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亲王可以铲除八大顾命大臣为什么不铲除慈禧呢?

如题所述

首先更正一点,顾命八大臣并非是恭亲王奕欣铲除的,而是在多种势力的综合压制下才被遏制。虽然恭亲王有“鬼子六”的称号,但是在当时,他还真不是八大臣的对手,若不联合其他人,被扳倒的可以就是他自己

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来解读:第一,恭亲王可以铲除顾命大臣;第二,为何不铲除慈禧。

首先来看第一点:铲除顾命大臣

咸丰突然去世时是在热河的避暑山庄,当时随行的只有顾命八大臣和慈安、慈禧等人,而恭亲王是被留在京城处理日常事务,他对此并不知晓。

很多人都说“咸丰无能”,其实不然,咸丰死前已经把各方势力看的清清楚楚。为了让唯一的儿子能顺利上位,他改变了赐死慈禧的打算,虽然任命了八位顾命大臣,但是,鳌拜的前车之鉴他也是心知肚明,所以,他又给了慈安、慈禧每人一方大印,所有圣旨必须加盖两个大印才算有效,在他看来这是对辅政大臣的制约。这是他聪明的一点,他最糊涂的就是根本没把远在京城的奕欣考虑在内,八个顾命大臣竟然没有奕欣的名字,这让恭亲王作何感想?这也为后来的政变埋下伏笔

咸丰死后,肃顺等顾命大臣为了独揽朝政,一度严防消息外泄,封闭了避暑山庄。当时的慈禧是孤儿寡妇,要什么没什么,只有一帮忠实的太监。慈禧面对肃顺等人的咄咄相逼独木难支,她就不得不寻求“外援”。那选谁呢?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肃顺一党和恭亲王是势如水火,而恭亲王又是皇家宗室里最有威望和权势的人,所以,慈禧想尽办法联系到奕欣,将热河的情况作了说明

奕欣以“吊丧”的名义赶赴热河,和慈禧有了近一个时辰的秘密会谈,这才确定了政变的计划。当时的后宫不准参政,所以慈禧并没有什么党羽,而要发动政变,只有靠恭亲王。

也活该肃顺他们倒霉,平日把事情做得太绝,快把人得罪光了。别说掌握京城兵力的胜保,连不爱参与政治的僧格林沁也对他们严重不满,恭亲王利用这种心理,顺利得到他们的支持。于是,在梓宫回京时突然发难,迅速控制并处理了肃顺等人,这就是“辛酉政变”

“辛酉政变”确实是恭亲王主导的,其他参与的人也只是出于对肃顺等人的不满,所以,在事后断不会继续支持奕欣再采取其他手段,两宫垂帘,恭亲王辅政的格局就产生了

接下来看第二个问题:为何不铲除慈禧?

铲除肃顺等人是因为他们激起了众怒,所以,奕欣能得到其他人的支持,可是如果要铲除慈禧,那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可是谋反,包括那些支持打压肃顺的人都可能会调转矛头反对奕欣,奕欣还真没把握,这是其一;

其二:当时慈禧和奕欣在热河密谋了近一个时辰,除了安排扳倒肃顺等人的计划外,慈禧肯定对以后的权利进行了“合理分配”,因为当时慈禧显然是有求于奕欣,所以,在权利分配上,肯定给了让奕欣满意的承诺。既然有言在先了,奕欣肯定也会按照约定好的路线去走

这两种因素的使然,所以,奕欣在扳倒肃顺等人后并没有进一步的逾越

结语

奕欣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看透慈禧对权利的追逐,在平息顾命大臣后,奕欣以辅政王身份总榄大权,可是慈禧也在悄无声息中不断培养着自己的势力,在势力达到一定程度时,双方在权利的争夺中必然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后来,慈禧利用有人参奏奕欣的机会,干净利落地罢黜了奕欣的职位,让这位曾经不可一世、完全可以改变满清命运的亲王开始走向没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