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儿化音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普通话测试中遇到儿化音,根据声母、韵母的组成情况,具体有以下6种处理方法:
1、遇到单韵母a、o、e或以a、o、e为结尾的双韵母后,直接加r做卷舌动作。例如:打杂儿(dǎzár)、小说儿(xiǎoshuōr)、空缺儿(kòngquēr)、粉末儿(fěnmòr)、山歌儿(shāngēr)。
2、与a,o,e有关的鼻韵母,失去韵尾后,在a、o、e上加r,做卷舌动作。例如:花瓣(an)儿、抽空(ong)儿、八成(cheng)儿、小摊(tan)儿。
3、zi、ci、si、zhi、chi、shi、ui后的儿化,[i]变成[ə],[ui]变成[uə]后,再加r做卷舌动作。例如:瓜子儿、记事儿、没词儿、墨水儿、一对儿、跑腿儿。
4、舌尖音以外的声母与韵母i、in、ing构成音节时,一律去掉韵尾n、ng后,i变成ie,再加r做卷舌动作。例如:针鼻儿、小鸡儿、米粒儿、眼镜儿、脚印儿、赶明儿。
5、以u为韵尾的韵母u、iu、ou,儿化时直接加r做卷舌动作。省略后韵尾为u的韵母ui、un、ueng,u一律变成uə,再加r做卷舌动作。例如:没谱儿、抓阄儿、小偷儿、一会儿、桥墩儿。
6、以单韵ü或省略后以ü为韵尾的韵母(ün),一律ü变为üe,再卷舌。例如:小女儿、有趣儿、毛驴儿、小鱼儿、小曲儿、花裙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7
普通话测试中,遇到儿化音应该作如下处理:
1、掌握儿化音的特点。儿化又称儿化韵,是普通话中的一种语音现象,即后缀“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音节的韵母成为卷舌韵母。例如“点儿”,不是发成两个音节dian er,而是发成一个音节dianr。
2、明确重点考试题目。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儿化音是必考内容,主要出现在考试的第二、三题,即读多音节词语和短文朗读两个考题中。第二题读双音节词语50个,除了考查应试人声、韵、调的发音外 ,还要考查上声变调、儿化韵和轻声的读音。第三题400字短文朗读,考查应试人使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能力,重点考查语音、语流音变、语调等。其中的语流音变就包括儿化音。
3、熟悉常用的儿化音。例如:刀把儿、号码儿、戏法儿、在哪儿、找茬儿、打杂儿、板擦儿

、鞋带儿、壶盖儿、小孩儿、加塞儿

、快板儿老伴儿、蒜瓣儿、脸盘儿、脸蛋儿、收摊儿、栅栏儿、包干儿、笔杆儿、门槛儿

、药方儿、赶趟儿、香肠儿、瓜瓤儿、衣兜儿、老头儿、年头儿、小偷儿、门口儿、纽扣儿、小丑儿、加油儿

、顶牛儿、抓阄儿、棉球儿

、火锅儿、做活儿、大伙儿、邮戳儿、小说儿、被窝儿。还有许多,需要一一熟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