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成熟的政治家的?

有没有简单一点的,概括性的把事件列出来

自古云:“天降将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历史精神总在影响着每一人,每一个有大志向的人。重耳便是深受当时历史精神影响而从一个流亡公子历经磨难而成一代霸主的典型人物。

《晋公子重耳之亡》一文开头便用一句话,直截了当地写出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重耳所处的危险境地,即“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伐竹蒲城”,一下子把重耳推倒了中心。面对晋兵的攻打,蒲城人抵抗的要求,重耳确认为“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此时的重耳,因受当时历史精神——君权、孝道的影响,还只是一个幼稚无知,缺乏谋略的贵族公子,他念及所谓的骨肉之情,父子之情,宁可弃国出逃而不愿反抗。

狄是重耳母国,与晋国毗邻,可以观望动静,蓄力待时,所以重耳出亡首选狄,并留狄十二年。然而,重耳出亡时以四十二岁,不可谓少不更事,但他毕竟是大国公子,养尊处优,缺少阅历。离狄时,年已五十四,却要求二十五岁的季隗,“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显然不通情理,并对归国复位缺乏信心,他留恋妻子,但对当时的情势又无可奈何,所以做出如此违背常理的事情。在卫国,因卫国常受狄侵伐,积怨甚深,所以对重耳一行不加礼遇,行至五鹿,向农夫乞食,农夫给与土块,身为贵国公子的他怎能忍受如此侮辱,于是“公子怒,欲鞭之”,表现出意气用事,不晓利害,如不是舅氏子犯巧妙地劝阻,险些惹起民愤,招来大祸。身为贵国公子,并心怀大志,重耳知道应该从谏如流。在齐国,当时管仲已卒,齐桓公年已垂暮,但雄心犹在,欲结晋为助,与秦、楚抗衡、维持霸主地位,所以对重耳深加恩渥,“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由于对未来的毫无把握,重耳便耽于安乐,不思进取,竟然安居五年,即使从者一致诤谏,姜氏一再规劝,他都无动于衷;最后只得将他灌醉,潜离齐国,而他醒后却“以戈逐子犯”,拼死拼活,贵公子的劣性相当顽固。过曹,受到曹共公的轻侮;过宋,宋襄公新败于泓,霸业受挫,力不从心,举棋不定,所以“赠之以马”,打发过境,留有余地;过郑,由于郑亦常受狄侵伐,所以,郑文公也未予接待。至此,重耳已经过一系列的磨难和挫折,并在此间逐渐变得成熟起来。所以当他到达楚国,虽然楚成王有意发兵送他归国,但先讲条件,索取报酬的时候,重耳面对楚君的胁迫,他已经是有胆有识,不卑不亢,并且能够巧妙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国家的主权了,所以重耳断然拒绝:“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其波及晋国者,君之余也。其何以报?”丝毫不让。然而,楚成王即位后,抗齐、伐郑、灭黄、败宋于泓,节节胜利,正雄心勃勃,进图中原,表现得咄咄逼人,当他再次逼问:“虽然,何以报我?”,时,重耳索性回答:“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获命,则左执鞭弭,右属稿件以与君周旋。”此时的重耳已经是连“子女玉帛”“羽毛齿革”都丝毫不让,更何况城池土地,完全不理会割城让地等当时的惯例。虽然险些被楚将子玉所杀,却使楚君油然而生钦佩之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重耳的霸主性格正在逐渐形成,他敢于直言,珍惜晋国的寸土尺璧,身在流亡途中,就预想到将来秦、楚等大国争霸中原,气度不凡。连楚王也称赞他“广而俭,文而有礼”。在秦国,秦穆公曾立重耳之弟夷吾为晋君,是为惠公;夷吾背秦,其子圉质于秦,又逃回晋国,反目为仇,所以寄厚望于重耳,以圉之妻怀嬴妻之,再结姻盟,并许诺出兵送重耳归国复位。起初重耳因怀嬴曾为人妻而轻视她。但当重耳轻视怀嬴,激起这位公主恼怒“秦晋匹也,何以俾我?”时,重耳马上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公子惧”,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面对怀嬴的发怒,他“降服而囚”,忍辱负重,礼敬别人,急忙赔礼道歉,怕因夫妇口角,影响秦国的支持,妨碍复国大业。为取得秦王的支持以恢复宏业,他恭敬礼让,乖巧讨好,“公子降,拜,稽首”。凡此种种,可见他已具备了一个国君应有的胆识、魄力和谋略,此时他对于利害轻重,已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重耳霸主性格趋于成熟,表现在归国前后安定内部集团的过程中。当他们在秦兵护送下抵达黄河时,子犯认为大功已成,担心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请求从此抽身退隐时,重耳意识到问题的尖锐性,立即“投璧于河”,郑重立誓,“所不与舅氏同心者,有如白水!”使随从十九年的一批忠贞老臣消除顾虑,巩固了这些骨干力量,形成了尔后宏图霸业的领导核心。寺人披是重耳的宿仇,曾两次追杀重耳,逼得重耳逾墙逃走,险遭毒手;竖头须在重耳出亡时,“窃藏以逃”,后来又“尽用以求纳之”,是留晋而心怀两端者的代表性人物,而重耳能听取正确意见,尽释前嫌,不咎既往,笼络了大批敌对者和观望者,稳定了政局,顺利平定了吕、郤之乱,从此无内顾之忧,与群臣协力开创辉煌霸业。

重耳的成熟还表现在:漏赏介之推,“便以帛上为之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作为一国之君,他知道如何正法,如何使人民相信他,爱戴并拥护他;为周室勤王、为宋解围,他知道“义”的重要;伐原,三日不胜而归,他知道诚信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等等。
晋公子重耳,一个不谙世事,希图安逸和缺乏谋略的贵公子,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个深谋远虑、勇于创业的政治家,是因为他深懂历史精神,能够从谏如流,从历史中吸取接纳积极上进的东西和做法,所以虽经历种种磨难,仍能自强不息,愈挫愈勇,最终成为一代霸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