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的评价与反思

请对宋仁宗进行简介的评价(诗歌,成语,自创,白话文等不限),并说说你通过他的一生感悟到了什么?

宋仁宗.生卒 大中祥符三年(西元1010年)农历四月十四日——嘉佑八年(西元1063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初名受益,是宋真宗的第六子,北宋第四代皇帝.1018年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1023年即帝位,时年13岁.1063年病死开封,享年54岁.在位四十一年.在位时候宋朝进入鼎盛,但也是衰落的起点.在位后期,官僚膨胀,对外战争屡战屡败,虽然西夏已向宋称臣,但已经出现经济危机.而且,还有南蛮叛乱、交趾之乱.后来虽有"庆历新政",但尚未成功.其陵墓为永昭陵.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明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达42年,其间国家太平,边境安定,经济繁荣,科学文化发达,人民生活安定.仁宗当政期间,政府正式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官交子"(相对于"私交子"而言).当仁宗死亡的消息传出后,"京师罢市巷哭,数日不绝,虽乞丐与小儿,皆焚纸钱哭于大内之前";当他的死讯传到洛阳时,市民们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了洛阳城的上空,以致"天日无光".他的死甚至影响到了偏远的山区,当时有一位官员前往四川出差,路经剑阁,看见山沟里的妇女们也头戴纸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驾崩. 当讣告送达辽国时,大辽的皇帝也十分难过,将仁宗送给他的御衣"葬为衣冠冢",岁岁祭奠.时人路过永昭陵,在陵寝的墙壁上题诗写道: 农桑不扰岁常登,边将无功更不能.四十二年如梦觉,春风吹泪过昭陵. 仁宗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颇能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古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史载,有一天,他处理事务直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此事,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面看成惯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厨下以后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就要数百只.若形成定例,日后宰杀之数更不堪算计.为我一碗饮食,创此恶例,且又伤生害物,于心实在不忍.因此我甘愿忍一时之饥." 仁宗的善于纳谏还成全了千古流芳的包青天.包青天实在是政治清明的产物而非其他,想想吧,如果皇帝不清明,哪会有包青天产生的政治环境?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包拯屡屡犯颜直谏,唾沫星子都飞溅到仁宗的脸上,但仁宗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是接受了他的建议 一代养士,三代收益,作为一个帝王,王道是用的非常精通的,在他的统治之下,北宋发展到了巅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5
仁宗盛治是宋仁宗在位及亲政治理国家的时期概括。宋朝也在这代君王之时达到全盛。 期间仁宗皇帝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因此他受到历代历史学家,政治家的称赞。
期间宋朝四海雍熙,八荒平静, 士农乐业,文武忠良。被后世誉为“圣明有道唐虞世,日月无私天地春”历史上有“庆历、嘉祐之治”之称,尤以“嘉祐之治”为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