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偃旗息鼓”中的“偃”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成语是我国的汉语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生活中也会经常用到成语,但是很多人都只知道成语的意思,却不知道其中的典故和具体某个字的意思,例如“偃旗息鼓”中,偃字就是放倒的意思,息则是停止的意思,所以偃旗息鼓也就是指将旗帜放下来,并且停止击鼓的动作,而这个成语就是指停止战争的意思。

在三国时期,蜀国五虎上将之一的黄忠成功斩杀了魏国的夏侯渊,并且占领了一座很重要的城池,曹操则是将自己的粮草转移到北山,并且希望在北山稍作休息以后再去找黄忠报仇,黄忠看穿了曹操的计谋,所以建议另一位五虎上将赵云去北山偷袭曹操,但是赵云希望黄忠能够劫下曹操的粮草,这样才能保证战争万无一失。

结果黄忠出发以后,没有在约定时间回来,赵云担心黄忠的安全,所以就带兵去找黄忠,但是却碰见了曹操的主力军队,双方直接就打起来了,而赵云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上风,并且成功就回来一名蜀将。但是曹操并不肯就此善罢甘休,所以派兵去追杀赵云和蜀将,赵云退回到城池里以后,赵云的副将本想关闭大门,但是赵云让他敞开大门,并且偃旗息鼓,但是暗中派了弓箭手准备偷袭曹操的大军。

曹操看到赵云偃旗息鼓以后,又将大门大大敞开,似乎根本没有防备曹操的意思,生性多疑的曹操觉得这件事情肯定是不简单的,所以便没有继续攻击了。然而,曹操宣布撤回以后,赵云手下的弓箭手齐刷刷开始攻击曹操的军队,害得曹操的军队死伤惨重。而在这个故事中,赵云的“偃旗息鼓”则是起到了迷惑曹操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4
就是放倒的意思,而且这个成语也是来源于曹操和赵云,而且是他们两个人的一场对战,可以指的就是放倒。
第2个回答  2021-12-12

成语“偃 旗 息 鼓”中的“偃”指的是什么?——答案:仰 卧,引 伸 为 倒 下。

偃 旗 息 鼓 

【拼音】: yǎn qí xī gǔ

【解释】: 偃:仰 卧,引 伸 为 倒 下。放 倒 旗 子,停 止 敲 鼓。原 指 行 军 时 隐 蔽 行 踪,不 让 敌 人 觉 察。现 比喻 事 情 终 止 或 声 势 减 弱。

【出处】: 《三 国 志 · 蜀 书 · 赵 云 传》裴 松 之 注 引《赵 云 别 传》:“云 入 营,更 大 开 门,偃 旗 息 鼓,公 军 疑 云 有 伏 兵,引 去。”

【举例造句】: 秦 显 家 的 听 了,轰 去 了 魂 魄,垂 头 丧 气,登 时 偃 旗 息 鼓,卷 包 而 去。 ★ 清 · 曹 雪 芹《红 楼 梦》第 六 十 二 回

【拼音代码】: yqxg

【成语注音】: 一ㄢˇ ㄑ一ˊ ㄒ一 ㄍㄨˇ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 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息,不能读作“xǐ”。

【成语辨形】: 偃,不能写作“揠”。

【近义词】: 销 声 匿 迹、敛 旗 息 鼓

【反义词】:大 张 旗 鼓、重 整 旗 鼓

【灯谜】: 武松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比 喻 停 止 斗 争 等

【英文】: cease all activities

【故事】: 三 国 时 期,刘 备 派 老 将 黄 忠 率 兵 去 袭 击 曹 操 的 粮 草 大 军,被 曹 操 包 围,赵 云 前 去 解  围,被 曹 操 追 杀。赵 云 兵 少 势 弱,他 敞 开 营 门,偃 旗 息 鼓,只 身 站 在 营 门 口,曹 操 怕 中 计 就 撤 退,被 赵 云 的 士 兵 伏 击,赵 云 趁 机 追 击,把 曹 军 打 得 大 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8-04
里面指的就是倒下,放倒的意思,如果看到旗子倒下之后,就应该停止敲鼓,这也是古代引申过来的。
第4个回答  2021-08-04
偃字就是放倒的意思,息则是停止的意思,所以偃旗息鼓也就是指将旗帜放下来,并且停止击鼓的动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