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头人物分析

求《高老头》中证明人物性格特点的片段,比如说:高老头的一个很疼爱自己的女儿的人,要找出疼爱女儿的句子、话语等(要原文)。注:要高老头和他的两个女儿的,一共三人的。大家不管有多少都发发,好的加分。

一、高老头畸形的父爱表现。。小说中还有大量的语言、动作、行为的描写,全方位的表现出高老头超乎寻常的热烈父爱。语言如,他说:“她们顺便对我笑一笑,噢!那就象天上照下一道美丽的阳光,把世界都镀了金”①116,“你觉得这些小生命每滴血都是你的血,是你的血的精华……她们眼神有点儿不快乐,我的血就冻了。你终有一天知道,为了她们的快乐而快乐,比你自己快乐更快乐。”②130“我爱我的女儿,还胜过上帝爱人类”③130;动作行为如:高老头偷偷跑到街角去等女儿们的马车出现,嗅女儿的信纸,吻女儿的脚,用头蹭她的裙裾。他把自己完全沉浸在只爱女儿的狭小世界里,别人只有提及和他女儿有关的事情,他的眼睛才会发亮,才会精神百倍,否则他就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漠不关心,迷迷糊糊,本人也显得老态龙钟。这种种现象,刻画了一个疯狂爱女的父亲,一种畸形的父爱,体现了巴尔扎克所说的“无比巨大力量的感情”。二、高老头父爱的畸形心理。一个人意识行为上的表现必然决定于他内在的性格心理,高老头所表现出来的畸形父爱,与他心理状态上的畸形有着密切的联系。畸形心理之一:高老头是巴黎的那种陶里庞人,心里有一股极高的情感。他娶的老婆是他崇拜赞美、敬爱无边的对象,他为拥有她而骄傲,他们过了七年圆满的幸福生活,后来他的妻子不幸早逝,他的高尚的情感受到了一次很大的挫折,他只好将所有的爱转移到妻子留下的女儿身上,在她们身上实现自己情爱的目标。开始他是满足她们物质和金钱的需求,只要求女儿跟他亲热一下作为回敬;后来就只希望和她们在一起,想方设法接近女儿,虽然女儿表现出厌烦,但他变异了的父爱欲望发展到极端,无法自控,“好像赌棍离不开赌场”,他心理上无法远离女儿。此时高老头对女儿异乎寻常的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爱的激情,父爱不再是纯粹的父爱,是父爱、情爱的混合,最后竟异化成为一种病态的心理。如他临死前的自白,“我的嗜好,我的情妇,我的一切,便是两个女儿”④266。只要能看上她们一眼,听别人提起女儿,他精神上就感到满足,甚至他的病也会好起来。他的异常反应让别人误会他的女儿是他的情妇,但他丝毫不觉,他已经完全失去自我,他的存在只是为了爱女儿,否则他就会质疑活着的意义。他的这种畸形心理最终为女儿的堕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畸形心理之二:高老头是资产阶级社会营造者中的一员,和那个时代所有的人一样,他将金钱看得非常重要,认为没有金钱世界末日就要到了。他对金钱盲目的崇拜,认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买到女儿的爱。作为父亲,由于他的这种病态心理决定了他父爱的内容多半是满足女儿的物质生活,用金钱来满足女儿的一切欲望。他没有尽到一个真正作父亲的责任:用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方法教育女儿,使她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他自己节俭,却纵容地给予女儿奢侈的享受,这种一味地金钱上的给予和宠爱,使女儿们养成了挥霍和向他们的父亲索取的习惯,且对他的给予已熟视无睹。他只教会女儿怎样被人爱,却没有教导女儿怎样去爱别人。甚至为了给女儿找钱,他愿意杀人放火;当他无力替女儿还债时,他觉得惭愧死了;手头没有钱给女儿时,他说:“不中用了,再不能说是父亲了!”在他的人生哲学里,金钱和父爱似乎可以划等号。就在他行将就木之际,他想的还是赚上几百万,继续买女儿的爱。从高老头渗入骨髓的对金钱的崇拜,其畸形心理可见一斑。事实上高老头这种畸形心理是他所处的时代的畸形造成的。高老头的女儿们变得无情、无耻、丧失道德伦理,成为崇尚金钱的资产阶级贵妇,其中固然有社会风气和社会教育的败坏作用,但也是因其用金钱换取父爱的畸形心理造成的。三、高老头性格上的矛盾性。金钱是资本主义新时代的标记,而父爱是过了时的宗法制残留感情,这两者构成高老头的矛盾性格之一。在社会上,高老头是个资产者,顺应时代,追逐金钱,荣升为资产阶级暴发户。可是,在家庭内,却是个时代的落后者,他在生意上的聪明才智到女儿那里却显得笨拙起来。他还保留着对亡妻和女儿的一片痴情,达到了病态的、疯狂的地步。他把血亲之爱摆到高于金钱的地位上,因而钱尽情绝,这个“父性基督”就象野狗一样,惨死在公寓里。高老头的矛盾性格,是浓厚封建宗教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是社会由宗法制向资本主义急剧转变时代的产物。他的矛盾性格导致了他人生中的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高老头在临死前的骂声中也体现了对女儿的爱,是他矛盾性格上的另一方面。高老头在见不到女儿时,有几次“恶狠很”的咒骂女儿,“简直是些下流东西,流氓婆”;“把她们抓来!叫警卫队,叫军队!”“将来她们的孩子会替我报仇的。”⑤269这些咒骂不能说不狠。但恰恰反衬了高老头对两个女儿深深的爱。每次咒骂之后,高老头马上就会否认自己咒骂过她们:“谁说的?你知道我是疼爱她们的!”骂过之后想到的是要为女儿上奥特赛挣钱。把女儿的不孝怪罪到女婿身上“是我女婿不准她们来的呀。杀死他们!杀雷斯多!杀纽沁根!他们是我的凶手!”⑥269其实最初高老头就知道女儿的无情无义,只不过他一直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他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每次受到女儿的怠慢之后,内心也很痛苦矛盾,但他不去反省或者不敢去面对,反而千方百计低眉顺眼的用金钱去讨好女儿,他的这种矛盾性格导致事态的恶性循环,加速了他悲剧性结局的进程。他潜意识里痛恨女儿的不孝,所以当他在最后神志不清时,对女儿恶毒地咒骂;当他清醒时他又回到自己的虚幻世界里,不可遏止的思念女儿,渴望见到女儿,替她们担忧。明知他早已被女儿遗弃了,却不愿诚认,他的这种矛盾性格最终使他伤心欲绝,精神崩溃,导致脑溢血爆发,要了他的性命。四、高老头父爱的悲剧及其原因。若高老头那甘愿舍弃一切只求得女儿幸福的父爱能得到女儿们的些许感动、温情和回报,那么这个人物便不是一个悲剧了。而我们看到的却是高老头那两个过惯了奢华生活的女儿永无止尽地搜刮他的钱财,当他被榨干后便被她们无情地拒之门外。她们过着奢侈的生活,而她们的父亲却在肮脏、阴冷、寒酸的伏盖公寓中节衣缩食,孤苦无告。小女儿但斐纳似乎对父亲还存有一丝感情和怜悯,而阿娜斯大齐却是彻底的冷酷,她甚至不亲自去高老头那里取她要做衣服的钱,为了她的情人和虚荣将她的父亲彻底逼上了死路。但即使是小女儿,也没有在高老头将死之时去看望他,他带着对女儿的爱和诅咒孤零零地死在了伏盖公寓。高老头是一部彻底的悲剧,他为女儿耗尽所有资产和最后的一份精力,而他的女儿却连他丧葬的费用都不肯承担。若没有青年大学生拉斯蒂涅倾囊相助,打点丧葬费用,那么高老头将会被抛尸街头。高老头的父爱,那让旁观者和读者动容的父爱,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并没有得到他女儿们的一丝回馈。其崇高的自我牺牲精神却遭到那样无情的对待,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实质是封建宗法观念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道德原则战胜的悲剧,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高老头那坚韧的为女儿无私奉献的精神,确实有其伟大之处,被称颂为“父性的基督”。但是探究造成他悲剧的原因:首先是他对女儿不明是非的溺爱,何况父爱已发展到畸形。高老头对女儿的爱,无非是希望维系小市民那种天伦之乐的生活情趣。他试图在女儿身上花费大批的金钱来“买”他们的感情“我一向对她们百依百顺。小姑娘想入非非的欲望,都给她们满足。十五岁就有了车!要什么有什么。”⑦267为了让两个女儿和她们的丈夫都不敢怠慢他,两个女儿结婚时,高老头给了她们每人八十万法郎,使高老头暂时获得了“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们的丈夫一块吃饭。”⑧265临死前,高老头还想“拥抱她们”“再看她们一次。”还担心着“她们的财产遭到了危险,又是落在怎样的丈夫手里!”面对不孝的女儿,他还替女儿辩护:求上帝,说女儿一向孝顺,“归根结底,你们没有罪。朋友,她们是没有罪的!请你对大家都这样说,别为了我为难她们。一切都是我的错,是我纵容她们把我踩在脚下的。”⑨267在自己被病折磨得“五脏六腑都在烧”的情况下,仍念念不忘“天哪!我死了,谁替她们挣钱呢?我要为她们上奥特塞去,上奥特塞做面条生意。”⑩269对于女儿的绝情,高老头却怪罪于两个女婿“女婿是毁坏女儿的坏蛋,他把一切都污辱了。再不要有结婚这回事!结婚抢走我们的女儿,叫我们临死看不见女儿。”⑾269临死前的高老头仍挣扎着说“我祝福她们,祝福她们”。高老头在处理家庭问题时,由于对女儿建筑在金钱上的畸形的爱而忘了保存自己的金钱的“实力”。要知道,他的两个女儿是完全由他亲手用资产阶级道德观培养起来的资产阶级荡妇,她们满脑子便是“金钱万能”,所谓的“天伦之乐”、“父女之情”,对她们不过是对牛弹琴,她们的金钱至上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烙在心底。因此,可以说,高老头畸形的父爱,是造成其悲剧的原因之一,是自食其果。其次,资产阶级社会的利己拜金原则,无情地渗透到家庭的至亲骨肉之间。在崇尚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社会,“崇高的父爱”是斗不过金钱的。资产阶级社会是一个追逐金钱的世界,在资产阶级那里,每桩婚姻都是一次交易,婚姻的背后也可能蕴藏着罪恶的阴谋。但裴纳为了金钱嫁给了纽沁根,拉斯蒂涅为了金钱去追求但裴纳,潜逃苦役犯伏脱冷盅惑拉斯蒂涅谋财害命,娶银行家泰伊番的女儿维多莉。以金钱为交易甚至还渗透到至亲骨肉之间,“资产阶级撤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就是当时社会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典型人物。当高老头有钱时,他们对高老头的照顾是“多么周到、体贴”,“好爸爸,上这儿来;好爸爸,上那儿去。她们家永远有我的一份刀叉。”⑿265,“她们陪我坐着车子上戏院,我在她们的晚会里爱待多久就待多久。她们承认是我的女儿,承认我是她们的父亲。”⒀265他们“恭恭敬敬瞧着我,就像恭恭敬敬瞧着钱一样。”⒁265当高老头财产所剩不多而搬到伏盖公寓时,他在女儿、女婿家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先是遭到女儿的白眼,女婿的侮辱,后来竟很难登上女儿的家门,只能偷偷摸摸的看女儿。财产被榨干后,临终前想见女儿一面也不可能。高老头“呼天抢地的哭诉”也唤不回女儿的到来,只能长叹一声,说:唉,爱了一辈子的女儿,到头来反给女儿遗弃。总之金钱毁灭人性,败坏良心,破坏家庭亲情。高老头是金钱关系的受害者,同时他也是实施者与受害者的统一。五、父爱形象的典型化和其意义 作者巴尔扎克在塑造人物的问题上,主张强调特性,也强调共性;使典型个性化,个性典型化;又说典型人物应该把那些多少和他类似的人的性格特点集于一身。高老头的性格是典型化的,被称为近代的李尔王,他的形象塑造在巴尔扎克的诸多作品中具有代表性。高老头作为巴尔扎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他不止是一个人物,而是时代的典型,他不仅是那个时代与时俱进的资产者,有着那个时代人追逐金钱的本能和自私自利的共性,同时他也是宗法制社会父爱的典型。整部小说由高老头绝望的父爱构成了最强音。巴尔扎克唯心地认为“欲念”是人的基本要素,强调“欲念就是整个世界;没有欲念,宗教、历史、小说、艺术都是无用的”,高老头的“欲念”就是父爱。他又说悲剧的因素也不仅限于个人的性情气质,而尤在乎淫靡腐化的社会环境。所以巴尔扎克总是把体现某一“欲念”的人物性格放在一定的生活环境中来研究它的具体发展过程,从不孤立起来描写它。而他要求通过生活环境来塑造人物性格这一现实主义基本原则的确立,又是和他深信人是环境的产物这个观点相联系的。对什么样的人就安排什么样的环境。浪漫派作家通过大自然描写来抒发人物的内心感受,巴尔扎克则借助于物质环境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这是巴尔扎克一个独创的手法。同时他把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推向了以高老头的父爱反衬出金钱的罪恶。在高老头的人物塑造过程中,作者将颓败、粗俗和寒伧的伏盖公寓与巴黎上流社会的奢华相对比,并着重描叙了物质环境,如伏盖公寓、公寓的周围、城市、街道以及室内装璜和日常生活用具等。鲜明的对照突出高老头父爱的典型形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19
高老头是父爱的典型。他早先是个面条商人,在大革命时期搞粮食投机,成为暴发户、商业界的巨头。他拥有200万家财,在帝国时期又当上巴黎区长。他做生意很精明,很懂得利用时机,小说写他在做生意方面“有国务大臣的才气”。但是在家庭关系上他却不能适应潮流。妻子死了以后,不少人要把女儿嫁给他,他都拒绝了。他把自己的爱都倾泻在自己的两个女儿身上,疼爱两个女儿的感情发展到荒谬的程度。他满足她们最奢侈的愿望。她们的生活豪华得像公爵的情人,15岁就有了自己的马车。长大以后,高老头给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好让她们能攀上好亲事。大女儿阿拉斯达奇热衷于门弟,嫁给了贵族,成为雷斯多伯爵夫人;二女儿喜欢金钱,嫁给了银行家,成为纽沁根太太。高老头把财产分给两个女儿,这是他干的第一件蠢事。开始,因为他还有钱,女儿女婿还经常请她去做客,餐桌上总有他的一份刀叉,大家恭恭敬敬地看着他,就像恭恭敬敬地瞧着金钱一样。没多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波旁王朝复辟,贵族重新得势,门弟观念又抬头了。连纽沁根这样的银行家也挤进了保王党,高老头这样的面条商人当然就被上流社会认为是不光彩,是客厅里一块油纸的污渍,成为了不受欢迎的人,女儿就要求父亲停业。高老头满足了女儿的要求,把铺子盘了出去。这样,他就干了第二件蠢事,把自己的财源断了。1813年,他住进伏盖公寓。当时他虽然每年还有8000到10000法郎的收入,但是他要看女儿也只能从后门进去,或站在马路旁等她们的马车经过。两个女儿继续过着挥霍腐化的生活,只是在要钱的时候,才会去看看她们的父亲。高老头为了满足女儿们欲望,从二楼最好的房间搬到了三楼、四楼、五楼,食宿费也由每年1200法郎减到每月45法郎。他把能够卖的东西全卖了,他的人格也由高里昂先生变成了“高老头”、“老混蛋”、“老熊猫”,成了大家开心的对象。然而他的两个女儿仍然逼着他要钱,逼得他患脑溢血。在病危期间,他盼望看到两个女儿,而她们却忙于参加鲍赛昂夫人的晚会,“即使是踩着父亲的身体过去也在所不惜”。高老头终于明白他是被女儿抛弃了,无比悲伤地说:“我把一辈子都给了她们,今天她们连一小时也不给我。”他也认识到女儿们过的那种生活,“是我一手造成的,是我惯坏了她们”。他在死前悲愤地喊道:“钱能买到一切,买到女儿。”他凄惨地死去了,他的女儿女婿也没来料理丧事,只在出殡的那天,派了两辆漆着爵位徽章的空马车来。高老头的悲剧,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巴尔扎克一开始就说:“这惨剧绝非杜撰,亦非小说,一切都是真情实事,真实得来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身上或心里发现这悲剧中的要素。”我们从高老头所处的社会来看,高老头的父爱也是有深刻的社会根源的。小说开始时,他已70多岁了,大半辈子都生活在宗法制社会里。他在发家以前是市民,市民的宗法制观念是很重的,这就是他父爱的社会根源。在大工业革命时期,他成了暴发户,只懂得追求金钱、只懂得用以金钱来满足女儿物质生活欲望的方式来表达父爱。虽然他的爱是真诚的,但客观上却帮助了社会用金钱来腐蚀自己的两个女儿,培养了她们的自私和拜金主义,以致使自己成了牺牲品。另外,他的两个女儿其实都是被丈夫控制着的,她们的行动都受到限制,而两个女婿分别是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代表,这样,对两个女儿的指责,必然导致对上流社会的控诉和批判。巴尔扎克同情高老头,夸大他的父爱,把他写得和基督教的殉道者一样,具有坚韧和自我牺牲的精神。他用伟大的灵魂和自我牺牲的感情,去批判这个人欲横流和道德沦丧的上流社会,批判这个社会的金钱关系和唯利是图的道德原则。高老头悲剧的意义不在于歌颂父爱,而是揭露金钱的罪恶。金钱毁灭人性、毁灭家庭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在那个社会中,人的价值是由金钱来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正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说的:“资产阶级揭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外就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阿娜斯塔齐和但斐那都是高老头的女儿,但两姊妹各有自己的个性。前者身材高大、结实、黑发,眼睛炯炯有神,进宫谒见过皇上,不把妹妹放在眼里。后者娇小、金发,极有风韵,自知社会地位不高,陪嫁被丈夫侵占,又遭情夫遗弃,性格忧郁善感,经常怀念童年时代的幸福生活。但她们俩都是虚荣心极强的利己主义者,为了满足欲望,不惜榨干父亲的积蓄。阿娜斯塔齐向父亲要钱,往往用勒索的方法,但斐那则用撒娇哄骗的办法。 在我看来,但斐纳似乎对父亲还存有一丝感情和怜悯,而阿娜斯塔齐却是彻底的冷酷,她甚至不亲自去高老头那里取她要做衣服的钱,为了她的情人和虚荣将她的父亲逼上了死路。但即使是小女儿,也没有在高老头将死之时去看望他,他带着对女儿的爱和诅咒孤零零地死在了伏盖公寓。高老头是一部彻底的悲剧,他沉溺于父爱,为女儿耗尽所有,而最后却差点暴尸街头。那让旁观者和读者动容的父爱,在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并没有得到他女儿们的一丝回馈。当然,巴尔扎克极力刻画的高老头的“父爱”形象,更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反映。所以,除了高老头自身的原因,父亲异乎寻常的爱却换来女儿们不可思议的无情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高老头生活的时代是人类最真诚的亲情缺失的时代。那时拜金主义盛行,金钱毁灭了人性,破坏着家庭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刻地指出:“资产阶级撒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高老头的女儿们也被整个社会风气所浸染,是虚荣无情的。她们甚至为了参加舞会,“即使踩着父亲的身体走过去也在所不惜”,这实在是残酷。他的女婿对他的态度更能反映当时社会的罪恶:女婿们用手段控制了其妻子的财产,其实就是高老头的财产。在高老头还有钱时,他们对他恭敬体贴,他们看其岳父的眼神“就象恭恭敬敬瞧着钱一样”。这些全都赤裸裸的体现了当时社会欲望横流和金钱至上的风气。在那样的时代,在那个道德、情感沦丧,靠金钱维系关系的社会,高老头的父爱无论多么高尚,为情感付出了多少金钱和心血,他的女儿们也是不会感激和回报的。这就是资本主义,这就是金钱社会,这就是拜金主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高老头》这部小说中的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一个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于是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高老头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让大女儿嫁给了雷斯多伯爵,做了贵妇人;小女儿嫁给银行家纽沁根,当了金融资产阶级阔太太。他以为女儿嫁了体面人家,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自己便可以受到尊重、奉承。那知不到两年,女婿竟把他赶出家门。高老头为了获得他们的好感,忍痛出卖了店铺,将钱一分为二给了两个女儿,自己搬进了伏盖公寓。他想见女儿时要偷偷从厨房溜进去,或者站在她们马车经过的道路旁。两个女儿偶尔也光顾父亲居住的伏盖公寓,目的是为了不断榨取父亲仅有的赖以活命的钱财。两姐妹用尽心机,各不相让,几乎反目成仇。在她们的轮番搜刮下,高老头当尽卖绝,一文不值,在伏盖公寓的阁楼上贫病交加、濒临死亡。临死前高老头想见女儿一面,让人去叫他的女儿,可两个女儿谁也没来。书中写到:“一个也不来”拉斯蒂捏嚷道,“让我写信给她们。”“一个也不来,”老人坐起来接着说,“她们有事,她们在睡觉,她们不会来的。我早知道了。直要临死才知道女儿是什么东西!朋友,你别结婚,别生孩子!你给他们生命,他们给你死。你带他们到世界上来,他们把你从世界上赶出去。她们不会来的!我已经知道了十年。有时我心里这么想,只是不敢相信。”这段话另人深思。为什么高老头付出了这么多的爱,他的女儿却连一丁点回报都不愿意给他?
高老头死了,两个女儿谁也没有来,他的钱都给女儿花光了,到死连入殓的衣服都没有,还是拉斯蒂涅卖了自己的表才给他入殓的。 死前的高老头才悟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真理:“钱可以买到一切,甚至可以买到女儿,买到情爱!”可以说高老头是个悲惨的人,是个可悲的人!他是金钱关系的体现者,也是金钱关系的受害者。高老头是个很好的父亲,有了钱,就一心一意的栽培自己的女儿,让她们进入到上流社会。巴尔扎克在1834年10月18日给韩斯伽夫人的信上提到他写《高老头》。他说:“我要在这部书中描写一种无比巨大力量的感情,作品的主人公是一位父亲。”他用高老头的父爱,来反衬出体现在两个女儿嫌弃被她们所榨干的没有金钱的父亲,在她们的身上的看到了金钱罪恶,看到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小说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的丑恶,是以“钱”为情,有了钱,就有了亲情,无钱就是无情!这种纯洁的父女之情,就被金钱关系所玷污了!他头脑深处还残留着封建性质的、温情脉脉的父女关系。他看不到资本主义的家庭关系也是一种金钱关系。所以,在社会上他是个胜利者,成为了个爆发户,而在家庭里,被女儿不自觉地榨干了钱财还不知,最终成为了个失败者。
高老头的死,是金钱败坏良心,毁灭人性,破坏家庭的证明,而它的实质是人类最纯粹的情感被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观念战胜的悲剧。在现在这个社会,虽然不像小说中写的那样腐朽堕落,人与人关系的冷酷无情,但也有一些人为了钱而抛弃一切,抛弃父母的爱,抛弃周围人的关心。我们千万不能做这样的人,不要掉进钱眼里,被金钱所吞噬,再上演一出类似的悲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