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对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如题所述

一、全球制造业格局将会发生变化。由于作为全球制造业核心区域的经济大国均已爆发疫情,停产、停工,各国为控制疫情扩散而封锁边境,导致经济活动趋于停止。而疫情结束后,重新恢复的全球经济有可能会在原有基础上重新洗牌,产业链和供应链都有可能由疫情所造成的影响而重新布局。

世界市场对中国制造业中心的依存度有可能进一步提升。由于中国最先控制住疫情,已进入快速恢复的阶段。而世界主要经济体基本上都处于产能不足的状态,因此对于中国制造的需求可能会快速上升,除了医疗用品、药品外,生活用品等其他日常消费品的需求也将大幅上升。

疫情让世界看清了世界经济对于中国的依赖性,此次疫情中,中国已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提供了人员、资金、物资援助,充分体现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有的担当。同时,也让世界看出了,在灾难面前,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犹如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关键时刻掉链子。尤其是美国在疫情期间,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的表现,也使其国际公信力大打折扣。

二、疫情促使一些国际争端和重大事件出现缓和。如中美蔓延争端和英国脱欧等目前都暂时搁置起来了。但另一方面,全球能源市场动荡对于地缘政治会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美国与伊朗仍处于战争状态,中东地缘政治风险将进一步加大。
三、疫情带来的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就是,美国因衰落国际地位会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世界超级大国,而欧盟将会被边缘化,东亚崛起,世界经济中心将转移到亚洲。

当今世界格局为一超多强,一超就是指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而多强则是指中国、俄罗斯、日本、欧盟、印度等国际地缘政治中的强势力量。美国目前已成为新冠肺炎确诊者最多的国家,疫情对美国的打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美国经济的破坏作用,企业停工,失业率大幅上升;另一方面疫情对全球市场的冲击也必将影响到美国的霸主地位。

欧洲紧随其后成为疫情重灾区。俄罗斯由于经济滞后导致其经济实力与其强大的政治军事实力不匹配。日本的真实疫情可能比其所提供的数据要严重,而东京奥运会的推迟,除了直接的经济损失外还将极大挫伤日本民众对国家的信心。

印度在人均医疗资源方面不到我国的一半,一旦疫情扩散,其国力必将遭到重创。中国在疫情中已经对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提供了援助,中国的行为可能为自己带来一定的地缘战略利益,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公信力则肯定会得到提高。

目前中、日、韩三国经济联系相互依存度日益提高,2019年,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三方一致决定要建立共同的东亚经济架构,从而加速东亚经济的发展。此计划如果能够实现,那么就将出现一个亚洲版的欧盟。疫情过后,世界经济的中心将转移至亚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0
导语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疫情冲击经济运行,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但各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也孕育着恢复性增长潜力。疫情给经济全球化带来波折。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国际产业链受影响,国际产业链布局可能重新调整以提升供给安全性,但经济全球化进程不可逆转。疫情使世界各国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已经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推进国际安全合作,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能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提升全球治理水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对世界发展的冲击不断扩大和加深。我们要准确判断疫情给世界发展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危中寻机、转危为机,以开放合作的实际行动抵御疫情的影响,携手抗疫、共克时艰。

世界经济下行压力与增长潜力并存

随着疫情扩散,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动荡,多个国际主要评级机构调低了2020年的国别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预期。

疫情之所以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是因为今天的世界经济增长建立在相互依赖的网络之上,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其影响就会多重传导。为有效控制疫情,各国大都采取局部或者全面的隔离措施,限制人员流动、暂停经营活动,经济运行遭遇急刹车,消费活动受限,导致国际需求链发生动摇。同时,不少国家还采取断航、关闭边境等措施,大量国际经济交往活动被迫暂停,生产要素国际流动受阻,许多重要国际供应链面临断裂风险,产生多重、多向跨国性连锁影响。

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具有特殊性,采取应对经济危机或金融危机的常规措施可能还不够。首先,经济下行与疫情防控措施相关,市场、企业、资本等的调整功能难以发挥。其次,经济何时恢复受制于疫情发展,很多常规调控措施发挥效力的范围受限。此外,严重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威胁迫使许多国家把防疫放在首位,相互间的政策协调性降低,通过国际合作应对经济挑战的能力下降。

同时也应看到,疫情发生以来,保经济、保供给、保就业、促增长已成为各国共同的政策取向。许多国家采取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尽力稳住市场大局。比如,降低利率,增发货币;制定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拉动经济增长等。随着形势的发展,还会推出更多措施。这些措施不仅着眼于当前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也着眼于以后的经济恢复与增长。从这个角度看,疫情过后,各国经济可能会出现明显反弹。疫情期间催生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将继续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疫情过后中国经济恢复性增长、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快等因素,也会对世界经济增长产生非常重要的拉动作用。

经济全球化在波折中走向深化

疫情蔓延的综合效应对经济全球化会产生深远影响。一些国家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思潮可能加剧,但疫情不会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转折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加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各国市场开放度的提高和国际供应链的延伸,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各国均获得巨大收益。但一些国家不同群体在经济全球化中获益不同,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趋于分化,导致近年来逆全球化思潮兴起,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

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给经济全球化带来新挑战。疫情防控措施导致国际产业链受影响,依赖国际供应链、国际需求链生存的企业遭遇困境。面对这一情况,各国政府可能会更加重视经济运行供给侧的安全保障,强调产业发展布局的安全性,增加重要物资的战略生产和储备能力。企业也会更加重视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冲击时供应链的安全,由此可能重新规划产业链布局,包括向安全度高的市场转移、缩短核心产品供给环节、加强国内重要节点布局等。

尽管如此,经济全球化仍是一个大趋势,难以发生根本性逆转。如果离开全球供应链,大多数国家难以维持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经济更强大、发展更有保障;对于企业来说,参与到国际供应链中,就有更多机会发展壮大。如今,绝大多数国家都加入到这个经济全球化网络中,经济越开放、越发达,嵌入程度就越深,就越难以与这个网络轻易“脱钩”。此外,疫情也催生了新的经济全球化需求。比如,为保障医疗卫生相关产业正常运转,构建这一领域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传统交往方式受到限制,激发了网络、大数据等信息通信产业快速发展。这也会助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这也意味着,各种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联动影响加剧,其出现时间、地点、形式、规模和影响范围都更具不可预测性。这次疫情在全球产生的深远影响就是例证,也生动地说明人类的命运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次疫情必将促使世界各国更加深刻、更加真切地认识到人类已经成为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推进国际安全合作,推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从公共卫生领域来看,现有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机制还存在一些不足。要有效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必须加强多边协调,制定共同遵守的国际规则显得更为紧迫。国际社会有望以这次全球抗击疫情为契机,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落实到国际公共卫生安全合作领域,推动建立更加完善、相互对接的国际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从而增强人类共同应对当前和未来可能出现的国际公共卫生风险挑战的能力。

新冠肺炎疫情带给世界的影响是深刻的,人类不仅要应对当前的问题,而且要着眼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长远问题进行谋划。只有各国共同行动、守望相助,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团结应对,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才能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提升全球治理水平。

(作者分别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山东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言之有理工作室步超编辑)
第2个回答  2020-10-10
对于经济而言,在疫情期间,许多经济体采用了德国的“短工”补贴政策。这项政策减少了工人们的工作时间和工资,政府会补偿工资的不足。同时,通过保持企业和工人之间的联系,为经济快速复苏做了更好的准备。而加强这些政策的执行,使其成为经济复苏方法中永久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远程办公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一些证据表明,在家工作可能和在办公室工作一样高效。许多人都已经尝试过这种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远程办公可能会继续存在下去。

当地时间7月25日,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奥克兰运动家队在奥克兰体育场主场迎战洛杉矶天使队,印有球迷照片的纸板人现身看台。

新冠危机同时也加快了数字转型的步伐,电子商务进一步扩大,远程医疗、视频会议、在线教学和金融技术的应用速度加快。

政府在危机期间扮演最终保险者和投资者的角色后,作用会变大。公共债务将激增,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金融挑战。

报道指出,人们从新冠疫情中得到的最重要的教训是,“我们必须在影响整个人类的问题上共同努力,我们团结时会比分裂时更强大。”
第3个回答  2020-10-10
这次疫情就是一次战争状态的预演,在我们还措手不及之前敲响了一个非常及时和必要的警钟。距离去年的国庆大阅兵还不久,伴随着近十多年中国国力的飞速上升,尤其是九零后,00后的成长,年轻人们没有经历过中国羸弱不堪,多灾多难的痛苦岁月,甚至都不知道苦难意味着什么,而更危险的是年轻人眼里只看到了中国国力提升,军事实力不断加强的现状,这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产生发生战争也不过是如此的严重错觉。而一次新冠病毒造成的疫情就已经使得我们国家要举全国之力去支援一省,这还是没有巨大伤亡和国际封锁的前提下。要知道一旦发生了即使是局部战争,中国也将会面临敌人针对国土的全面攻击和国际势力的全面封锁,那样的情况下,我们面对承平日久的生活是不是能坚持的下去,国内战略物资的储备供应,普通人面对战时管制的艰难状况还能否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这都是很重大的问题。当年北约空袭南联盟,普通人家里是断水断电叫苦不迭,正常的屎尿都没法处理了,加上带路党的怂恿,很多人要求投降放弃抵抗。

而这一次面对疫情,制造假口罩的、高价发国难财的、各种混淆视听言论的、不服从紧急管理闹事破坏的,可想而知,一旦中国进入战争状态,各种牛鬼蛇神一定会更加活跃,加之物资供应和民生问题,社会的管理难度要比疫情之下还要严峻。

这是一次很及时的大考,它让我们从盛世强国的自信里慢慢更成熟的意识到,一个真正的强国之路究竟是如何造就的。

一个成熟的国家和民族必然是经历了很多曲折的,顺风顺水固然是好事,但容易让人居安忘危,废弛而灭。在我们举国欢庆不久遭受的这样一场劫难,不尽是坏事,它检查了我们的或缺,锤炼了我们的能力,敲响了一记大大的警钟。
第4个回答  2021-01-19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