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问题?

红笔是怎么解出的

y-y2=[4/(y2-y1)](x-y2²/4),
令y=0,则上式变成
-y2=[4/(y2-y1)](x-y2²/4),【当y=0时,上式左边就是0-y2,由于0-y2=-y2,所以此时左边的y-y2就变成了-y2了】
-y2(y2-y1)/4=x-y2²/4,【方程两边同时乘以(y2-y1)/4后得到的】
(-y2²+y2y1)/4=x-y2²/4,【把左边的式子分子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变形】
(-y2²+y2y1)/4+y2²/4=x,【等式两边同时加上y2²/4后得到的】
(-y2²+y2y1+y2²)/4=x,【等式左边由于进由于分母相同,所以按照同分母的分数加减法则灵运算】
y2y1/4=x,【y2y1/4就是上一步的左边运算的结果,对于分子上的运算,因为-y2+y2y1+y2可以利用加法交换律,先计算-y2+y2,再加上y2y1,而-y2+y2是等于0的,0加上y2y1结果就是y2y1,最后别忘了还有分母4哦,所以左边的运算结果是y2y1/4】
x=y2y1/4。【交换上一步的等式左右两边的位置,因为上一步里,左边=右边,那么也就有右边=左边啦,所以可以把它们在等号的位置进行交换还能使等式不变】
-------------分界线-------------
其实,方程本质上就是一个等式,未知量x也是一个数,数的运算规则它都能适用的,我们要做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不断的变形或者运算,把未知量放在等式左边的时候,仍使得等式成立,此时右边的部分就是方程的解了。整个过程称为解方程。
方程的概念其实小时候就有接触,比如说“△-3=5,问:△代表的值是多少?”实际上这不就是一个等式吗,△便是未知量,计算△的过程就是解方程。你看,我们对等式两边同时加3,那么就是△-3+3=5+3,这时候左边的式子运算结果为△,右边的计算结果为8,由于它们是等式的左右两边,所以△和8是相等的,也就是说△=8。这时候,只有未知量在等号左边,那么等式右边的值称为方程的解,也就是说△-3=5这个方程的解就是8。
现在涉及到的只是除了加减还有乘除罢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追问

4=x-y2²/4,
x=-y2(y2-y1)/4+y2²/4 这里有移项 那个 - y2方

追答

-y2=[4/(y2-y1)](x-y2²/4)对吧,
你把那些是常数的地方看成整体,上面这个式子可以记作
-y2=a(x-b),那么先方程两边同时乘以1/a,得-y2/a=x-b,接着方程两边同时+b,得b-y2/a=x,这样x不就解出来了吗?剩下的就是对b-y2/a的化简了,该通分的通分,该展开的展开,就能得到最后的结果了。

追问

a(x-b)    这是怎么来的       m整理  提取  可以吗   您写再纸上不然???

追答

我那是为了打字方便,把4/(y2-y)用字母a来表示,把y2²/4用b来表示而已。
这样表示只是想说明,我们可以把那些和x无关的东西看成一个整体,这样看整个方程会更加清晰。

你把(y1+y2)/4看成M,然后呢?方程里都没有这个常量,那到时候你不还是得对方程的常数项变形啊干嘛的,不是更复杂吗?我们把常量看成整体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看得清楚吗,你这样反而变了个寂寞。
书写过程的话就是我回答的那些,我将过程修改了,写得更详细了,你按照上面的过程原原本本在纸上写一遍就应该清楚了。

追问

好的   知道了  请问 那个式子 通分 约分后 下面 分子部分  绿色的是加还是减呢

追答

_(:3 ⌒゙)_看不懂你在写啥,是分式加减吧,正常通分就是了,加号减号的问题你再看看书上多项式运算时变号的规则吧。

追问

请问 为什么可以这么写呢

追答

把平方项展开再加减运算就好了

追问

请问是红笔是怎么提取的

追答

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和乘法结合律(ab+ac=a(b+c))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