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误不让上学怎么办?

如题所述

第一,如果孩子处在义务教育阶段,老师不让孩子上学,涉嫌违法;如果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和学校已经形成了契约关系,老师不让孩子上学,违规。
第二,帮孩子纠正错误,本就是老师、学校的重要责任,老师以犯错为由不让孩子上学,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家长可以投诉到教育主管部门。
第三,认真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找到症结,帮孩子纠正错误,全力配合老师,争取让孩子重新上学,让事情完美解决,这是上策。
前面两点,家长虽然可以做得理直气壮,甚至指责老师,法理上没有问题;但现实中,往往面临许多障碍,家长越讲法理就越被动。这也是老师敢于这么做的原因。

所以,第一、第二点我就不详细阐述了,道理易懂,做起来难,而且容易让孩子左右为难、备受煎熬。重点谈谈第三点:如何尽最大努力,让此事完美解决。
唉,我先叹口气,刚才还喝了一口茶,因为“孩子犯错”这件事啊……那真是说来话长,太“话长”了。
可以说,从孩子一出生,很多父母就种下了“让孩子犯错”的根子。
小错无所谓,调皮也不算什么错,孩子是在小错误中长大的,别有心理负担。但是,如果孩子的差错,大到了让老师无法容忍、“不让其上学”的程度,一定是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形成了错误的养育方式。
更直接点说,每一个犯下“大错”的孩子背后,都有一对犯下严重养育错误的家长!

这些严重错误,多数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理念问题。
经常出现的有如下几个:
过度溺爱;
控制欲强,代替孩子做一切;
把孩子作为自己生命的延续,没有把孩子作为独立个体;
把父母未完成的理想、达不成的目标,投放到孩子身上;
单方面要求孩子学习和成长,自己拒绝学习和成长;
单方面制定规则,而且常常单方面毁约,在孩子面前缺乏诚信;
等等。

这些都是大话题,感兴趣的可以读读《好父母养出好孩子——给家长的35堂教育思考课》一书。
此类养育错误,在家庭教育环境之下,后果并不明显,比如孩子自理能力差,但有家人照顾,也没什么问题;可一旦从家庭教育环境转换到学校教育环境,后果就严重了。
学校教育对错误的家庭教育,有一定的纠正作用。但在中国平均50多人的班级规模面前,这种纠正力量,十分有限。
老师不是铁板一块,天生就喜欢那些更优秀、更突出的孩子,对总是犯错或者很难纠正错误的孩子,一定会产生畏难心理,相对冷淡。

时间一长,恶性循环,好学生表现越来越好,不太好的学生受到冷落,错误更难纠正,甚至“恶化”。
有经验的老师,往往关注“两头”——非常好的和非常差的。这对中间层的学生并不公平,但不失为一种相对合理的办法。
一旦遇到没有经验的老师,可能会激化矛盾,最终出现“不让犯错的学生上学”这种极端现象。
怎么办?法理的方法,文章开头就提到了,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硬碰硬的方法,就属于“攻城”。

所以,最好是主动配合老师、配合学校,和老师交流一下,看看孩子的问题出在哪里。如果老师不配合,干脆找学校,调整一下班级,毕竟“不让孩子上学”,首先是老师违规。
更关键的,是和孩子做一次深入交流,让他说说心里话;错出在哪里,能不能改、如何改。
帮他制定改正错误的计划,不要着急,给他一个缓冲期——利用3个月的时间,把坏毛病改掉,可不可以?
错误往往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不能急于求成,先从最容易改正的地方做起。比如,能不能先改改“在课堂上乱讲话”这个小毛病?

一定不要忽视小毛病。这就跟“破窗效应”一样,一辆车,如果车窗破了,很快就千疮百孔;先做好“保证车窗完好”这样的小事,车就不太容易被人折腾得稀烂。
先改小毛病,再改大问题,才是纠正孩子错误最短的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11-05
孩子都有上学的权利,如果老师不让孩子上学,你可以去找校长。
孩子犯错不让上学怎么办
和老师沟通。
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也是义务。老师不让孩子上学就是违反了宪法的规定。受教育是孩子的正当权利,九年义务制教育是强制性的,父母必须履行的义务。
第九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学校没有权利不让学生上学
第15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4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第48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2个回答  2023-11-07
可以学电脑吖,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电脑是比较热门的,将来的就业发展空间也是比较大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