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东汉的内朝制度

简述东汉的内朝制度

中朝即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所构成;外朝又称外廷,指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组成的官僚机构.西汉初年,由于历史的原因,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他们既能参与制定国家重要政令、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又能督察中央百官和地方二千石郡守、王国相.丞相权力的强大影响皇帝的集权.汉武帝时,为了限制丞相的权力,加强专制皇权,提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这样,在宫廷内逐渐形成了新的决策机构——中朝.由尚书、侍中、常侍等组成中朝之职.以丞相为首组成的官僚机构则逐渐成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关——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即以中书的身分专断国政;哀、平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莽代汉的结局.东汉文献中已不大提到中外朝,但中外朝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变化.光武帝、明帝时吸取西汉覆亡的教训,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的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章帝以后,在位者多为女主、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1
一般均以汉武帝时期卫青为大将军的元朔五年作为内朝开始的标志。 内朝最终确立的标志是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受遗诏辅少主”,从此形成了以霍光为首的内朝,内朝成为真正的决策机关。
内朝官职主要有: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给事中等。
汉武帝以后,霍光辅政,以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内朝之首领后,内朝与皇权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首先,从性质上看,内朝由原来的顾问团,变为西汉王朝皇帝之下的最高权力机关。尤其在霍光辅政时,霍光便是朝中最高执行官。“光薨,上始躬亲朝政。”可见内朝权力之大。 其次,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成为内朝首领后,原来听命于皇帝的内朝,则开始听命于大司马大将军。而内朝则发展成为以外戚为首的大司马、大将军专权的工具。
内朝给西汉后期乃至东汉政治带来最大变化就是开始了外戚及宦官专权的局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