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北简介

如题所述

  闽北简介
  位于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12′—119°12′,北纬26°14′-28°02′之案间,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地区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是福建通往全国的主要门户之一。
  闽北,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腹地。新石器时期是古越人栖息之地。周朝为七闽地。战国时为越王勾践属地。东汉福建设5县,闽北占建安(建瓯)、延平(南平)、建平(建阳)、汉兴(浦城)4县。隋置建安郡,唐置建州。宋时分设为南剑州和建州。明清时福建设8府,闽北占延平、建宁(建瓯)、邵武3府。民国时设南平、建阳两个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称专员公署。1956年合并为南平专区。1970年改称建阳地 区,行政公署迁驻建阳县。1988年又改称南平地区,行政公署迁回南平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南平地区改称南平市。现设一区(延平区)4市(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5县(顺昌、光泽、浦城、松溪、政和),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延平区是南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闽北方言以建瓯话为代表,分布在建溪流域,包括建瓯、建阳、武夷山、松溪、政和、浦城南部、南平北部、顺昌东部等八县(市、区),以及宁德地区周宁、屏南二县西部边界的小部分地区和台湾小部分地区。在闽北方言区内,另有被客赣化的邵武方言、吴化的浦城方言和北方方言化的南平土官话等几种分别被异化的闽北方言。闽北方言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其方言区内各种点方言的差异较大。闽北方言大体地分为东西两片:建瓯、政和、松溪为东片、建阳、武夷山为西片。
  闽北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综其间,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低山区地貌特征。主 要山脉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势呈西北,东北高,西南、东南渐低,其中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福建的最高峰,又有“华东屋脊”之称。由于山势陡峭,群峰林立,既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海洋的温暖气流,致使闽北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19℃,日照1700至2000小时。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 28-29℃;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9℃。降雨量1800毫米,无霜期250-30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适于旅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