仫老族的特色是什么?

如题所述

生活服饰仫佬族的服装很朴素,近百年来其服装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辛亥革命前,仫佬族普通人家,成年男子一生之中只缝制一件长衫,做客时穿着。其他时间都穿无领短衫,长度可掩盖臀部,身宽袖大,前襟缝扣,开于右胸侧面,俗称“木桶盖”,也称“琵琶襟”。1911年以后,男子穿琵琶襟衣服的渐渐少了,大都改穿大襟衣,即把开于胸右侧的襟移到肋下,样式仍与琵琶襟衫相同。这个时候,时兴起“紧身衣”和“马裤”,多在冬天穿。1949年后,仫佬族的服装大多已经汉化了。80年代,更换上各式时装,原来的服装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时有穿着外,平时少见了;节日盛会里,文艺工作者作为民族的艺术服装,才穿着起来。服道尚青--《广西通志》载:“宜山姆姥即僚人,服色尚青……”,爱穿青色是仫佬族服装的特色之一。仫佬人自种棉花和蓝靛,自织土布,自染。染布的做法是;将布放进染缸,用蓝靛水浸泡,着色均匀之后捞起,用米汤、薯莨、牛皮胶糊面。晾干后,用石磙滚化或棒槌敲打,这样制作出来的布料闪闪发亮,美观大方,经久耐用。蓝靛染制的土布,仫佬人视为珍品,老年人的"防老衣"和姑娘们的“送嫁衣”都是用这种布料做成的。仫佬族妇女用这种布料缝制的围裙、系带用黑白棉线织成黑白相间的几何图案;裙边由抽纱拧线织成网状的花纹。姑娘们走坡时作为定情信物送给情人的“同年鞋”一定要用这种布料做成。而船形绣花鞋--送给老年人的礼物也非此种布料莫属了,而腰带、包头布等物品,在这种布料上用小彩丝线绣上花、草、虫、鸟图案,更显得生动美观、栩栩如生了。送嫁衣是仫佬族姑娘在出嫁之前,用蓝靛土布精工制作而成的服饰。每位仫佬族姑娘大都有二、三套“送嫁衣”。这种衣服由于做工精细考究,工期长,原材料不易获得,因而平常的日子很少穿出来,只有当她出嫁时或做伴嫁娘送嫁时,才从箱柜里拿出来穿。穿过之后又珍藏起来。仫佬族妇女的装饰品,喜欢用白银和玉石制作,银制饰品有:银针、银钗、银簪、银镯、银戒指、银环。银针约三寸长,形似葱叶,上大下锐,粗如小葱之叶,插于髻上作髻之用。银花上用细银丝卷成的短银柱两条,柱端各套安一只小绒球。银钗也是插入发髻上的装饰品。银环和银钗平时都不戴,仅在出嫁和做客时才佩戴,玉制饰品有玉簪、玉镯。恋爱、婚娶习俗仫佬族青年的恋爱历来是自由的。姑娘和小伙子们在节日坡会上,或平日赶圩时,或参加同辈伙伴们的婚礼歌堂中,或参加亲族们的“依饭”节活动中,物色到意中人,便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仫佬人唱歌时往往二人二声部对唱,因而恋爱初开始时,男女双方都邀约一位歌伴作为恋伴,既作掩护,也为自己壮胆,还作为亲密的参谋。仫佬族青年男女大都在坡会对歌中发展友谊与爱情,因而称为“走坡”。“走坡”是仫佬族男女青年的传统社交方式,在坡场上进行广泛的接触、交流,以歌为纽带交朋友、传知识、叙情爱。走坡的季节为春、秋二季,最隆重的为春节和八月十五的中秋节。每到走坡时节,后生、姑娘们便成群结伴身着盛装,汇集到坪集上寻觅意中人,一旦找到,便相邀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对歌。仫佬族男女青年在"走坡"中社交往来是文明的,恋爱是自由的。仫佬人结婚的范围,不仅仅限于本民族,仫佬族同姓是不通婚的,但同姓而不同“冬”的,通常可以通婚,其他房族内通婚便是“乱伦”,为族规所不容。“会亲”相传是仫佬族古老的婚娶方式,现在已经消失。媒人穿针引线之后,如果双方同意结亲联姻,男方便挑一担酒肉放在十字路口,然后避开。女方和她的父母、亲友前往这里吃一餐,剩下的全部带走。第二天,女方家回赠同样的一担酒肉在路口,男方和他的父母、亲友也来取食,这就是“会亲”,“会亲”是整个娶亲仪式的第一步,完全由媒人主持,双方均不见面。娶亲之日,男方派两位漂亮的少女随媒人前去迎亲。新娘由数十名女伴随行,每人一把油纸伞,一路将新娘遮蔽,不让路人看见。至新郎家时,用黑布蒙头进入洞房,新娘从娘家出来到入洞房,不能见人,不能望天。当晚伴娘与男家宾客竞唱山歌,以赌胜负,直到次日天明。这种风习至今已消失,只保存在老人们的回忆、叙述之中。居住习惯仫佬人居住的总体特点是“聚族而居”。同姓的大都住在一个村子里,如果一个村的居民虽同姓但不共祖的,也必须分段居住,相互不混杂。例如谢村居民,虽全姓谢,但远祖却是三个人(民间俗称三大户),因而,三大户的子孙将该村分为上、中、下三段,界限分明。仫佬族的村落多为背靠石山,面临田垌,村后的石山大都封山育林,村边有一些古树,点缀着乡村的风景。仫佬族的村落60户以上的居多,村与村之间的距离多在三、五里以内。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每村都筑有高两层楼的炮楼,这些围墙和闸门如今仍可看到遗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