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所诵,日有所获——读《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日有所诵,日有所获

  ——读《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第五章有感

      怎样才能为这些正在萌芽的读写技能奠定坚实的基础呢?

      P159-160 《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中“读写能力的萌芽”篇,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书中指出,一是与成人的对话,发展语言的相关知识;二是亲子阅读。即以书本被支架,就语音、词汇、图片和概念进行讨论。

      除了书中提到的这两点,个人觉得大声朗读也是为孩子的读写技能奠定基础的一个好方法,它可以增强孩子元语言意识,只要日有所诵,就能日有所获。

  大声朗诵带来的好处:

        一、大声读出来,不但可以加深印象,培养胆量,还可以让朗读者在自我欣赏自己的声音的同时,养成形象思维的习惯。在诵读过程中,把文字变成了声音,并且伴之以节奏、韵律、形象、情感,使人进入了一种美的艺术体验,这就很好地开发和训练了右脑。

      二、朗读的过程中调动了多个感官,最有效的加深了记忆。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每日朗读,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普通话,而且可以有效培养语感。朗读大量篇章之后,很多说千道万也难讲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迎刃而解。”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多了,模仿、转化、借用、引申,都是一种熏陶,都是一种积累。久而久之,学生思维精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迅速趋向准确和生动。随着语言技巧的提高,学生辞不达意、言不及义的现象就越来越少。大声读他人作品是学习的过程,大声读自己的作品实质更是修改完善的过程。

      三、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或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或放朗读音频,或组织学生录音。尤其是我们处在长流地区,部分孩子受到方言的影响,普通话没有那么标准,从一年级开始,教本班家长使用录音软件——荔枝FM录音,每个周末布置读书作业,有时是课文,有时是童诗,有时是古诗等,本学期全班一起录《声律启蒙》,每一次孩子的朗读留有痕迹。不少家长惊喜的发现很多孩子近期的录音作品中朗读的语感、语气、语调等比原来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的大声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

        四 是能改变学生的性格。性格内向者往往发出的声音也很小,如果全体学生都能坚持大声读课文及其它文章、书籍,很容易使学生爱讲话,性格也就随之而变。

      五、大声朗读的结果就会使同学们“出口成章”,它所积累的大量词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对于我们的写作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语文水平将会全方位提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