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对话:我为什么工资比你高

如题所述

新员工的工资是根据当前的工资水平给的,工资给的低了就招不上人来。所以只能随行就市。
老员工的工资是按你入职时的工资水平给的,按理说每年都应该根据你的能力提升、职位变化、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变化、物价变化等因素适当的提高一定比例的工资。但那只是按理说,有些企业老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涨工资,原因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面临这种情况人和人的表现不同。
有些人主动找老板谈话,老板八成是好言相劝、诉苦、哭穷、谈未来、画蓝图、造梦想,总之一句话告诉你好日子在后头,先忍着点。
有些人会考虑跳槽,因为你之前的工资低于平均水平,跳槽后的工资更接近当前的水平。这时老板大多会涨工资挽留你,因为找人接替你的工作的成本更高,还有不确定性,老员工毕竟使的顺手且熟悉。但决定跳槽的人一般都是对老板心灰意冷,很难挽留。
当然,以上的论述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
你的能力在当前的用工市场上确实高于你目前的工资水平。
你的老板确实只是个小农意识的守财奴。(如果你的老板确实有能力并爱戴你们,只是因为企业当时处于艰苦创业时期,就另当别论了。工资不是衡量你收获的唯一标准。)
企业对员工价值的衡量分两条线:专业水平和业绩
1. 专业水平代表着你从事这一岗位的综合能力,除了既往工作表现出来的能力。一些基本功也在必须考察的范围内。很多公司往往通过职级系统实现,通过工作年限,技术考核,甚至重新组织专家面试来给你的综合能力打分,根据打分得出你的级别。通常这个级别会跟你的基本工资挂钩。职级的另外一个作用是他其实作为你在整个行业人才市场上的估值,公司给你这个级别,通常认为你在人才市场上也是这个级别,公司的人力资源会认真考虑相对其他公司同级别待遇的竞争力。如果新来的员工基本工资比你多,说明企业对你的专业水平,也就是人才市场的价值低估了。
2. 业绩就是一段时间内你对企业的实际贡献。专业水平像考试。在有的体系下,专业水平高的员工对企业实际贡献不一定多,人家有可能评级时拿出来用一用,平时弄个马马虎虎交差了事。甚至对能够训练自己专业水平的工作热心,对不对口的工作应付。业绩就是为了应付专业水平标准的不足诞生的。通常应先业绩的是领导对你工作量、KPI指标对现有系统的改善、甚至责任心综合评定的结果。它通常反映在你的季度考核结果和奖金上。如果新来的员工业绩比你好,你要真的思考是不是人家真的工作能力比你强,比你有责任心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5
ank, the whole person is off active, hard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