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越王勾践究竟做了什么,才导致范蠡归隐得如此果断?

如题所述

曾经有人说苏轼之所以能那样潇洒,是因为他的弟弟苏辙替他承担了生活的琐碎。我深以为然。都说“长兄如父”,可是在苏家,却常常是弟弟照顾哥哥。乌台诗案爆发后,苏轼入狱。当时的苏辙膝下已经有10个儿女,生活艰辛,但他毫不犹豫地接来了兄长的家眷。



那段时间,他除了为苏轼的案子到处奔走,还要想法子安慰一家老小,再加上的经济的负担,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乌台诗案的结果是苏轼被贬黄州,当时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仅仅是他贬谪之路的首站。

不久后,他被贬到了惠州,也就是令唐宋文人闻风丧胆的岭南一带。那时苏轼当然不可能带着家眷一起去受苦。



怎么办呢?他给弟弟苏辙写了一封信,向他借钱。接到信件后的苏辙倾尽所有地借了苏轼一笔钱,帮他在宜兴安顿好了家眷,为他免除了后顾之忧。

正因为有苏辙不计得失、无怨无悔的付出,所以苏轼令在人胆颤的岭南才能那般潇洒,“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可以说苏轼、苏辙二人算是历史上兄弟情深的典范了。苏轼曾经给弟弟写过许多诗词,最出名的当属《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弟弟苏辙寄了一首诗,苏轼随手一回千古名篇,最后一句无人能及

今天我们来讲另一首名作,这首诗名为《和子由渑池怀旧》,全诗如下: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从诗题可以看出这是一首和诗。公元1061年,24岁的苏轼赶赴凤翔为官,他的弟弟苏辙一路相送。途中他们经过了渑池,想起当年进京赶考时,也曾经过此地,借宿僧舍,还在墙上题诗,苏辙写下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轼读后也是感慨万千,于是便有了这首和诗。



诗歌首联自问自答,便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这一生到处奔走,到底像什么呢?应该像随处飞的鸿鹄吧,偶然在某处的雪地上留下痕迹。从这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不是在贬谪之后才开始,而是在很早之前便有所悟。他离家进京赶考,之后又离京赴任,到处奔波,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接着的颔联是对首联的延伸。鸿鹄偶然在雪地上留下痕迹,可是转眼便又飞向远方,哪里还记得这痕迹留在何方呢?人世无常,变幻莫测,既然无法改变,无法挽留,何不随遇而安呢?这是苏轼在劝勉弟弟,不要一味地感伤怀念过去,未来的路还很长。

接下来的颈联是照应“怀旧”的诗题。

当年两人曾在渑池的僧舍借宿,还曾和寺中的老和尚共参佛理,可是如今老和尚早已去世化成一抔黄土。就连当初他们在墙上所题的诗作也都不复存在。物是人非,难怪苏辙会那样伤感,“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而苏轼也提起此事,自然不是为了勾起伤心情绪,而是为了安慰弟弟,往事如风,没有什么是永恒的,应该珍惜当下,展望未来。



尾联是针对苏辙诗中“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发出的感慨。

是否还记得那年我们进京赶考时的情景呢?路远、人乏,连驴子也累得叫个不停。兄弟之间的浓浓情意可见一斑。全诗来看,既有对往事的眷恋,又有对弟弟的劝勉,将人生感悟和对弟弟的关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苏轼难得一见的七律佳作。整首诗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豪迈大气,令人折服,就像纪晓岚所言“意境恣逸,则东坡本色。”



苏轼的诗题材广阔,富含哲理,富于变化,挥洒自如,自然奔放。他把古诗中常见的题材提升到很高的层次,使得诗的内涵更为深厚。同时在跌宕起伏中把他旷逸豁达的 人生态度表现得淋漓尽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3
越王勾践做了事成之后杀功臣的事情,让范蠡明白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 归隐的很果断。
第2个回答  2021-04-03
范蠡说勾践刻薄寡恩,从他的面相上就可以判断出来所以他归隐了,后来勾践还去找过他只是没有找到。
第3个回答  2021-03-29
因为越王勾践在举办宴席的时候,范蠡发现了正在假装喝酒的越王勾践的脸上十分的阴沉。范蠡深知越王勾践是自私且狠辣的一个君王,他可以卧薪尝胆成就霸业,也可以不择手段保住霸业。
第4个回答  2021-08-09
共患难易!。。。共富贵难!!!这是人性使然。。。功成名就之后。。。就应该急流勇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