俄罗斯由于经济滞后导致其经济实力与其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不匹配。日本的真实疫情可能比其所提供的数据要严重,而东京奥运会的推迟,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将极大挫伤日本民众对国家的信心。
印度在人均医疗资源方面不到我国的一半,一旦疫情扩散,其国力必将遭到重创。中国在疫情中已经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中国的行为可能为自己带来一定的地缘战略利益,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公信力则肯定会得到提高。
目前中、日、韩三国经济联系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2019年,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方一致决定要建立共同的东亚经济架构,从而加速东亚经济的发展。此计划如果能够实现,那么就将出现一个亚洲版的欧盟。疫情过后,世界经济的中心将转移至亚洲。
第2个回答  2020-11-16
1、提高了中国政府在这个大流动社会时期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

2020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可谓“超级疫情”,其快速传播首先当然是病毒本身的特性(传播性强、潜伏期长、潜伏期依然有传染性等),但能够十余天功夫扩散到全国并引起滔天巨浪,根本上来说还是社会的结构和运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场疫情以如此短暂的时间波及全国。

作为一场严重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卫生”是起源,但关键的问题是“公共”。大流动社会可谓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面临的长期根本挑战。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也被各界广泛认为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

2、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政府超强的组织能力和对社会及疫情的控制能力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在世卫组织执委会第146次会议上,几乎所有成员都在疫情防控问题上赞扬了中国,他们有理由对中国表示赞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所采取的大规模防控行动,中国公开、透明、负责任的举措,有助于阻止病毒向其他省区乃至其他国家传播。

3、对创新药企业的发展有较大的机遇

这次疫情对于整个社会认识新药研发的困难具有一定教育作用,更多的资金和新的技术将助力药品研发与生产,长期来看,对创新药是利好的,也将推动原创新药的开发进程。

4、电商行业的机遇

此次疫情,服务性质较强的第三产业普遍遭遇了毁灭性打击。但要相信一场森林大火过后,也将诞生新的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国务院将春节假期延长至2月2日,部分省市则将休假时间延长至2月17日,“超长”春节假期中,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都将发生较大变化,危机中孕育着新的生机,原有的产业血液将发挥自己的作用,并催生新鲜血液。

无需外出的电商平台更加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网络购物成为理想选择,这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电商的渗透率,进一步强化线上消费习惯。据京东大数据显示,今年除夕至初四,全国整体下单金额比去年春节同期增长六成以上;

北京苏宁物流总经理胡潘表示,北京苏宁易购整体的配送量相比去年有269%的增长。

现代宏观经济学中叫有个概念“单位根增长”是指在某些约束条件下,某些随机扰动将使经济沿着新的路径增长而不是回到原来的路径。

此次疫情可能已经改变了消费者的生活方式,让更多的用户对线上购买生鲜产品有了更多的认识,并可能成为新的消费习惯。著名的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曾有个观点,大萧条和二战促进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能够刺激经济发展。在特殊时期,能够激发集体的凝聚力和形成应对困难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弹性充足,而这种弹力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3个回答  2020-11-16
首先一个积极意义,我认为是在舆论方面。疫情期间广大人民群众直观的见识到了西方媒体是如何对我们进行抹黑的,是如何双标的。如果说以前西方媒体的抹黑和双标还能在国内忽悠到一些人,那么以后恐怕很难做到了。这次疫情相当于给人民群众打了一针舆论疫苗,让百姓们日后面对西方媒体的不公正报道更有抵抗力。

第二个积极意义,我认为是发生在经济领域。在我们严重缺乏医疗防护物资的时刻,许多企业能迅速转产,加入到生产医疗防护物资的行列中,甚至一些车企都开始生产口罩了。而反观欧美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却先后陷入缺乏相关物资的窘境,甚至闹出截留物资的丑闻。这一正一反的对比让我们认识到实业的重要性,以及全产业链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美股接连的熔断也让我们随之惊醒,那就是美国这样的金融立国,产业空心化的国策,迟早会反噬到其自己身上。我们还是要坚持金融要为产业服务,实业兴邦的道路。

第三个积极意义,我认为是精神层面的。在国家有难的时候,大批默默无闻的医护人员,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纷纷走上一线,团结一致,不畏牺牲,用自己的精力体力甚至生命来捍卫国家的安宁。这种人民群众的凝聚力,以及党和政府的号召力,结合在一起,是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不只是病毒挡不住我们,甚至那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和地区,不管他们怎么叫嚣,怎么跳脚,都无法阻挡我们。这次疫情,几乎是对全体中国人的一次精神洗礼,从此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会更加成熟稳重,更加坚韧不拔!

最后,一点小小的积极意义,那就是发掘了老百姓们的幽默感以及多才多艺的另一面,这一点大家看看各种疫情期间的短视频都会深有体会。

总之,疫情仍然在延续,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切莫过度膨胀。盘点一些积极意义是让我们更有信心,更积极的去面对今后的疫情防控,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总体战!
第4个回答  2020-11-16
坏事引出好结果:对内,全国人民更加团结,更加信任中国共产党,信任解放军,信任公立医院的白衣天使。更加了解并实践自己如何预防疾病。更加强大中华民族。

对外更多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更多证实社会主义才是救人民大众的科学道理。更多证实被有💰选民选出的国家管理者,最关心的不是人民,而是有钱集团的利益,是他自己的选票事宜(如美国)。证实选上的官员无视人民生死,用自然选择论,逃避社会责任和担当(如英国)证实一些个对医学无知的人们,宁愿失去生命也要不戴口罩的自由。最后失去疫情最好的控制时期,导致疫情大爆发。

我大赞👍👍👍👍我的国,大赞👍👍👍👍我的党,大赞👍👍👍👍我们中华民族。

将在疫情控制过程中,痛定思痛,针对发现的问题,逐一改进,中华民族会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