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校长是好校长

如题所述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灵魂即核心、主心骨。正因为如此,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然而,中国的校长又是一个很难当的“官”,政府的任命和官员化管理使得我们的校长不得不在官场和学术间艰难行走,校长要想真正坚守知识分子和教育者的情怀并非易事。这就决定了政府评价中的好校长与广大教师心目中的好校长形成了较大的反差。校长对上还是对下的心理趋向,常常让众多的校长们处于两难的境地。不仅如此,校长的工作难度还在于,做了一个好校长与建设一所好学校往往并不是一码事。从好校长到好学校,这中间还有较长的路要走。应当说,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成为好校长的人才是不缺乏的,但真正的好学校却委实不多。这其中的原因虽然很多,但与校长的锐意改革精神、校长对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的清醒认知以及校长对管理一所学校的执著追求密不可分。当年李金初校长在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冯恩洪校长在建平中学的改革持续的时间以及体现出来的智慧和勇气,都向我们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做好校长不是当老好人,老好人的校长很好当,且完成了自己的任期下来后,还能享受校长的待遇。这样当校长“幸福了自己”却贻误了学校,其危害是潜在的,后果是严重的;好校长也不是整天在外面拉关系、要赞助,在觥筹交错中解决学校的问题,在“歌舞升平”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这样的校长往往容易沾上世俗味,难保作为一个校长应有的纯洁和清高;好校长更不是只会给教师们挖掘题海,让学生们埋头课堂,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分数”而拼命追求,为了自己一时的功利名声而不惜牺牲教师、学生的长远发展。我常常思考并始终为之担忧的是,现在我们有很多校长却把上述三类校长看作是“好校长”,甚至为之沾沾自喜,真正“好校长”的标准在很多教育人的心目中是模糊的、错位的。要想真正做一个好校长,实际上最终还是取决于我们自身的努力。我们有做好校长的强烈追求和使命意识,就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懈追求,让我们内在的好校长潜质激发出来,在我们执掌的一方教育天空里创造出属于教育人应有的成绩。真正的校长应当是能坐得住、静得下心思考教育的人,“静心办学”,我以为是所有想成为好校长的人必须首先要做到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当校长的必须要摒弃功利和浮躁的心态,这是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校长的前提条件。校长还要保持住作为知识分子应有的形态和追求,朱永新曾说,中国不缺想做官的教师,但是却缺少爱读书的教师。缺少爱读书的教师固然与我们整个社会风气有关,但我认为也与校长们的教师发展理念有关,校长不倡导不重视教师读书,不读书的教师当了校长,当然更不会去读书,这样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学校里知识分子应有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淡化,学校里的文化气息就会越来越弱。久而久之,学校就会让世俗的一切充彻,变成一个流俗的场所。长期以来,校长们也在思考如何做一个好校长的问题,并且渴望交流,渴望争折,就像欧洲启蒙时代的政治沙龙,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三三两两的聚会。但是,我们的思考缺少一个让我们能敞开心灵的地方,我们在正式的场合常常不得不关闭我们思想的自由闸门,封闭我们希望开放的心灵。我们需要一个永久开放的平台,让我们在其中展露心迹,自由表白。在自由的争论中升华思想,在相互的关注里获得启示,在真挚的探讨中激发灵感。我们在网络空间里开辟的《校长论坛》就是给你提供的这样一个平台。也许,经常徜徉、流连于这样的空间,正是您为做一个好校长所作的最好的准备之一。我们期待您的积极参与并期望您早日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好校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