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育家直言:最适合孩子的书桌,很可能在“客厅”里

如题所述

文|爸妈盒子

给孩子布置房间,各位家长朋友们都是怎样规划的呢?

一张舒适的床,一个好整理的衣柜,一张宽敞的书桌,一扇隔音的门。

除了安置好孩子的休息环境外,相信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了。

为了不让孩子分心,家长恨不得书桌那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尤其是客厅的电视声和说话声。

然而著名的日本教育学家西村则康直言: “让我看到学生家里客厅的那一刻,就知道这个小孩成绩如何了。”

在他眼里,孩子的成绩反而跟他们的房间和书桌,没有太大关系,反而受到客厅的影响。

西村则康有超过35年的教龄,同时对教育学颇有研究,不仅有多本家庭教育方面的著作,还当了很长时间的上门家教。

在他的帮助下,很多学生都得以成为“黑马”,考上重点私立高中,可以说他是一名非常优秀的教师。

也正是他几十年的上门一对一教学经验,让他总结出了家里的格局与孩子成绩的关系。

安静的书房,不一定最适合孩子学习

很多家长都发现过这样的一件事情,给孩子安排一个非常安静,隔绝客厅一切噪音的书房,孩子在里面写作业反而会更慢。

因为孩子的自律性不足,在这样的环境下反而更容易分心,一下子玩玩铅笔,一下又抠抠墙壁,总之一个小时下来作业都很难写上两句话。

如果仅是隔绝了环境,却没有做到很好的隔音效果,那么孩子分心的情况会更严重。

他们会找各种借口走出这个房间,喝水,上厕所,找东西吃等等。

①多孩家庭的孩子,更适合在客厅学习

日本庆应大学研究了200多个学霸家庭,发现大部分成绩优异的孩子,都非常喜欢在客厅里学习。即便父母在房间里进进出出,甚至说话聊天,兄弟姐妹在边上闹腾,他们也不愿意回到自己的小房间里学习。

其实主要就是因为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不会有很强的割裂感——大家都在外面热闹,我却自己一个人在房间里学习。

除非孩子有非常坚定的意志,而且天生是比较容易被打扰思绪的性格,否则可以尝试让孩子在家人身边进行学习。

②有存在感时,学习状态更好

表现欲是人天生就会有的一种欲望,更是人的本能。这种心态在孩童期到青春期会非常明显。

当孩子注意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正在被老师、家长关注时,他们会本能调整到最好的状态,潜意识中会觉得自己正在被“监督”。

在表现欲的刺激下,他们在注视中会更专注,更高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学校里受老师关注的孩子,不容易轻易放松学习,就算老师什么也没说,孩子也会主动精益求精。

当孩子在客厅或者书房等容易被家长看到的地方时,他们也会产生自己正在被家长“监督”的感觉,自己在家里很有存在感,学习状态自然调整到最佳状态。

③营造一个专注的环境

如果家里的长辈们平时也喜欢看书写字,或者在家里进行自己的工作,那么让孩子在客厅里学习也是不错的做法。

因为当大人也在专注做自己的事情时,这种全神贯注的气氛会互相影响。很多中学生、大学生每次要复习功课,都想去图书馆里自习,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图书馆里有各种各样的翻书声、背书声,还有大量书籍来分散注意力,可学生们在里面却能保持高效率复习,这就是互相之间的良性影响导致的。

当然,如果家长在客厅里只是玩玩手机,看看电视,或者嗑瓜子闲聊打麻将,那还是尽量让孩子回相对安静的地方学习吧。

爸妈盒子说

虽然西村则康的观点是让孩子在客厅学习或许会更好,但我还是建议各位家长根据自家的装修、大人活动情况来做出更合适的调整。

相信大多数家庭的客厅都会装有一台电视,一张茶几和一套沙发,这种情况下全家人出现在客厅里时,最主要的活动自然就会放在 娱乐 上,这样的情况下,自然不适合在客厅里学习。

如果对孩子的成长非常看重,希望能在家里营造更强的书香气息,那么客厅的中心摆设也可以换成其他,比如大的收藏架或书柜。

当一家人一起在客厅里时,自然就会开始学习。

如果希望孩子养成时刻学习的良好习惯,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家里的各个房间都安排成方便孩子学习的环境。

越是方便,越容易养成习惯。在客厅里摆设书架,在书桌上随手放一本新华字典,茶几上摆放订阅的报刊杂志,孩子走到哪都能随手拿起书来阅读。

相比之下,当家里什么书籍都没有,沙发茶几上除了遥控器就是零食,那么孩子走到客厅,自然就会打开电视,或者拿出手机。

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尽管有时候孩子只是多了一两分钟的阅读,但日积月累下来,对孩子的阅读量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养成随时学习的习惯。

今日互动话题:你们家孩子平时喜欢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学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