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杨坚开科举,清末废除科举。为什么科举制度的开创与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这说明了什么?

如题所述

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 [7] ,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 [4]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8]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可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正当发展成熟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4]
从总体上来说,史学界对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基本上持肯定的态度,认为它为唐统治者招揽了人才,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动摇了门阀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49]
与封建社会其他所有选举制度相比 , 科举制度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它造成了社会流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封建政治;科举的一整套严密的考试程式和制度,更被誉为是中华民族的杰出创造。科举制使应考之人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这对于调动人的积极因素,广泛搜罗人才,有着无可辩驳的优点。以考试取士,权在国家,考取者无私恩,黜落者无怨恨,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政治的清明。 [49]
科举制度对社会流动起过促进作用。科举制度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和一定程度的竞争性,造成封建社会的人才流动”。有一些平民通过科举考试可以上升为统治者;另一些官宦子弟却因科举失利而沦为平民。科举制度推动了不同等级成员之间的流动,为历代统治者甄拔了一批又一批的臣僚百官,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49]
消极影响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50]
后期的科举制度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特别是在封建社会下,科举制度也会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一,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这种文体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段落组成,后四个段落中均有两股对仗的文字,合共八股,所以叫作八股文。八股文的主题须代圣人立言,即以孔子的思想去指导写文章。清朝将圣人扩大到孔门弟子及朱熹等理学家在内的圣贤,并要求以朱熹行文的语气为样式。乾隆以后,试帖诗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项目。试帖诗与八股文一样,有固定的程式,也是八联十六句,不过八股变为六股。首联如破题,次联如承题,三联如起讲,四五联如中股,六七联如后股,八联如束股。而且必须发扬孔孟和朱熹思想,不可任意抒发自己的感想。定八股的原来用意本可能是要求用统一固定的格式写,便于考官评分,以示“公平”。否则,各人有各人的写作风格,必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分高下的情形。但是后来却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由于考八股文,压抑了那些本来不擅长科举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识分子,无法在学术上、思想上进行创新。从而导致了思想上的落后,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停滞不前。严复曾对科举制这样描述:“八股取士,使天下消磨岁月于无用之地,堕坏志节于冥昧之中,长人虚骄,昏人神智,上不足以辅国家,下不足以资事畜。” [51]
第二,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
第三,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科举制度随着历史车轮的推进,出现了科举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亲师的教育又造成了师门关系的盛行。这样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这些师门关系在官场中互相拉帮结派,并且官官相护。清朝乾隆年间的大贪官和珅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借着乾隆皇帝对他的宠爱而一手遮天,收受贿赂,富可敌国。而且就多次利用科举考试的题目为饵收取考生贿赂的钱财。这就不利于国家建设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社会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10
科举制度的先进还是落后,要看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历史变迁。这关乎到人才的选拔制度的问题。

汉代的人才选拔制度采用“察举制”。即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人才推荐给朝廷,然后授予官职。察举,意思就是考察、推举的意思,所以又叫“荐举”。

假如你生活在汉代,你想出仕做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通过地方官员和地方乡绅的推荐。要想获得推荐,你必须有一些好名声、好品德。百善孝为先,一个对父母对长辈孝顺的人,不会坏到哪里去,这样的人肯定会忠诚,而且会廉洁。所以看一个人是否是人才,首先要看他孝不孝顺。这是汉人选拔人才的至高标准。

但孝顺的人,也许他的道德品行是不错,但他的才能可能很平庸。所以到了三国魏晋时期,曹操修改了这种选拔制度。他纠正的办法就是提倡“唯才是举”,不再以注重“德”,而是注重真实的“才干”。这就是曹操推行的“九品中正制”。

但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都是评议官员去做主观判断。这就逐渐扭曲了,使得人才评价,常常因为姻亲关系,而形成了小圈子,门阀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于是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由此形成。

五胡乱华之后,隋唐时期,开始科举制度。但唐代科举制度并未十分成熟。唐代取仕制度常常是科举与荐举并行,甚至自荐。例如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皇帝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唐代取士,不有时候依靠大官们推荐即可,不需要参加科举。这个风气遗传自南北朝时期的中正官评议制。因此,唐朝文人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唐代很多著名诗人都不参加科举考试。

宋代开始,取仕制度就只限于科举。别人荐举和自荐,已经不可能做官了。宋代确立了一套相当完整的体制,公平性大幅提升。许多大臣的子孙也未考上科举,仅能担任中低阶官员。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更加严格了。这就不必说了。

到了清末,科举制度之所以落后,是因为和西方文化相比。中国科举只考儒学知识。而仅仅是儒学知识,已经不适应时代了。所以1895年清日战争失败之后,旧的制度不断受到检讨,科举制度也越来越不受重视。到了1903年,彻底取消了科举制度。

取消了科举制度,那怎么选拔人才呢?那就是新式学校。新式学校不只是教儒学知识,而要学习物理化学等现代知识。很多人甚至出国留学,有了文凭,才可以出仕做官。
第2个回答  2020-08-10
隋文帝杨坚开科考试,一方面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把选官权有地方集中在中央,一方面是封建经济发展,门阀士族逐渐衰落,是历史的进步,清末废科举是因为科举选官不能选拔真正实用性的人才,这说明历史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
第3个回答  2020-08-10
不同的历史时期,当然是不能一成不变的,开科举和废科举已经过去1300多年了,时代在滚滚前进,经济基础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科举制度,当然也会发生变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