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制度的历史与发展

如题所述

人类社会从两性关系和血缘纽带的形成,逐步发展出婚姻家庭这一社会制度。婚姻家庭制度随着历史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其变迁与社会制度的演变密切相关。我们可以通过经济基础的变化,来区分婚姻家庭制度的不同阶段。
在原始社会的早期,人类经历了长期的无固定婚姻关系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人们以小团体共同生活和工作。这个时期,男女之间的性关系不受限制。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步发展,逐渐出现了群婚制,这标志着婚姻家庭制度的诞生。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一夫一妻制,是婚姻家庭制度的三个主要历史形态。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群婚制与蒙昧时代相符,对偶婚制与野蛮时代相称,而一夫一妻制则与文明时代相配。他还预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消亡,将出现真正的、男女平等的、基于婚姻自由的 一夫一妻制。
具体来看,群婚制可分为血缘群婚制和亚血缘群婚制两个阶段。血缘群婚制和亚血缘群婚制分别代表了群婚制的不同发展水平。对偶婚制是母系氏族社会中的婚姻形式,特点为孩子随母姓,与母亲所在的氏族居住。一夫一妻制,又称个体婚制,是指一男一女根据社会规范结为夫妻,禁止同一人在同一时间拥有多个配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