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蝉》第四句为什么被誉为神句?你的看法是什么?

如题所述

著名诗人李商隐的诗作《蝉》想必很多读者都看过,其中第四句一树碧无情,被很多热爱诗词的人们评价为神句。这句诗句究竟神在哪里呢?清代诗词评论大家钱良择认为,这句话先不谈神不神,如果不反复琢磨,似乎都有点不通道理。

他还真不是瞎说,我们来看看,这句诗句的结构很奇怪。前三个字一树碧已经是个完整的意思,涵义也已经表达充分。然而突然又冒出无情两个字,这不禁让读者疑惑,给人以十分跳跃和突然的感觉。

但诗句就是诗句,它并不是孤立理解的。我们要结合上下文来理解这句话。这句话的前面诗人描述了一只蝉,在高高的树干上,却没有办法喂饱自己的肚子,以至于这只可怜的昆虫反复啼叫,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抱以同情。这句话,实际上就是作者借物咏志,他借这只可怜的虫儿来表达自己生活的困顿,尽管自己才高八斗,但也不愿意和那些庸俗媚俗的人来往,让生活遇到困难

自己才高八斗却因为有志气,没有愿意帮忙,也没人同情,这就是前文的意思。接下来,作者继续写道到了五更天的时候,这只可怜的虫儿叫了一夜,本来就饥渴交加,现在更是没有一点力气叫了。但是,这棵高大、充满生机的大树却没有一点同情心。然而,作者为什么要写大树碧绿呢?这也是钱良择所说不太容易想的明白的地方。

我们结合现实来推断,即使蝉儿饿死了,大树是不会又任何反应的,大树和蝉儿本来就没有那么密切的关系。作者这样写,是有着他独特的考虑的,联想到他自己,如果那棵他生命中的大树稍微有点感情,他是不会同蝉一样结局悲惨的。

当时,他多年的好朋友令狐绹就是诗中的大树,令狐绹曾经给予他很多帮助,却在后来李商隐与令狐绹家族的政敌通婚,这让好朋友转眼就成为陌路人,不再对他有任何帮助,李商隐从此在仕途上走得极为不顺。我们这样解释就很好理解了,结合诗人的历史背景和上下文,我们就可以感觉这句话的过人之处了。

诗人接着又描述自己的困顿生活,他说自己官场不得志,混到如今还只是个小官儿,居无定所、老家难回,他说烦君最相警,就是希望蝉儿的啼叫能够让他回到现实,再次看看自己难堪的生存状态。

到了这里,诗人才渐渐想通,虽然大树很无情,但其实有情、无情都是相对的,本来蝉和大树就没有什么关系,何必奢求大树有情,这种愿望让自己痛苦,还不如蝉儿那样明白通透,能够看到现实,不为过高的期望所累。

这首诗,看起来是写蝉儿,实际上还是写诗人的心理历程,写他的坎坷人生,表达他的郁郁不得志,但最终诗人通过蝉儿悟透了人生、读懂了官场,这才让这首诗有了更高的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7-08

李商隐《蝉》第四句被誉为神句的原因:因为诗人将蝉与“我”对举,蝉的“难饱”正与我的全家老小清苦相对应,蝉的悲鸣也警觉了我这一四处漂泊的小官。最终尾联将托物言志与抒发感情紧密融合,并映衬开始,头尾圆合。李商隐的《蝉》,这首诗称为唐朝咏蝉三绝之一,别的这两首是初唐虞世南和骆宾王的诗。诗人李商隐借孤穷悲鸣之寒蝉,表达自身贫困潦倒、飘泊孤身的悲痛情绪。

这一首《蝉》是李商隐的经典名篇之一,草窗朱彝尊誉其是“托物言志最上品”之作,诗里第四句还被钱良择称为神句。蝉不了地悲鸣,至五更将晓,蝉鸣声愈来愈稀少,几欲断决,由于忧伤苍老,蝉已乏力悲鸣,但是,那翠绿的林木,仍然视而不见。在古代人心里,蝉是高尚之士的代表。古代人觉得蝉栖居大树,餐风饮露,不食荤食,一尘不染俗尘,代表着兴趣淡泊,品性高尚。初唐虞世南有诗《蝉》云:“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这首诗中,蝉居大树,“高”不但指居住环境之高,亦寓意着品性淡泊。蝉居大树,只饮露珠,因此难饱,如同淡泊得人,坚持自己的标准,为世所不可,境遇欠佳。在任何一个年代,坚持自己标准得人,常常都是会遭受别人的孤立,由于众人都是在随机应变中获得自身的权益,而你的坚持,就相当于在藐视他人的行为。

而这一首《蝉》,却有一点不一样,好像忍了很久之后,自身或是不可以和这世界调解,愤而发音,乃至有一点自甘堕落,转过身而去的味儿。李商隐的这一首《蝉》,以蝉自喻,以蝉之淡泊喻自身品行高尚,以蝉之难饱悲鸣,写自己境遇苍凉。此诗咏蝉而不滞于蝉,诗的前二联写蝉,明写蝉,暗写诗人自身,第三联继而写一篇诗人自身的境遇,说明蝉我皆如此苍凉,最终蝉我合写,咏蝉与抒情融合,抒情而又能紧密结合于蝉,蝉我一体,未落印痕。

第2个回答  2022-08-04
第4句用蝉来寄托人的情感,第4句也是尾联,在前三句都是写景,后一句就是用来育情了。我觉得第4句可以背诵下来。
第3个回答  2022-08-05
我也是这样认为的,第4句非常的优秀,利用蝉来表明自己孤穷悲鸣的状态,文学造诣非常的高。
第4个回答  2022-08-05
因为第4句以小见大,能够通过蝉的死亡来表达出百姓们的流离失所以及孤苦无依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