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996工作制?

如题所述

你好,我认为这是不合理的公司内部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很多企业管理乏力,后端机构臃肿,但制定不合理的业务目标,塑造过大的内部竞争压力,导致不加班完不成部门任务。更有些企业,以为项目加班多少多少天、多少天没回家、快生孩子采取医院来作为荣誉宣传,企业文化畸形发展,造成不加班、少加班就是不敬业的标志。

第二,部分企业主拒绝提高成本招纳员工,不断以“工作饱和度”试探工作能力的上限,工作多人少,就只有加班才能完成工作目标。再佐以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得人人不知不觉被职场“PUA”。事实上,适当弱化“工作饱和度”,而以态度、效率来考核其实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因为每个人每天的兴奋度、工作高效时间都是有效的,持续压榨体能极限都是在体能下滑趋势上榨油水。

第三,部分企业对员工健康、家庭关爱的缺失。很多创业公司创业成功以后,公司上市了,一大批创始人、股东变成亿万富翁,但是员工的福利、待遇并没有提升,反而为了业绩好看而不断控制成本而裁员;对于员工长期加班、超负荷工作可能带来的身体危机都视而不见,缺乏对员工最基本的关怀和尊重。

第四,企业对法律的漠视和劳动管理部门职能的缺失。虽然国家规定八小时工作制和加班费,但私营企业主出于逐利本性,往往突破法律管理,导致“该给员工的不给,要员工付出的却少不得丁点儿”。而劳动管理部门主动履职很少,对违法用工现象不及时纠正,乃至今天竟然使“996”工作制成为了理所当然和“福报”!

第五,社会舆论的错误引导。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在发声称“996”工作制是现在社会的最优选择,八小时工作制不合时宜。其实不奇怪,因为资本控制舆论的能力依然强大,好在现在自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底层无资本傍身的基层员工可以发声,我们才可以有机会反思为什么要打破“99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