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形法对偶单纯形法

如题所述

1954年,美国数学家C.莱姆基提出了对偶单纯形法,这是一种创新的求解优化问题的方法。单纯形法的核心是通过迭代从一个可行解逐步接近最优解,直至检验数符合最优性条件。而对偶单纯形法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它从满足对偶可行性条件的解开始,通过迭代寻找原始问题的最优解。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始终维护基解的对偶可行性,使得问题的不可行性逐渐消失。


具体来说,如果原始问题可以表述为最小化目标函数cx,即min{cx|Ax=b,x≥0},那么其对偶问题则为最大化y与A的乘积,但限制在yA≤c,即max{yb|yA≤c}。当原始问题的一个基解达到了最优性,其检验数c乘以基解矩阵BB-1的转置减去A再减去c的值小于或等于零,即y=cBB-1(简称为单纯形算子)成为对偶问题的可行解。


对偶可行性的满足意味着检验数满足最优性条件。因此,在保持对偶可行性的前提下,一旦基解变为可行解,就表明已经找到了原始问题的最优解。这种转换策略使得对偶单纯形法成为求解复杂优化问题的强大工具。




扩展资料

单纯形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通用方法。单纯形是美国数学家G.B.丹齐克于1947年首先提出来的。它的理论根据是: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 n维向量空间Rn中的多面凸集,其最优值如果存在必在该凸集的某顶点处达到。顶点所对应的可行解称为基本可行解。单纯形法的基本思想是:先找出一个基本可行解,对它进行鉴别,看是否是最优解;若不是,则按照一定法则转换到另一改进的基本可行解,再鉴别;若仍不是,则再转换,按此重复进行。因基本可行解的个数有限,故经有限次转换必能得出问题的最优解。如果问题无最优解也可用此法判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