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采取哪种方式治国?

如题所述

周朝夺取全国统治权以后,又根据当时战略形势,对国家的政治组织进行了创造性的设计,采用“封邦建国”之“封建”政体,规范和建立了“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及“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天下秩序,使周天子“天下共主”之名分得到强有力的制度保证。此后,《尚书·禹贡》将整个天下分为“五服”,《周礼·夏官司马》又把天下分为“九服”,“服事说”等距离划分王朝统治层次尽管有理想化的倾向,但它却说明了中国古代单一政治核心存在的事实,同时也反映了王权由核心逐步向四周扩散的政治结构。春秋时虽列国争霸,但其共同旗帜是“尊王攘夷”,争夺最高权力,维护大一统,五霸更替也只是政治中心的转移而已。战国七雄争战对峙,实际上是为更加强大的政治中心的出现做了准备。反映于思想界,春秋战国以来以儒、法、道、墨为代表的各家虽政治观点不同,但追求统一则是相同的。至秦灭六国,一扫六合,“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又远远超过西周分封制下的天下一统,从此,中国历史真正建立了空前的多民族统一大帝国,实现了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一统。

历史演进的实际过程佐证并坚定了思想家们的大一统信念。而紧随政治大一统之后文化正统的建立(如汉武帝之“独尊儒术”),又反过来使人们不断完善这一观念。到了汉代,公羊学派已借助经典,认为大一统是儒家经典《春秋》的最重要思想,并竭力为其涂上神圣的光环,使“大一统”名副其实地成为儒家政治学说的核心。如《春秋》的第一条记载是:“元年,王正月”,以大一统思想作为自己政治理论主题的《公羊传》的作者就认为这一记载大有深意:“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在其看来,一切事物都应统一于王,这才叫一统,而《春秋》开宗明义提出这个原则,就是“大一统”,即以统一为“大”。也就是说,天下有“王”,乃是大一统局面的理想形式,天下无“王”,也要尽一切努力以维系一统的秩序,至少也要在变通的形式下实现一统。比如在周天子名存实亡的情况下,就不得不依靠各个诸侯霸主来维系天下一统的等级秩序。汉武帝时,董仲舒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牢牢地树立起大一统的观念。董仲舒曾对大一统有一个斩钉截铁的定义,他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又说:“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意思就是说,天子首先应该“正心”,进而“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正四方”直到四海“皆徕臣”,才算实现了由天子统领下的包括“四夷”在内的天下大一统的政治秩序。在这里,大一统已经是永恒的自然法则在人世间的体现,对人类现实政治起着规范作用。

如此,统一不仅仅是中原要统一,而且应是“抚有四夷”的统一,不仅王天下者要将“四夷”作为一统的对象,而且“四夷”之民盼望王者的一统,也与中原之百姓一样迫切。在盐铁会议上,代表政府的大夫就宣称:“天子者,天下之父母也。四方之众,其义莫不愿为臣妾”。又说:“王者包含并覆,普爱无私,不为近重施,不为远遗恩。”因为,中原百姓和边疆百姓就其作为“民”、作为“臣”而言,并没有什么区别。汉武帝为坚持出兵闽越,也曾派人向刘安解释说:“汉为天下宗,操生杀之柄,以制海内之命,危者望安,乱者印(仰)治”。可见,积极经营边疆,将“四夷”纳入一统的政治秩序既是天子的道义和责任,所谓“圣主用心,非务广地以劳众而已矣”,又是与维护国家统一这一最高目标契合的。因为,既然天下是一个有华夷等级秩序的天下,是一个有中心和边缘之别的天下,则“一体”就不能只是松散无序的一体,而必须是在政治上推行中央集权,在文化上以华夏文化(中原文物制度)为本位和中心的一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