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坦克RHA和 FHA装甲有什么区别?哪个更好?

还有什么装甲吗?

二战中主要三种

铸造装甲(Cast Armor):顾名思义,就是将高热的钢铁合金倒入模具中,以产生所需的外形与厚度。完成的铸块还必须进行热处理:首先重新加热至800度以上的所谓相变温度(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然后极速冷却使钢铁的硬度急剧升高、接着再加热至略低于相变温度(即所谓的“回火”),降低硬度、提高韧性,随后再次冷却即告完成。铸造装甲省略了接合的工作、易于大量生产,但生产过程也比较难控制,热处理不均将会使铸造物的质地不一致,甚至会在内部产生裂痕。
滚轧均制装甲(Rolled Homogenous Armor RHA):RHA成分与铸造装甲相同、比重也一样,但钢铁合金的铸块在进行热处理之前,还多了一道加工手续——以数以吨计的高压多次滚轧,使之达到所想要的厚度。滚轧使钢铁的晶体结构排列整齐,且生产过程也比较容易控制、质地均匀,而有“滚轧”与“均制”之称。不过,RHA钢板必须采取接合措施,因此比较费工,接合之处若处理不当将会比较脆弱。
表面硬化(Face Hardened Armor FHA):表面硬化处理是RHA的再加工,在其中一面再做一次处理,使之表面的硬度高于里层。除了极少数的例外,表面硬化的加工都只会用在RHA,铸造装甲也会有硬度不一致的现象,但那不是蓄意控制的结果,而是前述中的会产生瑕疵。
这都是钢装甲时代的产物!!

钢甲的防护力通常以厚度来表达,厚度越大防御性越强,不过在这个最简单的原则之外,装甲的防护力当然还会受到很多其它方面的影响。前述中的公法就是其中之一,RHA防护力比厚度相同的铸造装甲提高约5%-15%,在这里本人只谈几个重要因素,首先是硬度与材质。

      硬度比较高的装甲,易于使来袭的弹头发生碎裂,从而提高了防护力;但硬度高往往是韧性低,装甲本身也可能在中弹时碎裂,这也降低了防护力。从此不难了解为何会有表面装甲硬化技术:举例说明,二战时德国的IV号G型坦克,所使用的就是表面硬化装甲,布氏硬度(Brinell Hardness Number BHN)达460-520,里层则约在260左右、与一般德国的RHA相当。高硬度的装甲表面可破坏来袭弹头,而里层装甲硬度相对较低,保持了轧钢的韧性,可承受弹头的冲击力。因此,这里有一个前提需要注意:炮弹口径与装甲厚度的关系,即所谓的“T/D比”(Thickness/Diameter Ratio)。想要使来袭的弹头碎裂,装甲的厚度不能太薄,至少要有来袭炮弹口径的80%才行。若口径大幅度压倒装甲厚度,无论是否有无表面硬化处理,装甲不仅会被贯穿甚至还会导致整块崩裂。
    表面硬化装甲并非绝对有益无害——原来,穿甲弹在撞击装甲时,本来就可能碎裂,即所谓的“震碎现象”(Shatter),这虽然是与装甲的硬度有关,但交战距离也有影响。比起距离远达10公里的舰炮海战,在交战距离常规情况下只有2公里的装甲作战中,即使不特意采用表面硬化装甲,穿甲弹在击中装甲时仍会因高速撞击而产生碎裂。当然,距离若继续接近,例如到了200、甚至100米以内,撞击速度之快也可能又使弹头得以贯穿装甲,但在1000米左右的常见情况下,震碎将是最普遍的现象。因此,为了保护弹头的完整,被帽穿甲弹(Armor Piercing Capped APC)诞生了,在弹头的顶部加装一只甲帽,它在撞击时会碎裂,吸收了引发弹头震碎的能量。这导致表面硬化失去了意义,硬化的装甲表面也伤及不到甲帽之后的弹头本体。反倒是硬化后表面的脆裂,降低了整片装甲板的防护力。尽管不保证一定能避免震碎现象,APC在二战期间已是大行其道,表面硬化装甲遂显得多此一举。战争中只有德国大量使用经表面硬化处理的装甲,其他主要交战国的坦克则清一色是用铸造装甲与RHA。
    既然如此,德国为什么仍然使用表面硬化装甲呢?这多少与德国是装甲作战的先驱有关——表面硬化装甲不耐APC的打击,但却很适合对付没有甲帽的常规穿甲弹,全球军备一片低迷的1920年代至1930年代早期,正是德国潜心于坦克发展的时期,此时无甲帽的穿甲弹还属主流,而且口径往往也很小,表面硬化装甲可以产生比同等厚度RHA更佳的防护效果。另一方面,德国在二次大战期间的主要敌对国苏联,也是各大交战国中唯一仍以无被帽穿甲弹为主的国家。APC多了甲帽、生产手续比较繁复,对于基础薄弱又遭到入侵破坏的战时苏联工业来讲,这个负担太大。于是德国坦克的表面硬化装甲在西线面对英美等国的APC时虽然吃亏,但在东线面对苏联的无被帽穿甲弹却占据了优势,正所谓世间无绝对。

    但必须注意的是,与一般的印象不同,并非每一辆德国坦克的所有部位都使用表面硬化装甲。开战前德国整体工业进程相对还有些跟不上脚步,许多早期的德制坦克只采用了普通的钢板;但表面硬化装甲又的确是一项费时费工的手续,且在战争后期,德国坦克的产量愈来愈高、装甲愈来愈厚,因此表面硬化钢板的应用到最后又被减少了。概略地讲,使用表面硬化装甲的车型主要是III号与IV号坦克的正面及侧面部位(不同的派系型,炮塔、车体之间也不尽相同)、“黑豹”式坦克的车体正面下半部、侧面以及早期D型车体正面上半部,至于威名远扬的“虎”式(初期少数也存在装甲表面硬化处理)和“虎王”式重型坦克,则都使用标准RHA。

总之,表面硬化装甲属于利弊互存,若整片装甲的硬度太高而过脆,那么防护力就会减低。因此,理想的装甲是硬度与韧性均佳,在二战期间各国坦克装甲的BHN硬度大致上相似,美国约为250左右,德国如前所述在260左右,后期生产的厚装甲车种如“猎虎”式重型坦克歼击车(JagdTiger)则稍软、约在220左右。而苏联方面的装甲硬度则比较高,在战争后期已达到400-450之间。不过,硬度数字绝不可直接用来判定装甲的性能(很多人在此方面均存在误区)——硬度与韧性虽然呈负相关,但不是绝对的,在兼顾人性的情况下提高硬度应然可行。例如:改变锰、铬、钼、镍、钒等各种不同的合金成分,或减少钢铁中磷、硫等易导致脆裂的杂质,也可获得硬度高且韧性佳的优质钢材。但是,这类钢材的成本高、加工困难,而且通常也无法造出太大的厚度(注1:一般而言,厚的钢板硬度较低、薄的钢板硬度则可较高。由于弹径厚度关系的缘故,薄的高硬度钢板适合抵抗小口径的枪弹,但坦克装甲为了承受大口径炮弹,比较需要韧性与厚度),因此即使发展到二战后,坦克主要钢材的BHN硬度最多也只在350左右,即便采用硬度更高的合金钢,也多是附加在普通钢板之外。当然,这是1960年代的发展趋势,此时钢甲时代已接近尾声。

望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23
滚轧均制装甲(Rolled Homogenous Armor RHA):RHA钢铁合金的铸块在进行热处理之前,以数以吨计的高压多次滚轧,使之达到所想要的厚度。滚轧使钢铁的晶体结构排列整齐,且生产过程也比较容易控制、质地均匀。不过,RHA钢板必须采取接合措施,因此比较费工,接合之处若处理不当将会比较脆弱。FHA是表面硬化装甲,这是德国工程师从战列舰装甲找的灵感,需要耗费大量工时和成本形成硬化层,在APCR未出现之前应该比RHA防护好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