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面不说人缺点那句话怎么说

如题所述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也就是说,对于别人的缺点、短处,要委婉的替人掩饰,如果故意大肆宣扬,那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短;对于固执的人,要善于诱导劝解,如果因为他的固执而恼怒、讨厌他,就等于用自己的固执来强化别人的固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2-09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要给别人留点面子。
第2个回答  2022-12-10
所谓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说的太经典了。虽然我经常指着自己那日渐光亮的脑门嘻嘻哈哈与人胡侃——咱没啥子优点,就是天生的聪明“绝顶”。可就有不识趣的实在人,喂,咋秃成这样了,和老头子似的。哎吆喂,你不知道,听了这话,我心里那个气、那个堵啊,明知是实话,可就是觉得难听刺耳,不自觉就黑了脸。

一叶知秋

《菜根谭》里有这么一句说得好,“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也就是说,对于别人的缺点、短处,要委婉的替人掩饰,如果故意大肆宣扬,那就是以己之短攻人之短;对于固执的人,要善于诱导劝解,如果因为他的固执而恼怒、讨厌他,就等于用自己的固执来强化别人的固执。

为什么说“人之短处,要曲为弥缝,如暴而扬之,是以短攻短”呢?因为没有几人喜欢别人将自己的短处四处宣扬,弄得尽人皆知。轻的,就像某些家长当着外人指责自己孩子的缺点、毛病,希望孩子改正,可往往事与愿违,越说越坏。重的,有可能应了那句话,“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一个朱元璋和小舅子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朱元璋老婆多,小舅子也多,有一个叫郭德成,经常到御花园陪姐夫喝酒。有一次喝大了,弄得衣衫不整、披头散发,朱元璋就笑话他“看你头发披散,语无伦次,真是个醉鬼疯汉。”郭德成脱口而出:“皇上,我最恨这乱糟糟的头发,要是剃成光头,那才痛快呢。”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朱元璋因为当过和尚,十分忌讳“光”、“僧”等字眼,认为郭德成在讽刺他,不过看郭德成醉醺醺的,好像是无意说了这么一句,就让他回去了。第二天,郭德成酒醒后就知道坏了,朱元璋是个小心眼子,他知道的一清二楚,赶紧跑庙里出家当了和尚,也许有人觉得不可思议,可他确实因此逃过一劫。一句口误就让郭德成不得不当了和尚,如果是当人面指出一个小人的缺点呢?嘿嘿。

我们再来谈谈“人有顽固,要善为化诲,如忿而疾之,是以顽济顽”。这一条,春秋时晋国大臣荀息做的很地道。当时晋灵公贪图享乐,不顾国库空虚,派人建造一座九层的琼台,还说,谁进谏杀谁。为了国家,荀息冒着生命危险求见晋灵公,面对指着自己的弓箭,对晋灵公说:“我今天来拜见大王,并不敢向你规劝什么,只是来给你表演一个特技。我能够把12颗棋子垒起来,再把9个鸡蛋垒上去而不会倒坍。” 晋灵公听了,就让荀息表演。晋灵公看着越垒越高、摇摇欲坠的鸡蛋,紧张的说“危险了、危险了”,荀息借机指出,“这算不上危险,还有比这更危险的事呢。您修建九层高台,三年还没建成,男不耕,女不织,搞的国库空虚,如果遭到外国侵略,咱们国家不和这垒起来的鸡蛋一样危险吗?”晋灵公听了,这才醒悟过来,立刻下令停止了九层高台的工程。对于冥顽不灵的晋灵公,荀息循循善诱,成功劝谏了这个昏君,如果荀息直来直去,事难成不说,有可能还搭上自己的生命。生活里经常会遇到拗人,特别是老年人,给他讲大道理往往讲不通,我们如果绕着圈来劝导,往往却能解决问题。

《菜根谭》里的每句话都充满着为人处世的智慧,多读读,多看看,争取做一个善于表达、让人乐意亲近的人,尽量别做一个说话直愣愣、硬邦邦让人敬而远之的“实在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