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考试时,儿化音的儿字要不要读

如题所述

普通话考试时儿化音的字需要读,比如“胡同儿”“针鼻儿”“媳妇儿”都要都出来的。

完全按照题来,带儿的就读,不带则不读。

中原至北方等多地方言中有许多词汇的字音韵母因卷舌动作而发生音变现象,这种现象就叫做儿化。儿化的韵母就叫“儿化韵”,其标志是在韵母后面加上r。儿化后的字音仍是一个音节,但带儿化韵的音了一般由两个汉字来书写,如芋儿(yùr)、老头儿(lǎotóur)等。儿化音的代表当属北京话,其次则是天津话、开封话。

儿化音,如同子变韵、D变韵   一样,作为一种词根单字本音的派生音,属于包括变声、变韵、变调的变音的一种。很多方言体现了韵母的改变,但也有一些方言同时有声母和声调的变化。

扩展资料:

在普通话中,儿化具有区别词义、区分词性的功能,如“顶”作动词,“顶儿”作名词;“一点”是名词指时间,“一点儿”作量词,是“少量、少许”的意思。在具有区别词义和辨别词性作用的语境中,该儿化处理的地方一定要儿化,否则就会产生歧义。

但在广播语言中尤其是政治类、科学类、学术类的节目中,对语言的严谨程度要求较高,要尽量少用儿化;在书面语言或比较正式的语言环境中也不宜多用儿化。

还有一类儿化是表示喜爱、亲切的感情色彩。如:脸蛋儿、花儿、小孩儿、电影儿。

表示少、小、轻等状态和性质,也常常用到儿化。如:米粒儿、门缝儿、蛋黄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儿化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普通话考试时儿化音的字需要读,比如“胡同儿”“针鼻儿”“媳妇儿”都要都出来的。第一题中单音节字,这里的字千万不要读出儿话音来,否则就会扣分的。第三题朗读文章,里面有的需要读出儿话音来,可以看看文章后的提示。第四题就是说话,按照自己平时的说话就可以了,语速适中,连贯就好了,千万别紧张。
  普通话考试完全采用的电脑测试,所以在抄作要注意一些问题,以免最后得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结果。考试前如果有培训,那么你一定要抽时间去,培训主要讲的就是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考试有读字、读词、读一篇文章、自由发挥这几个部分。耳机要带好,一开始有试音,注意按电脑提示抄作。考试前,有10分钟提前看考试内容,备考室提供一份词典提供查询。不要纠结在字词读音上,提前看一下段落读几遍,字词做一定的查询即可。一般来讲,二乙或二甲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然后,读字词时,注意不要漏字词,不要复读,每个字词只有一次读的机会,有多少个字词,就只能读多少次,一定要对应上。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充裕的。段落,提前读过几次,考试就可以轻松过去了。
  最后一题,自由发挥3分钟,开始前,要口述选择的主题,不要直接开始。选择主题不多,考试前提前参阅指导用书就可以知道题目,然后将几个相关题目整理在一起,准备几分材料就好。自由发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带稿子念,这个老师听得出来的。更不要唱歌,或则超过5秒沉默。然后顺利的完成考试即可。
第2个回答  2019-07-21
一般儿化音常见于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方言中,但是至少南方这边是不读的,电视里也不读,像新闻联播。不过普通话等级考试中就要求要读,要算分的,但大部分的人在交流中对所有的儿化音还是可读可不读的。

儿化音是普通话中的一种音变现象,即后缀的“儿”字不自成音节,而同前面的音节合在一起,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称为卷舌韵母。例如“点儿”不是发成两个音节dian er,而是发成一个音节diar。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用第二项——读多音节词语(100个音节)中会考察部分儿化音,考前复习建议你可以参考《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儿化词语表》,共收录有189条儿化音。
第3个回答  2019-12-21
普通话考试时儿化音的字需要读,比如“胡同儿”“针鼻儿”“媳妇儿”都要都出来的。
第4个回答  2013-06-04
考卷上的第二题 读词语 ,出现带“儿”字的一定要读,比如“胡同儿”“针鼻儿”“媳妇儿”……都要都出来的。第一题 度单音节字,这里的字千万不要读出儿话音来,否则就会扣分的。第三题 朗读文章,里面有的需要读出儿话音来,可以看看文章后的提示。第四题就是说话,按照自己平时的说话就可以了,语速适中,连贯就好了,千万别紧张。祝你考试顺利。其实也很容易的。加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